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支撑曳引机及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345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支撑曳引机及电梯,所述双支撑曳引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机壳与连接座,所述机壳开设有支撑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壳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壳为一体成型结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孔的内壁转动配合;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座连接并与所述机壳间隔设置,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支撑孔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配合。由于连接座与机壳为一体成型结构,因此能够简化生产工艺,有利于提高装配精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一体成型的连接座与机壳有利于保证结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双支撑曳引机的整体品质和工作寿命。机的整体品质和工作寿命。机的整体品质和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支撑曳引机及电梯


[0001]本技术涉及曳引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支撑曳引机及电梯。

技术介绍

[0002]曳引机又称电梯主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由电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其功能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电梯行业大部分都采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其结构通常为轴伸出机壳外成悬臂状,曳引轮直接安装在悬臂轴上。由于电梯重量是直接施加在曳引轮上的,悬臂结构的轴受到很大弯曲力矩,导致轴易弯曲变形,整机易振动,轴承寿命短。而为了提高承载能力,通常的做法是将轴设计得很粗,轴承设计得很大,这势必会增加曳引机的重量和成本。
[0003]目前有双支撑结构的曳引机将转动组件转轴的两端进行支撑,但是支架和机壳之间通过底架进行装配连接,装配时工艺复杂,加工和装配的效率较低,且受装配精度影响,结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支撑曳引机及电梯,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方便安装。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支撑曳引机,所述双支撑曳引机包括:壳体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支撑曳引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机壳与连接座,所述机壳开设有支撑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壳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壳为一体成型结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孔的内壁转动配合;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座连接并与所述机壳间隔设置,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支撑孔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到所述连接座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安装部到所述转轴的最短距离,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盘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容纳腔,所述支撑孔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所述转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支撑曳引机还包括制动轮与曳引轮,所述制动轮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制动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制动轮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朝向远离容纳腔的方向凸起设置,所述曳引轮套设于所述连接凸起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支撑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支撑曳引机还包括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外壁上,且所述制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奉明郑美珠郑伊麟王铜成王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