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夹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623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申请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伏系统夹具。光伏系统夹具包括:连接压件,连接固定相邻的两块光伏组件;第一连接组件,设置于基板与承载座之间,第一连接组件与基板共同形成限位端,并且第一连接组件与承载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组件,设置于光伏组件与基板之间,第二连接组件分别与连接压件以及限位端连接。当光伏组件被施加作用力时,作用力在连接压件与第二连接组件之间传递,该作用力是压力时,部分作用力可以通过限位端传递至承载座,以此来释放该作用力;该作用力是拉力时,通过限位端与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干涉关系,以此来限制光伏组件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分散光伏组件对基板施加的作用力,从而提高光伏组件安装后的可靠性。装后的可靠性。装后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系统夹具


[0001]本申请属于光伏
,具体涉及光伏系统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光伏能源的利用过程中,需要将光伏组件固定在建筑物的承载座中,例如固定在建筑物的檩条中。
[0003]现有的光伏组件的固定方式需要依赖基板的结构形状,例如基板为彩钢瓦时,需要在彩钢瓦中设计角驰部,通过其中一连接件连接光伏组件与角驰部,再通过另一连接件的一端与角驰部形成空间位置之间的干涉,另一端与檩条固定以此来实现光伏组件的固定。这种设计方案的问题在于,彩钢瓦的角驰部承载较大的作用力,在持续的使用过程中影响了彩钢瓦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一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夹具,能够在固定光伏组件的同时,相比现有方案能够降低在固定过程中对基板的结构依赖,能够提高光伏组件安装后的可靠性。
[0005]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夹具,用于固定光伏组件于建筑物的承载座,所述建筑物的所述承载座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光伏组件的基板,所述光伏系统夹具包括:
[0006]连接压件,连接固定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系统夹具,用于固定光伏组件(510)于建筑物的承载座(530),所述建筑物的所述承载座(530)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光伏组件(510)的基板(52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夹具包括:连接压件(100),连接固定相邻的两块所述光伏组件(510);第一连接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基板(520)与所述承载座(530)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00)与所述基板(520)共同形成限位端(210),并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00)与所述承载座(53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组件(300),设置于所述光伏组件(510)与所述基板(520)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00)分别与所述连接压件(100)连接以及所述限位端(2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夹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块所述基板(520)均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00)的连接端(521);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00)包括连接部(220)和第一紧固件(230),所述连接部(220)的部分位于相邻的两块所述基板(520)各自的所述连接端(521)之间,所述连接部(220)与相邻的两块所述基板(520)各自的所述连接端(521)共同一体形成所述限位端(210)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00)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230)连接所述连接部(220)靠近所述承载座(530)的一端于所述承载座(5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系统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221)和第二连接板(222),所述第一连接板(221)的一端与相邻的两块所述基板(520)各自的所述连接端(521)共同卷边形成所述限位端(210),所述第二连接板(222)与所述承载座(530)贴合;所述第一紧固件(23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22)于所述承载座(5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系统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00)包括限位块(310)和第二紧固件(320);所述限位块(310)形成有可供所述限位端(210)进入的限位空间(311)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限位空间(311)的调节部(312),所述调节部(312)相背移动时打开所述限位空间(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国伟骆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晶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