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方法、装置及车载导航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70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方法、装置及车载导航系统,该标定方法应用于车载导航系统,包括:在标定模式下,将车载后视摄像头的采集画面在标定页面进行显示;其中,采集画面中包括预先标记的车身后物理中线;基于采集画面动态确定标定区域的范围,并使标定区域的标定中线与车身后物理中线重合;将标定区域的坐标值在标定页面进行显示,并将坐标值进行保存。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标定结果精准且视觉体验较好。准且视觉体验较好。准且视觉体验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方法、装置及车载导航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方法、装置及车载导航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车载导航系统是专门针对汽车特殊运行环境及电器电路特点开发的专用汽车信息化产品,支持车内上网、影音娱乐、卫星定位、语音导航、游戏、电话等功能,同时也能实现可视倒车,故障检测等特定功能。随着车载电子、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车载导航系统在汽车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应用。车载导航系统作为汽车电子的中控设备,连接了汽车的多个关键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对车身多种功能的控制。
[0003]车载后视功能是将车身尾部的画面实时显示在车载导航上,以方便驾乘人员了解车辆后方的情况,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由于摄像头类型、采集范围、安装位置、安装角度以及车身结构的差异,摄像头采集的原始画面往往存在畸变、视觉盲区和车身范围显示过大等缺点,从而对画面的显示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实际使用时往往需要对摄像头采集的画面进行显示画面标定,即对摄像头采集的原始画面进行一定的裁减和缩放。目前,较多采用的标定方法是截取摄像头画面后通过电脑确定裁减区域再转换到实际裁剪尺寸,或者经过反复调整裁剪区域方法,重复验证等确定裁减区域。这些标定方法操作较为复杂,重复劳动工作量大,且标定后的画面显示中线和车身后物理中线存在偏差,影响画面和轨迹线的显示效果,视觉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方法、装置及车载导航系统,操作简单,标定结果精准且视觉体验较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方法,该标定方法应用于车载导航系统,包括:在标定模式下,将车载后视摄像头的采集画面在标定页面进行显示;其中,采集画面中包括预先标记的车身后物理中线;基于采集画面动态确定标定区域的范围,并使标定区域的标定中线与车身后物理中线重合;将标定区域的坐标值在标定页面进行显示,并将坐标值进行保存。
[000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采集画面动态确定标定区域的范围,包括:基于采集画面确定用于表征标定区域的初始区域范围;响应于用户对初始区域范围的第一操作,确定标定区域的范围;其中,第一操作至少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一种:拖动操作、缩放操作、参数输入操作。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使标定区域的中线与车身后物理中线重合之后,该标定方法还包括:将标定区域的标定画面在倒车后视画面区域进行显示。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坐标值进行保存之后,该标定方法还包括:对标定后的标定
页面进行校验。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身后物理中线的标记过程包括:在预设条件下,在车身后确定车身后物理中线,并对车身后物理中线进行标记;其中,车身后物理中线与车身实际中线重合。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装置,该标定装置应用于车载导航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在标定模式下,将车载后视摄像头的采集画面在标定页面进行显示;其中,采集画面中包括预先标记的车身后物理中线;标定模块,用于基于采集画面动态确定标定区域的范围,并使标定区域的标定中线与车身后物理中线重合;坐标显示模块,用于将标定区域的坐标值在标定页面进行显示,并将坐标值进行保存。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标定模块还用于:基于采集画面确定用于表征标定区域的初始区域范围;响应于用户对初始区域范围的第一操作,确定标定区域的范围;其中,第一操作至少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一种:拖动操作、缩放操作、参数输入操作。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标定装置还包括:标记模块,用于在预设条件下,在车身后确定车身后物理中线,并对车身后物理中线进行标记;其中,车身后物理中线与车身实际中线重合。
[001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导航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项的方法的步骤。
[0015]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项的方法的步骤。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方法、装置及车载导航系统,该标定方法应用于车载导航系统,首先,在标定模式下,将车载后视摄像头的采集画面(包括预先标记的车身后物理中线)在标定页面进行显示;然后,基于采集画面动态确定标定区域的范围,并使标定区域的标定中线与车身后物理中线重合;最后,将标定区域的坐标值在标定页面进行显示,并将坐标值进行保存。上述标定方法可以通过动态调整标定区域的范围,最终确定合适的标定区域,操作简单;其次,通过调整标定中线和车身后物理中线重合,能够更好的确定画面标定后倒车后视画面的中心位置,提高视觉效果;最后,将标定区域的坐标值直接在标定页面进行显示,精确度更高。
[0018]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后物理中线的标记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定页面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导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目前,常用的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方法是截取摄像头画面后通过电脑确定裁减区域再转换到实际裁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方法应用于车载导航系统,包括:在标定模式下,将车载后视摄像头的采集画面在标定页面进行显示;其中,所述采集画面中包括预先标记的车身后物理中线;基于所述采集画面动态确定标定区域的范围,并使所述标定区域的标定中线与所述车身后物理中线重合;将所述标定区域的坐标值在所述标定页面进行显示,并将所述坐标值进行保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采集画面动态确定标定区域的范围,包括:基于所述采集画面确定用于表征所述标定区域的初始区域范围;响应于用户对所述初始区域范围的第一操作,确定所述标定区域的范围;其中,所述第一操作至少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一种:拖动操作、缩放操作、参数输入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标定区域的中线与所述车身后物理中线重合之后,所述标定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标定区域的标定画面在倒车后视画面区域进行显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坐标值进行保存之后,所述标定方法还包括:对标定后的所述标定页面进行校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物理中线的标记过程包括:在预设条件下,在车身后确定车身后物理中线,并对所述车身后物理中线进行标记;其中,所述车身后物理中线与车身实际中线重合。6.一种车载后视显示区域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孙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