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极板、双极板、单体电池以及燃料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单极板、双极板、单体电池以及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燃料电池双极板通常由两个单极板焊接形成,两个单极板相邻侧之间形成冷却水流场进行散热,而相背的一侧与膜电极接触形成反应气体(例如氢气或氧气)流场,以便于将反应气体均匀分散至膜电极上并保证反应均匀性。
[0003]其中,单极板朝向膜电极的一侧需要设置具有导流柱的分配区,以便于将反应气体分配给对应的流道,然而这种方式并未考虑单极板背离膜电极的一侧冷却水的分配,从而导致单极板散热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单极板、双极板、单体电池以及燃料电池,旨在解决目前单极板背离膜电极的一侧冷却水分配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单极板,包括:
[0006]极板本体,极板本体具有相背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
[0007]极板本体的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分配区、第一分流区以及第一汇流区,第一分流区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板本体,所述极板本体具有相背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分配区、第一分流区以及第一汇流区,所述第一分流区位于所述第一分配区与所述第一汇流区之间;所述第二侧面具有第二分配区、第二分流区以及第二汇流区,所述第二分流区位于所述第二分配区与所述第二汇流区之间;所述第一分配区与所述第二分配区对应,所述第一分流区域所述第二分流区对应,所述第一汇流区与所述第二汇流区对应;所述第一分配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柱以及多个第一沉槽,所述第二分配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凸柱以及多个第二沉槽;其中,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第二沉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沉槽与所述第二凸柱一一对应,且每一所述第一沉槽形成在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凸柱上,每一所述第二沉槽形成在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凸柱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本体具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多个第一凸柱朝向所述第一通孔呈聚拢状排布,所述多个第一沉槽朝向所述第二通孔呈聚拢状排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区内还设置有多个导流条;所述多个导流条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通孔聚拢,另一端呈散射状向所述第一分流区延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流条背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分配区邻近所述第一分流区的边缘处,且任意相邻的所述导流条背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的间距均相等。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本体还具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分配区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多个第一流道;其中,由所述第一通孔指向所述第三通孔的方向,所述多个第一流道中每一所述第一流道的中心线与所述极板本体的长度边缘形成的夹角逐渐增大,且所述导流条邻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流道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流条将所述第一分配区分隔为多个子分配区;其中,由所述第一通孔指向所述第三通孔的方向,所述子分配区的大小逐渐增大,邻近所述第三通孔的子分配区设置有多个次级导流条,所述次级导流条与邻近所述第三通孔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飞,唐厚闻,李红涛,李冬冬,孔令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