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03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该灌封胶包括质量比为1:4的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异氰酸酯:10~40份;多元醇A:1~20份;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多元醇B:1~20份;增粘剂:10~70份;扩链剂:1~20份;催化剂:0.01~1份;所述增粘剂选自分子量为600~2400的聚异丁烯、液体聚丁二烯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所述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450~2400。本申请的灌封胶对三元乙丙橡胶等非极性难粘基材具有优异的粘接性,且不含有机溶剂,更为环保健康。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灌封胶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EPDM橡胶是一种高新型环保材料,是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属于乙丙橡胶的一种,也叫三元乙丙橡胶。因其耐臭氧、耐热、耐气候、耐老化性能优异,可广泛用于汽车部件、建筑用防水材料、电线电缆护套、耐热胶管、胶带、汽车密封件等领域。
[0003]但三元乙丙橡胶的主链分子呈饱和状态,缺少活性基团,只有侧链上含有少量的不饱和双键,其本身为弱极性、惰性材料,使得聚氨酯等极性粘接剂难以对其进行粘接固定。因此,三元乙丙橡胶的粘结性限制了其在各方面的应用,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在接触面刷底涂,底涂往往具有很高的溶剂含量,施工过程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避免危害,如何采用环保的配方与施工方法已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开发了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既不含有溶剂,又对低表面能、含有不饱和键的难粘接基材具有优异的粘接效果。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其包括质量比为1:4的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异氰酸酯:10~40份;多元醇A:1~20份;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多元醇B:1~20份;增粘剂:10~70份;扩链剂:1~20份;催化剂:0.01~1份;所述增粘剂选自聚异丁烯、液体聚丁二烯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所述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450~2400。
[0006]本申请上述聚氨酯灌封胶采用的增粘剂均为液态聚烯烃聚合物,其与三元乙丙橡胶基材具有优异的相容性,可起到相容剂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灌封胶对三元乙丙橡胶等聚烯烃基材的扩散作用,从而显著增强聚氨酯灌封胶对非极性、低表面能基材的粘接性,防止出现界面破坏现象,提高剪切强度。
[0007]优选的,所述B组分的原料还包括0.5~5份的炭黑;其作用在于使灌封胶外观呈黑色,以适配黑色的三元乙丙橡胶基材。
[0008]优选的,所述B组分的原料还包括5~40份的阻燃填料;所述阻燃填料优选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提高灌封胶的阻燃性能。
[0009]优选的,所述液体聚丁二烯包括非官能化液体聚丁二烯、马来酸酐改性液体聚丁二烯、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聚异丁烯包括非官能化聚异丁烯、马来酸酐改性聚异丁烯、端羟基聚异丁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液体聚丁二烯的聚烯烃结构一方面与三元乙丙橡胶基材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够起到优异的增粘作用。另一方面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和增韧作用,有利于在低温下保持良好的粘接性能,提高低温下拉伸剪切强度。
[0011]进一步的,经过马来酸酐、羟基等官能化改性的液体聚丁二烯或聚异丁烯同时具有非极性的烯烃基团和极性基团,可在提高其与三元乙丙橡胶基材的粘接性能的同时,改善其在B组分胶料中的相容性、分散性,改善胶料的储存性能。另外,增粘剂中极性基团的引入,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与A组分中的聚氨酯预聚物反应形成化合键,进一步增强灌封胶的粘接性能。
[0012]优选的,所述液体聚丁二烯采用POLYVEST 110、POLYVEST 130、POLYVEST MA75、POLYVEST MA120、POLYVEST HT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的,所述多元醇A与多元醇B独立地选自蓖麻油多元醇、聚烯烃多元醇、改性蓖麻油多元醇、二聚酸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14]优选的,所述多元醇B为聚烯烃多元醇。
[0015]聚烯烃类多元醇与前述采用的增粘剂具有更高的相容性,有利于灌封胶分散均匀,起到更为优异的粘接效果。同时两者协同配合,可显著增强灌封胶与三元乙丙橡胶基材的相容性,提高灌封胶的扩散力作用,从而显著提高灌封胶对基材的粘接性能,提高剪切强度。
[0016]优选的,所述聚烯烃多元醇为端羟基聚丁二烯。
[0017]优选的,所述增粘剂采用质量比为1:1~2的聚异丁烯和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
[0018]采用官能化的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作为增粘剂,一方面利用其与三元乙丙橡胶的相容性提高粘接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其端羟基参与聚氨酯的固化反应,与异氰酸酯等基团形成化学键,也能够有效增强粘接性能。
[0019]需要说明的是,大量液体聚丁二烯的加入使得灌封胶体系的塑性增加,弹性提高。但同时导致灌封胶固化后的硬度低,内聚强度低,不利于提高其剪切强度,影响灌封胶的应用。本申请通过采用部分聚异丁烯与羟基液体聚丁二烯,能够在提高灌封胶粘接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灌封胶固化后的硬度,提高其硬度,改善剪切强度。
[0020]优选的,所述增粘剂采用的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1300。
[0021]在提高灌封胶剪切强度的前提下,优选采用该分子量的聚异丁烯(PB1300)有利于保障灌封胶的流动性,以利于胶黏剂对孔隙的渗透、密封作用。
[0022]优选的,所述扩链剂选自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1,3

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甘油、二甘油、三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1,4

丁二醇、1,2,3

丁三醇、1,2,4

丁三醇、1,5

戊二醇、1,2,3

戊三醇、1,2,5

戊三醇、1,6

己二醇、1,2,3

己三醇、1,2,6

己三醇、1,7

庚二醇、1,2,3

庚三醇、1,2,7

庚三醇、1,2

辛二醇、1,2,3

辛三醇、1,2,8

辛三醇、1,4

环己二醇、1,2,3

环己三醇、1,3,5

环己三醇、1,3,3

三甲基环己烷

1,2

二醇、1

甲基环己烷

1,4

二醇、[1,1'

二(环己烷)]‑
2,2'

二醇、1,4

环己烷二甲醇、1,2

环己烷二甲醇、2

(4

丙基环己基)

1,3

丙烷二醇、1,4

二氧六环

2,5

二醇中的一
种或多种。
[0023]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比为1:4的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异氰酸酯:10~40份;多元醇A:1~20份;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多元醇B:1~20份;增粘剂:10~70份;扩链剂:1~20份;催化剂:0.01~1份;所述增粘剂选自聚异丁烯、液体聚丁二烯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所述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450~2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聚丁二烯包括非官能化液体聚丁二烯、马来酸酐改性液体聚丁二烯、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聚异丁烯包括非官能化聚异丁烯、马来酸酐改性聚异丁烯、端羟基聚异丁烯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A与多元醇B独立地选自蓖麻油多元醇、聚烯烃多元醇、改性蓖麻油多元醇、二聚酸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B为聚烯烃多元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多元醇为端羟基聚丁二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采用质量比为1:1~2的聚异丁烯和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采用的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130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难粘基材的双组分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选自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1,3

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甘油、二甘油、三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1,4

丁二醇、1,2,3

丁三醇、1,2,4

丁三醇、1,5

戊二醇、1,2,3

戊三醇、1,2,5

戊三醇、1,6

己二醇、1,2,3

己三醇、1,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杰李云龙陶小乐何丹薇何永富方康峻应天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