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盘动力吸振器减振性能实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控制实验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整体叶盘的动力吸振器减振性能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叶盘是航空发动机、大型压缩机、汽轮机等大型旋转机械的关键部件。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加工制造工艺的进步,开始广泛采用整体式叶盘结构。整体式叶盘结构紧凑、重量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耐久性,然而,由于缺少可靠的阻尼来源,叶盘结构往往呈现低阻尼特性,只能依靠自身微弱的材料阻尼耗散能量,导致其通过共振区域时振幅过大,而且叶盘工况多变、振动形式复杂、激励频带宽,容易导致叶盘的宽频振动问题。此外,由于受到制造公差、材质不均、运行磨损不均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叶盘结构不可避免地存在失谐现象,失谐导致叶盘结构产生振动局部化,并诱发高周疲劳损伤。随着航空发动机、大型压缩机等旋转机械性能的不断提升,叶盘的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相机械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0003]动力吸振器是目前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振动控制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转移和消耗被控对象的能量来达到减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盘动力吸振器减振性能实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实验系统包括叶盘(1)、动力吸振装置(2)、行波激励单元和振动测量单元;所述叶盘(1)中的轮盘(1a)和叶片(1b)为一体化结构,形成整体叶盘,各叶片(1b)均匀分布在轮盘(1a)的周边,设置所述各叶片(1b)的前端的质量能够调整;所述动力吸振装置(2)是在所述轮盘(1a)的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动力吸振器(3);所述动力吸振器(3)是在弹性梁(3b)的前端固定连接质量块(3a),所述弹性梁(3b)的尾端通过支撑座(3c)固定设置在轮盘(1a)上形成悬臂梁结构,悬臂梁结构中的弹性梁(3b)和质量块(3c)在振动时与叶盘(1)的表面不相接触;所述动力吸振器(3)的质量和阻尼能够调整;所述行波激励单元由信号发生装置、多通道功率放大器和压电陶瓷片(4)组成;所述压电陶瓷片(4)固定设置在叶盘(1)上;所述振动测量单元由数据采集单元和振动测量装置组成,所述振动测量装置采用激光测振仪或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实现实验数据的采集;所述实验系统的调节方式为:随机调整各叶片(1a)的前端质量,使得各叶片(1a)的质量存在差异,用于模拟叶盘(1)的随机失谐现象,通过不同失谐模式下的叶盘振动实验分析,验证动力吸振装置对随机失谐整体叶盘减振性能的鲁棒性;调节各动力吸振器(3)的质量和阻尼,实现多种不同质量比和阻尼比条件下的动力吸振装置(2)的减振性能实验,所述质量比为动力吸振器(3)与整体叶盘(1)质量之比,所述阻尼比是描述动力吸振器(3)阻尼特性的指标,由实验模态分析测量得到;设置动力吸振器(3)的固有频率,使动力吸振器(3)的固有频率与整体叶盘(1)的固有频率相匹配,实现对整体叶盘(1)的单模态和多模态减振性能分析;由信号发生器产生多组具有不同相位的模拟信号,所述模拟信号经过多通道功率放大器输出控制信号,利用所述控制信号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汪方潮,毕佳宾,刘祥程,陈陈,朱新元,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