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器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16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茶器皿,整体为中空的旋转体结构,包括自下向上一体化设置的容纳部、颈部和开口部,所述容纳部的横截面面积自下往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缩小,所述开口部的横截面自颈部向上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调节水温且具备较好发茶性功能。调节水温且具备较好发茶性功能。调节水温且具备较好发茶性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茶器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饮茶器皿,属于生活用品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是人们喜爱的饮品,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儿茶素、维生素E、黄酮类等物质,经常喝茶不但有益身体健康,而且具有独特的提神醒脑、清热解毒等功效。
[0003]人们在饮茶时,通常需要先用热水冲泡茶叶,但是刚刚泡好的茶汤温度过高,此时饮用易引起咽喉、食管、胃黏膜受损等,而完全放凉后的茶汤则饮用口感较差,还有可能导致个别人出现机体不适等情况,因此最好是待茶汤凉至适口后饮用。经验表明,喝茶最适宜的温度为50

60℃,这个温度适合口腔粘膜,也有利于茶汤口感的体验,茶叶的滋味、香气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但是,现有的饮茶器皿很难保证茶汤温度始终处于最适宜的温度,尤其是当茶汤温度较高时,无法快速达到适宜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方便调节水温且具备较好发茶性功能的饮茶器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饮茶器皿,整体为中空的旋转体结构,包括自下向上一体化设置的容纳部、颈部和开口部,所述容纳部的横截面面积自下往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缩小,所述开口部的横截面自颈部向上逐渐增大。
[0006]本技术采用中间带颈部的结构,颈部较开口部细小,每次茶汤仅倒至颈部处,人们饮茶时,手持颈部上方的开口部,不烫手,方便握持。另外,本技术采用两头大,颈部细小的结构,注定了人们在饮茶时,无法将饮茶器皿的茶汤全部喝光,会剩余一部分成为余茶汤,这样每次在添加开水后,较冷的余茶汤与新加入的开水掺杂混合后,一是可以降低茶汤的温度,更方便人们饮用,二是很多茶叶不适合开水冲泡,余茶汤正好把开水降温,利于发挥茶叶的发茶性能,茶水混合度佳,协调茶汤味道,更利于茶汤亲和适口。
[0007]本技术中,所述容纳部的横截面面积自下往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缩小,至少有以下两个优点:一是稳定性好;二是因为容纳部位于饮茶器皿的底部,其下段自下往上逐渐增大,这样可将器皿的下部插入一容器中,饮茶器皿中注入沸水时,可在该容器中加入冷水,使茶汤快速降温至适口温度,而在饮茶器皿的汤茶冷却置凉后,可在容器中加入热水,使茶汤快速升温至适口温度,以上升温或降温过程并不会改变茶汤的味道,而在适口温度饮茶利于茶汤口感的体验,使茶叶的滋味、香气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
[0008]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本技术的饮茶器皿盛茶饮时,由于其每次下部都会留有一部分低温的茶汤,这样当每次注入新的高温热水时,茶汤的温度均会降低,而茶汤的水分子张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温度越低,茶汤液体的张力就越大,茶汤的口感则会更加绵柔醇厚浓郁。因此,釆用这样结构的饮茶器皿来盛茶,具有独特的发茶性,能够避短扬长地把茶叶中合适的物质给发出来,从而可以增加评茶员对茶物质的更深口感,对
不同的茶物质更容易进行感官上的科学审评。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1、容纳部;2、颈部;3、开口部;6、薄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一
[001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饮茶器皿,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为中空的旋转体结构,该旋转体以一竖直线为旋转轴,包括自下向上一体化设置的容纳部1、颈部2和开口部3,所述容纳部1的横截面面积自下往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缩小,所述开口部3的横截面自颈部2向上逐渐增大,从而使下部的外轮廓逐渐向上增大。
[0014]茶叶和茶汤有其必然的关系,但并不是正比的关系。人们喝进嘴里的是茶汤,不是茶叶,因此我们需要将茶叶中合适的物质给发出来,增加茶汤口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发茶性。当采用本实施例的饮茶器皿盛茶饮时,由于正常的饮水姿态很难将器皿中的水喝干净,因此每次下部都会留有一部分低温的茶汤,这样当注入新的高温热水时,茶汤的温度均会降低,而茶汤的水分子张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温度越低,茶汤液体的张力就越大,茶汤的口感则会更加绵柔醇厚浓郁。可见,釆用这样结构的饮茶器皿来盛茶,具有独特的发茶性,能够避短扬长地把茶叶中合适的物质给发出来,从而可以增加评茶员对茶物质的更深口感,对不同的茶物质更容易进行感官上的科学审评。
[0015]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人们可以将饮茶器皿的下部插入到多种尺寸、形状的容器中,根据情况在容器中置入冷水或热水,从而对饮茶器皿进行加热、冷却或保温,使其快速达到适口温度,利于茶汤口感的体验,使茶叶的滋味、香气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又因为上述过程中,茶汤没有兑水,所以在提高口感的同时并不会改变茶汤的味道。
[0016]优选的,所述容纳部2自下往上逐渐增大的部分呈锥台状,这样可以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容器,比如杯子等等。
[0017]本实施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
[0018]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开口部3的最大横截面与容纳部1的最大横截面大小一致,这样比较美观。优选的,所述开口部3的顶端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薄边6,人们的手部可以提起该薄边,便于人们取放饮茶器皿。
[0019]2)所述容纳部1的高度大于颈部2和开口部3的高度之和,这样饮茶器皿在充满水后,重心比较低,更利于稳定。
[0020]实施例二
[002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容纳部1、颈部2和开口部3均采用紫砂制成。紫砂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延展性,配合以精准的制器技艺,烧成温度区间稳定,质地精密,减少了含霉菌的空气流向器皿内的通道,相对延长了茶汤变质的时间,有益人体健康。紫砂器皿贮茶不变色,泡茶不失原味、不走味,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可谓色香味皆蕴;而且操作简便,只要掌握茶性与水温,即可泡出“聚香含淑”、“香不涣散”的好茶,比起其
它材质的茶具,更适合居家使用。
[0022]紫砂器皿还具有以下优点:
[0023]1)具有独特的透气性能,茶汤不易霉馊变质,且不易起腻苔,“注茶越宿,暑月不馊”,即夏日隔夜亦不馊。
[0024]2)传热缓慢,使用时提、抚、握、拿均无烫手之感;保温性强,冬天泡茶,贮茶40分钟仍温和。
[0025]3)能吸收茶的香气,用常贮茶的紫砂器皿偶尔不放茶叶,其水也有茶叶清香。紫砂器皿的冷热急变性强,既可放在温火上炖烧,亦可在微波炉使用而不会爆裂。寒冬腊月,沸水注入,仍不会因温度急变而胀裂。
[0026]4)便于洗涤,使用完毕用流动清水清理控干即可。日久不用,可用开水泡器皿两三遍,然后倒去冷水,紫砂器皿的好处再贮茶绝无异味。
[0027]5)紫砂器皿以适当的发茶力,配合泥质所散发的协调性和亲和力,从茶叶里提取出高质量的物质,混合入水。并在这过程中很好的协调茶汤味道和亲和力,达到很好的品饮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茶器皿,其特征在于:整体为中空的旋转体结构,包括自下向上一体化设置的容纳部、颈部和开口部,所述容纳部的横截面面积自下往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缩小,所述开口部的横截面自颈部向上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茶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自下往上逐渐增大的部分呈锥台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茶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的最大横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瑾夏牧黎夏司晨王泽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南生科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