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电堆盲端单低现象的燃料电池电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592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电堆盲端单低现象的燃料电池电堆装置,包括:单片电池组、以及分别设于首片电池、末片电池外侧的连接体;其中单片电池组包括多个层叠于一体的单片电池,其中单片电池为组合结构,包括双极板和对应的膜电极结构,其中单片电池组的外侧为首片电池,单片电池组的内侧为末片电池。该结构能提高盲端端电池所分配的气体流量,一方面能增强气体扩散层内的气体传质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排除端电池内部产生的液态水;同时通过集流板内侧假电池和端电池冷却腔的设计,可以快速提高端电池侧的温度,通过该装置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盲端单电池的性能,同时也提高了电堆的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电堆盲端单低现象的燃料电池电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改善电堆盲端单低现象的燃料电池电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单片电池的输出电压较低,约为0.5~1V,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单池串联起来形成燃料电池电堆,以满足车用燃料电池大功率的需求。单池性能是电堆性能的基础,性能最差的单池将直接限制电堆性能的输出能力和持续工作的稳定性,故电堆性能的一致性成为评价电堆输出能力的关键指标。不管是零部件加工因素还是设计因素导致的电堆测试过程出现单池性能差异,都可能导致个别单池电压明显低于电堆平均电压的情况,称为电堆的单低现象。在实际应用中,若忽视电堆运行过程中的单低问题,持续保持或提高电堆的输出功率,将会导致存在单低现象的单池电压进一步下降,甚至产生负电压,发生反极现象,从而对电堆造成不可逆损伤,故单低问题是限制电堆持续稳定工作的关键因素。
[0003]申请号为(CN 114824405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装置,通过将传统燃料电池电堆的首片电池、末片电池改成假电池,并在假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电堆盲端单低现象的燃料电池电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电池组、以及分别设于首片电池、末片电池外侧的连接体;其中单片电池组包括多个层叠于一体的单片电池,其中单片电池为组合结构,包括双极板(7)和对应的膜电极结构,其中单片电池组的外侧为首片电池,单片电池组的内侧为末片电池;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端板(12),所述第一端板(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板(11),所述第一绝缘板(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集流板(10),所述第一集流板(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假电池(9),所述第一假电池(9)上封装有盲端极板(8),所述盲端极板(8)位于末节电池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设置于首节电池外侧依次连接的第二假电池(6)、第二集流板(5)和第二绝缘板(4),所述第二绝缘板(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端板(3),所述第二端板(3)上设置有分配歧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电堆盲端单低现象的燃料电池电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歧管包括第一分配歧管(2)和第二分配歧管(1),所述第一分配歧管(2)包括阴极歧管进口(13)、冷却液歧管进口(14)、阳极歧管出口(15),所述第二分配歧管(1)包括阴极歧管出口(18)、冷却液歧管出口(17)和阳极歧管进口(16),所述阴极歧管进口(13)截面积与阴极歧管出口(18)截面积之比为0.6

0.9,所述阳极歧管进口(16)截面积与阳极歧管出口(15)截面积之比为0.5

0.9,所述冷却液歧管进口(14)截面积与冷却液歧管出口(17)截面积之比为0.7

0.9,所述第一分配歧管与第二分配歧管的外侧均为圆形接口、内侧为与所述双极板的结构桥片区(20)相同形状大小的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电堆盲端单低现象的燃料电池电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7)包括阳极极板和阴极极板,所述阳极极板的正面设有供阳极侧气体流动的阳极流道,反面设有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道,所述阴极极板的正面设有供阴极气体流动的阴极流道,反面设有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流道,所述阳极极板的反面与阴极极板的反面相互密封连接,所述阳极极板和阴极极板均包括结构桥片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家慧刘振赵洋洋许有伟陈桂银邢丹敏
申请(专利权)人: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