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46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螺旋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桨组件,包括与无人机体一体式连接的机臂管以及旋桨电机,所述机臂管的内部一体式固定设置有内接柱,所述旋桨电机的底端侧壁一体式固定设置有撑臂,且所述撑臂的末端与所述内接柱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内接柱的末端外表面并位于机臂管内部滑动套设有传动管,所述传动管靠近旋桨电机的一端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驱转插杆,且所述驱转插杆活动插入在所述驱转槽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发生撞击时,借助冲击力改变螺旋桨的位置,并促使无人机快速远离撞击点,进而有效避免螺旋桨被直接损坏的可能,另外,中护架与侧护架的设置可提高对螺旋桨叶的防护范围,提高对螺旋桨叶的防护效果。护效果。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桨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螺旋桨
,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的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其中,无人机的飞行主要有电机带动螺旋桨旋转来完成,螺旋桨旋转时,借助气流的流动可产生向下的推力,进而实现无人机飞行的效果。
[0003]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现有利用螺旋桨带动无人机飞行的工作中,由于螺旋桨机臂以及螺旋桨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在飞行工作中遭受撞击或者意外撞向附近建筑物时,螺旋桨桨叶具有极大的被直接损坏的可能,更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无人机无法飞行,并直接从高空坠落损坏,由于大部分传统的无人机产品均不具备防护螺旋桨的装置,因此在撞击事件中,无人机部件发生损坏的可能性较高,进而产生较高的维修费用以及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桨组件,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桨组件,包括与无人机体一体式连接的机臂管(1)以及旋桨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桨电机(2)的输出轴顶端固定安装有螺旋桨叶(201),所述机臂管(1)的内部一体式固定设置有内接柱(101),所述旋桨电机(2)的底端侧壁一体式固定设置有撑臂(202),且所述撑臂(202)的末端与所述内接柱(101)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内接柱(101)的末端外表面并位于机臂管(1)内部滑动套设有传动管(3),所述传动管(3)设置在所述内接柱(101)与撑臂(202)转接处的外部并用于控制撑臂(202)的旋转,所述撑臂(202)末端两侧外壁对称开设有驱转槽(203),所述传动管(3)靠近旋桨电机(2)的一端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驱转插杆(302),且所述驱转插杆(302)活动插入在所述驱转槽(203)的内部,所述传动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机臂管(1)的一端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301),且所述弹簧(301)套设于所述内接柱(101)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柱(101)与撑臂(202)的转接处安装有轴承(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管(1)靠近旋桨电机(2)的侧壁顶部开设有置转槽口一(102),所述传动管(3)的侧壁顶部开设有与置转槽口一(102)位置相对应的置转槽口二(303),且所述置转槽口一(102)与置转槽口二(303)均用于拓展撑臂(202)旋转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凯杨路李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流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