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齿轮曳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61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有齿轮曳引机。一种有齿轮曳引机,包括支撑机构、动力机构和曳引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机壳和机盖,曳引机构包括曳引轮,动力机构能够驱动曳引轮旋转;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齿轮传动模组,齿轮传动模组包括输入齿轮、减速齿轮组、输出齿轮和输出轴,输出齿轮连接于输出轴的一端,电机的电机轴的输出端与输入齿轮连接,输入齿轮与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与输出齿轮传动连接,输出轴的另一端与曳引轮连接。其优点在于,动力机构和曳引机构之间的传动环节少,传动效率高,降低了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整体结构更紧凑,轻量化,扩展了有齿轮曳引机的应用场景,进而节约能源,同时成本低廉。时成本低廉。时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齿轮曳引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是涉及有齿轮曳引机。

技术介绍

[0002]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负责输送和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引机包括无齿轮曳引机和有齿轮曳引机。
[0003]无齿轮曳引机因为无减速机等机构而直接输出动力,因此体积小、功耗小,在电梯领域应用广泛。但无齿轮曳引机需要大量应用钕铁硼等稀土,而稀土资源有限,成本高且市场波动较大,所以明显限制了无齿轮曳引机在更高效的有齿轮曳引机市场应用推广。市场上广泛应用的稀土永磁同步曳引机,绝大多数仅满足三级能效,而能效等级在二级、一级及以上的高效电机却因为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市场应用稀少。
[0004]有齿轮曳引机是工业减速电机在电梯中的应用,电机与减速箱通过联轴器连接传动,动力通过中间减速箱传递到曳引轮上。所以与无齿轮曳引机相比,在同等输出转矩及功率大小的情况下,有齿轮曳引机的电机部分可实现高转速设计,则电机的定子、转子等结构部件体积可以更轻小,相应所采用的钕铁硼等原材料也会显著降低,从而降低成本,具备向更高能效等级曳引机扩展的条件。但有齿轮曳引机传动环节多,传动效率低,体积大,能耗高,整机噪音较高,还是限制了其应用。目前,只有蜗轮蜗杆传动的有齿轮曳引机因载重大、噪声小,在大载重电梯领域有所应用,但整机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齿轮曳引机。
[0006]一种有齿轮曳引机,包括动力机构和曳引机构,所述曳引机构包括曳引轮,所述动力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曳引轮旋转;
[0007]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齿轮传动模组,所述齿轮传动模组包括输入齿轮、减速齿轮组、输出齿轮和输出轴,所述输出齿轮连接于所述输出轴的一端,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齿轮连接,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曳引轮连接;
[0008]所述有齿轮曳引机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机壳和机盖,所述机盖盖设于所述机壳的一侧,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盖内,所述齿轮传动模组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电机轴由所述机盖内伸出至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靠近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伸入所述曳引轮内,以支撑所述曳引轮。
[0009]如此设置,通过电机轴与齿轮传动模组直接传动连接,并且齿轮传动模组的输出轴连接曳引轮,将电机、减速机构、曳引轮结合为一体,使动力机构和曳引机构之间的传动环节少,传动效率高,取消了联轴器等中间传动环节,同时将曳引轮支撑于机壳上,使机壳分担了曳引轮传输的应力载荷,进一步缩小曳引机体积的同时,降低了曳引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因此使得整体结构更紧凑,轻量化,大大扩展了有齿轮曳引机的应用场景,
使有齿轮曳引机能够更多的替代无齿轮曳引机,进而节约能源,同时成本低廉。此外,本申请中的齿轮传动模组仅通过减速齿轮组即可调节传动比,因此在需要调整设计时,只需调整减速齿轮组即可,无需改动整个曳引机,使得整体结构通用性强,拆装方便,加工效率高。此外,将支撑机构设置为分体的机壳和机盖,机盖内容纳电机,机壳内容纳齿轮传动模组,便于单独拆卸电机,并将电机和齿轮传动模组空间隔离,防止相互干扰。机壳和机盖的结构和尺寸能根据其所容纳的元件适应性改变,从而让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沿着所述机盖的内壁周向设置于所述机盖上,所述转子环绕布设于所述电机轴上。
[0011]如此设置,采用内转子的电机结构,使整体体积更小。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一级齿轮、传动轴和二级齿轮;
[0013]所述一级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外啮合传动连接;
[0014]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设于所述一级齿轮并与所述一级齿轮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二级齿轮并与所述二级齿轮连接;
[0015]所述二级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外啮合传动连接;
[0016]所述电机轴和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传动轴的同一侧。
[0017]如此设置,输入齿轮与一级齿轮构成一级传动,二级齿轮与输出齿轮构成二级传动,提高传动效率,且简化了传动的结构,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动力机构的结构,并有效提高传动的效率,实现动力机构高速化、小型化的改进。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呈圆筒形,沿轴向依次设有输出部和齿轮部,所述机盖与所述齿轮部连接,所述输出部和所述机盖的外径均小于所述齿轮部,所述输出部向所述齿轮部内延伸出第一支撑部,所述机盖向所述齿轮部内延伸出第二支撑部;
[0019]所述输出轴从所述输出部内伸出并与所述曳引轮连接,所述曳引轮支撑于所述输出部的外壁上,所述输出轴支撑于所述输出部的内壁上;
[0020]所述输入齿轮、所述减速齿轮组和所述输出齿轮设于所述齿轮部内,所述减速齿轮组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上,所述电机轴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如此设置,输出部能够支撑曳引轮,从而分摊曳引轮上传递来的应力载荷,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能够支撑限位机壳内的电机轴、减速齿轮组以及输出轴等部件,使得结构更加紧凑稳定。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曳引机构还包括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从所述输出部内伸出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盘的另一端与所述曳引轮的径向侧面连接。
[0022]如此设置,便于通过驱动盘将动力从输出轴传递给曳引轮。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盘设有轴孔,所述输出轴伸入所述轴孔内与所述驱动盘连接,所述驱动盘与所述输出轴通过花键结构连接;所述花键结构包括互相啮合的内花键和外花键,所述内花键设于所述轴孔内壁上,所述外花键设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壁上,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之间设有间隙。
[0024]如此设置,驱动盘与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两者受力更加均匀,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防止应力集中,使驱动盘和输出轴能够承受更大的应力载荷,避免形变和提升对中性,以此延长了曳引机的使用寿命。间隙提供给外花键和内花键挤压的空间,从而使两者之间
柔性配合,从而显著减小曳引机构受载荷变形对输出轴的直接扰动,防止结构形变的同时还方便装配时的调整。并且曳引轮通过驱动盘与输出轴连接,还架设于机壳上,驱动盘和机壳能够分摊曳引轮上的载荷。整体结构稳定性强,从而降低了振动和噪音。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前支架,所述前支架与所述机壳连接,所述驱动盘与所述输出轴连接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前支架上。
[0026]如此设置,曳引轮长时间受到的载重和冲击载荷会分摊到驱动盘和机壳上,驱动盘能够将应力传递到前支架上,从而让机壳和前支架与输出轴共同分摊应力,避免输出轴直接承担载重,减小输出轴的变形,降低输出轴运行过程中的扰动和噪音,使得齿轮传动模组在运行的过程中安静可靠,满足运行低振动低噪声等使用要求。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齿轮组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齿轮曳引机,包括动力机构(20)和曳引机构(30),所述曳引机构(30)包括曳引轮(33),所述动力机构(20)能够驱动所述曳引轮(33)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20)包括电机(21)和齿轮传动模组(23),所述齿轮传动模组(23)包括输入齿轮(231)、减速齿轮组(232)、输出齿轮(233)和输出轴(24),所述输出齿轮(233)连接于所述输出轴(24)的一端,所述电机(21)的电机轴(22)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齿轮(231)连接,所述输入齿轮(231)与所述减速齿轮组(232)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232)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齿轮(233)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24)的另一端与所述曳引轮(33)连接;所述有齿轮曳引机还包括支撑机构(10),所述支撑机构(10)包括机壳(14)和机盖(13),所述机盖(13)盖设于所述机壳(14)的一侧,所述电机(21)设置于所述机盖(13)内,所述齿轮传动模组(23)设置于所述机壳(14)内,所述电机轴(22)由所述机盖(13)内伸出至所述机壳(14)内,所述机壳(14)靠近所述输出轴(24)的一端伸入所述曳引轮(33)内,以支撑所述曳引轮(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齿轮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1)包括定子(211)和转子(212),所述定子(211)沿着所述机盖(13)的内壁周向设置于所述机盖(13)上,所述转子(212)环绕布设于所述电机轴(2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齿轮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齿轮组(232)包括一级齿轮(2321)、传动轴(2322)和二级齿轮(2323);所述一级齿轮(2321)与所述输入齿轮(231)外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2322)的一端穿设于所述一级齿轮(2321)并与所述一级齿轮(2321)连接,所述传动轴(2322)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二级齿轮(2323)并与所述二级齿轮(2323)连接;所述二级齿轮(2323)与所述输出齿轮(233)外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电机轴(22)和所述输出轴(24)位于所述传动轴(2322)的同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齿轮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4)呈圆筒形,沿轴向依次设有输出部(123)和齿轮部(124),所述机盖(13)连接于所述齿轮部(124),所述输出部(123)和所述机盖(13)的外径均小于所述齿轮部(124),所述输出部(123)向所述齿轮部(124)内延伸出第一支撑部(1231),所述机盖(13)向所述齿轮部(124)内延伸出第二支撑部(1321);所述输出轴(24)从所述输出部(123)内伸出并与所述曳引轮(33)连接,所述曳引轮(33)支撑于所述输出部(123)的外壁上,所述输出轴(24)支撑于所述输出部(123)的内壁上;所述输入齿轮(231)、所述减速齿轮组(232)和所述输出齿轮(233)设于所述齿轮部(124)内,所述减速齿轮组(232)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231)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1321)上,所述电机轴(22)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32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齿轮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构(30)还包括驱动盘(31),所述驱动盘(31)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24)从所述输出部(123)内伸出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盘(31)的另一端与所述曳引轮(33)的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树龙高天李创平孙桂杰李航泽李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子富沃德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