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及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在已有的极耳焊接技术中,分为外置式极耳和内嵌式极耳。
[0003]对于外置式极耳是将箔材均匀涂覆活性物质后,箔材的头尾设置空箔区用于放置极耳,再进行焊接,极片的空箔区为了避免极耳的毛刺会存留更多的空箔区域,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带来了电芯能量密度的损失。
[0004]而相较于外置式极耳焊接技术,内嵌式极耳是将箔材均匀涂覆活性物质后,极片通过激光冲洗露出空箔区,将极耳放置在空白的箔材上进行焊接,该工艺可以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但空箔区的直角形状部分会增加废料,同时容易起皱,不合理的焊接位置会导致极耳倾斜甚至脱落。
[0005]现有的内嵌式的极耳焊接技术存在着焊接位置不合理,造成焊接资源浪费、极耳脱落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内嵌式的存在着焊接位置不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极片及电池。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活性层和极耳;所述活性层涂覆于所述集流体的两侧表面;所述集流体的第一侧表面的预定区域清除活性层以形成第一空箔区,所述第一空箔区具有朝向上方的第一开口和垂直于所述集流体的第一侧表面的第二开口;所述极耳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空箔区并焊接在所述集流体的第一侧表面上,所述极耳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空箔区;所述极耳的底面和所述第一空箔区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2
‑
6mm,所述极耳的右侧面与所述第一空箔区的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空箔区的宽度的0.1至0.2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箔区呈矩形,所述第一空箔区的底部的两个边角均呈弧形过渡;所述弧形过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空箔区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箔区的长度为15
‑
30mm,所述第一空箔区的宽度为8
‑
12mm。4.根据权利要求2
‑
3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层朝向所述第一空箔区的开口两侧延伸以分别形成凸起,所述凸起的上表面平齐于所述集流体的上表面,所述极耳从两个所述凸起的相向侧伸出所述集流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凸起相向侧的区域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规则几何形状,所述凹槽为切除其截面形状内的所述集流体和所述活性层而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蓝天,胡大林,廖兴群,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