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极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极片在二次电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属于一种电极构件;通常复合极片包括复合集流体(可以称之为电极体)、焊接于复合集流体的极耳以及涂覆于复合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
[0003]复合极片因其复合集流体采用金属镀层、中间绝缘基层、金属镀层的三明治结构,大大减少了金属镀层的厚度,其金属镀层不容易产生过长的毛刺进而导致进行相反的极片的短路搭接,安全性高。相关技术中,复合极片通常在沿复合极片的宽度方向上划分为依次排列的留白区域、绝缘层涂覆区域和活性物质层涂覆区有,留白区域单独用来与极耳焊接连接;该种结构的复合极片至少在增大活性物质层的涂覆面积的改善设计上,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极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意在提升电极构件的活性物质层的涂覆面积,以提高电极构件上的活性物质层的容纳量。
[0005]本申请的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体,包括活性物质层、绝缘基体和设置于所述绝缘基体上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绝缘基体的表面包括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活性物质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区域;极耳组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区域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极耳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区域的一端与所述活性物质层的最大间距为D0,所述第二区域未连接所述极耳组件的部位的最小尺寸为D1,D0小于D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构件,其特征在于,0.5≥D0/D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区域的一端与所述活性物质层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件包括: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二区域;伸出段,与所述连接段相连且伸出于所述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呈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所述连接段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尺寸W1不小于所述伸出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尺寸W2,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构件,其特征在于,W1/W2≥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构件,其特征在于,W1=2*W2。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呈长条片状结构,所述长条片状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二区域相贴合并焊接连接的焊接面。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导电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导电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极耳组件包括:第一极耳片,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第二区域;第二极耳片,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极耳片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极耳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第二区域,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极耳片电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段包括所述第一极耳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极耳片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一端,所述伸出段包括所述第一极耳片未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极耳片未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一端。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导电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导电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羽,薛庆瑞,张子格,赵正元,张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