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和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72629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和介质。该方法包括:针对基于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数据构建的各初始片段库中的各行程片段,根据行程片段中各时间点的实际速度、实际加速度、实际道路坡度、实际排放影响参数以及实际排放数据,确定该行程片段的分布差距,以根据各初始片段库中各行程片段的分布差距、以及低速、中速、高速的片段数量,确定各目标片段,进而构建实际排放测试工况,并对实际排放测试工况进行模拟试验。该方法结合速度、加速度、道路坡度以及排放数据衡量行程片段对其所属的片段库的代表性,进而对片段进行筛选,构建出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工况,实现了对工况的验证。实现了对工况的验证。实现了对工况的验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和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和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六及下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法规中,均要求机动车开展实际道路RDE(Real Drive Emission,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测试。然而,诸如云南等地区的高原山地道路,与在传统平原下采集的道路数据不一样,高原山地道路起伏波动较大、且坡度变化差异大,对实际道路排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0003]在现有相关测试工况中,均采集“时间

速度”信息来构建测试工况,进而通过构建的测试工况对车辆的排放进行测试。然而,高原山地道路的坡度对排放产生的影响较大,该方法没有到考虑高原山地道路的坡度,此外,也没有考虑排放影响的差距,因此,采用该方法构建高原山地道路的测试工况,会导致测试出的排放结果与实际的排放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距。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和介质,以结合速度、加速度、道路坡度以及排放数据,对各行程片段对其所属的片段库的代表性进行衡量,进而筛选出具备代表性的片段构建高原山地道路的车辆排放测试工况的构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高原山地道路测试的排放结果与实际的排放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距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仅考虑“时间

速度”信息的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考虑在高原山地道路的场景下,速度、加速度、坡度均会对排放产生影响,为了构建出接近实际排放的测试工况,通过速度、加速度、道路坡度、排放影响参数以及排放数据,衡量各行程片段的代表性,以筛选出排放更能代表其所属片段库的片段进行工况构建,进而得到符合高原山地道路实际排放的测试工况。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0:获取基于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数据构建的各初始片段库,其中,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数据为各车辆在高原山地道路行驶产生的数据,各初始片段库包括各车型分别对应的低速行程初始片段库、中速行程初始片段库以及高速行程初始片段库;S120:针对每一个初始片段库中的各行程片段,基于行程片段中各时间点的实际速度、实际加速度、实际道路坡度、实际排放影响参数以及实际排放数据,确定行程片段与行程片段所属的初始片段库之间的分布差距,其中,分布差距用于衡量行程片段对行程片段所属的初始片段库的代表性,分布差距包括加速度分布差距、坡度分布差距以及排放分布差距,实际排放影响参数用于描述实际速度、实际道路坡度以及实际加速度对排放的影
响;S130:基于各初始片段库中各行程片段的分布差距、低速片段数量、中速片段数量以及高速片段数量,确定各目标片段;S140:根据各目标片段构建实际排放测试工况,对实际排放测试工况进行模拟试验,得到实际排放测试工况对应的排放测试结果。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的步骤。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的步骤。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针对基于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数据构建的各初始片段库中的各行程片段,根据行程片段中各时间点的实际速度、实际加速度、实际道路坡度、实际排放影响参数以及实际排放数据,确定该行程片段与其所属的初始片段库中的全部行程片段之间的分布差距,进而根据各行程片段的分布差距,在各初始片段库中选择出备选片段,以根据各初始片段库中各行程片段的分布差距、以及低速、中速、高速的片段数量,确定各目标片段,进而构建实际排放测试工况,并对实际排放测试工况进行模拟试验,该方法基于片段中的速度、加速度、道路坡度、排放影响参数以及排放数据,可以得到反映整个片段库的各片段,即得到排放更接近整个片段库的各片段,进而构建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高原山地道路的实际排放测试工况,并且,通过对构建的实际排放测试工况进行模拟试验,实现对实际排放测试工况的验证,进一步的保证了实际排放测试工况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行程片段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第一分布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原山地道路工况曲线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主要适用于模拟车辆在高原山地道路下的排放的情况。具体的,可以根据大量的高原环境的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数据,如10天的在高原环境下各个车辆的路况数据,构建出能够代表高原山地道路的实际排放测试工况,如5000s的实际排放测试工况,进而可以按照构建的实际排放测试工况进行排放研发标定和测试,如将构建的实际排放测试工况放到实验室转毂上,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车辆在高原山地道路下的机动车排放能耗,达到测试节约成本的目的,若车辆在实际排放测试工况下的排放符合要求,则表示该车辆在实际道路上的排放也会符合要求。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可以由集成在诸如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内的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装置执行。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该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具体包括:S110:获取基于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数据构建的各初始片段库。
[0016]其中,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数据为各车辆在高原山地道路行驶产生的数据,各初始片段库包括各车型分别对应的低速行程初始片段库、中速行程初始片段库以及高速行程初始片段库。
[001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以以多个高原山地地区之间的往返路线为基础,预先采集设定时间内各车辆在往返路线内的高原山地道路上行驶所产生的实际运行工况数据。如,选择200辆不同类型、不同排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山地道路的排放测试工况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10:获取基于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数据构建的各初始片段库,其中,所述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数据为各车辆在高原山地道路行驶产生的数据,各所述初始片段库包括各车型分别对应的低速行程初始片段库、中速行程初始片段库以及高速行程初始片段库;S120:针对每一个所述初始片段库中的各行程片段,基于所述行程片段中各时间点的实际速度、实际加速度、实际道路坡度、实际排放影响参数以及实际排放数据,确定所述行程片段与所述行程片段所属的初始片段库之间的分布差距,其中,所述分布差距用于衡量所述行程片段对所述行程片段所属的初始片段库的代表性,所述分布差距包括加速度分布差距、坡度分布差距以及排放分布差距,所述实际排放影响参数用于描述所述实际速度、所述实际道路坡度以及所述实际加速度对排放的影响;S130:基于各所述初始片段库中各所述行程片段的分布差距、低速片段数量、中速片段数量以及高速片段数量,确定各目标片段;S140:根据各所述目标片段构建实际排放测试工况,对所述实际排放测试工况进行模拟试验,得到所述实际排放测试工况对应的排放测试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0,包括如下步骤:S1101:根据所述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数据中各时间点分别对应的实际速度、实际排放数据、实际加速度、实际道路坡度以及实际排放影响参数,构建各车型分别对应的综合数据库;S1102:针对每一个所述车型对应的综合数据库,根据短行程法对所述综合数据库进行分割处理,将所述综合数据库划分为各行程片段;S1103:基于预设低速区间范围、预设中速区间范围、预设高速区间范围以及各所述行程片段中的最大实际速度,构建所述车型对应的低速行程初始片段库、中速行程初始片段库以及高速行程初始片段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0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11:获取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数据,其中,所述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数据包括各时间点分别对应的实际速度、实际海拔高度以及实际排放数据;S12:针对每一个所述时间点,基于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实际速度和实际海拔高度、前一时间点对应的实际速度和实际海拔高度、以及相邻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实际道路坡度;S13:基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实际速度和前一时间点对应的实际速度,确定所述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实际加速度;S14:基于所述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实际速度、实际道路坡度以及实际加速度,确定所述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实际排放影响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4,包括:将所述实际速度、所述实际加速度、所述实际道路坡度输入到预设模型中得到实际排放影响参数;其中,所述预设模型通过如下方式得到:采集多个车辆在高原山地上行驶时的实际速度、实际加速度、实际道路坡度与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学习实际速度、实际加速度、实际道路坡度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行程片段中各时间点的实际速度、实际加速度、实际道路坡度、实际排放影响参数以及实际排放数据,确定所述行程片段与所述行程片段所属的初始片段库之间的分布差距,包括如下步骤:S1201:基于所述行程片段中各时间点的实际速度以及实际加速度,构建片段第一分布,基于所述行程片段所属的初始片段库中的全部行程片段,构建综合第一分布,基于所述片段第一分布中各速度点对应的加速度平均值,以及所述综合第一分布中各速度点对应的加速度平均值,确定所述片段第一分布与所述综合第一分布之间的加速度分布差距;S1202:基于所述行程片段中各时间点的实际速度以及实际道路坡度,构建片段第二分布,基于所述行程片段所属的初始片段库中的全部行程片段,构建综合第二分布,基于所述片段第二分布中各速度点对应的坡度平均值,以及所述综合第二分布中各速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计广胥峰陈旭东王丽方茂东杨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昆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