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005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针对松软地层开发的强化胎体金刚石取芯钻头的领域,包括取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制粉料:Cu: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针对松软地层开发的强化胎体金刚石取芯钻头的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胎体钻头是指由碳化钨类耐磨粉料、金刚石微粉与粘结合金烧结而成且用于岩芯取样的复合材料钻头体。
[0003]胎体钻头以往的制造方法是使用不同目数的碳化钨类粉末、金刚石微粉与粘结合金粉末,按照各类配方进行混合后,倒入模具,通过震动和冲压将其压实,最后加入粘结合金在高温下烧结而成,该类工艺方法制造的胎体的机械性能与抗冲蚀性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在现有性能的基础上同步。
[0004]具备一定生产条件的厂家为提高胎体性能,则会引进相关增压烧结设备,进行胎体钻头烧结,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成本。而在较高扭矩负荷和冲击负荷工况下,钻头胎体的机械性能又至关重要。同时,在高压泥浆的冲击下,胎体还需具备较强的抗冲蚀性能,如果抗冲蚀性能降低,胎体表面则会被冲蚀成孔洞或大面积凹坑。另外,常规无压浸润主要依靠粉末间毛细作用进行浸润,也会偶有烧结疏松的缺陷,影响生产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方法,包括,其特征在于:S1:制粉料,并取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Cu:30

50%,Zn:45

65%,Ni:5

25%,Fe:20

25%,Mn:5

10%;S2:将浓度为75%的金刚石与五种原料混合后进行600

650℃的真空烧结;S3:将金刚石烧结体保温1.8~2.4min后,冷却至室温;S4:待金刚石烧结体冷却后,将其钎焊固定在金属基体上制成金刚石钻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的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纯Cu粉为:39~42份;纯Zn粉为:44~47份;纯Mn粉为:5~7份;纯Fe粉为:3~4份;纯Ni粉为:5~7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结合金与助熔剂;所述粘结合金为铜、镍、锌、锰、铁五元合金,所述助熔剂为硼化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温度为420

460℃,预热时间为5

6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温度为600

650℃,烧结时间为5

6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制粉料,并取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Cu:30%,Zn:45%,Ni:5%,Fe:20%,Mn:5%;S2:将浓度为75%的金刚石与五种原料混合后进行600℃或650℃的真空烧结;S3:将金刚石烧结体保温1.8min或2.4min后,冷却至室温;S4:待金刚石烧结体冷却后,将其钎焊固定在金属基体上制成金刚石钻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制粉料,并取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Cu:50%,Zn:65%,Ni:25%,Fe:25%,Mn:10%;S2:将浓度为75%的金刚石与五种原料混合后进行600℃或650℃的真空烧结;S3:将金刚石烧结体保温1.8min或2.4min后,冷却至室温;S4:待金刚石烧结体冷却后,将其钎焊固定在金属基体上制成金刚石钻头。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坤顾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澳普洛钻探工具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