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钨钾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钨钾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核聚变反应堆中的面向等离子体壁材料需要在高温、高热负荷冲击、高能粒子轰击等极端苛刻的条件下服役,是聚变能开发的关键。金属钨(W)因具有高熔点(3410℃)、优异的高温强度、高弹性模量、良好的导热性能、低膨胀系数和低氚滞留率等优良性能,被认为是未来聚变反应堆中最有前途的面向等离子材料(PFMs)之一。然而,W的低温脆性(即相对较高的韧脆转变温度DBTT)、再结晶脆性和辐照脆性以及不理想的辐照性能等缺点严重制约了W在核能领域的工程应用。
[0003]为了缓解以上问题,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通过机械合金化、热锻或热轧等机械加工方法开发先进W基合金。一方面,第二相掺杂引起的细小晶粒增大了晶界面积,从而降低了晶界平均杂质浓度,进而降低了材料的DBTT;另一方面,纳米第二相粒子由于钉住效应可以延缓位错和晶界的移动,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纯钨相比较,钨钾合金基体中存在几十纳米的钾泡,因而具有更优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钨钾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钨的氧化物与K2SiO3、KCl和Al(NO3)3混合,然后干燥、还原得到掺杂钨粉;2)将步骤1)中掺杂钨粉进行压坯、烧结,得到钨钾合金块体;3)将步骤2)中的钨合金块体在保护气氛下加热,1400
‑
1650℃下热轧,总轧制变形量40
‑
70%,退火后得到所述钨钾合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钾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热轧温度为1450
‑
1650℃,热轧总轧制变形量为55
‑
6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钨钾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K2SiO3占钨的氧化物的总质量百分比为0.2
‑
0.4%;所述KCl占钨的氧化物的总质量百分比为0.4
‑
0.7%;所述Al(NO3)3占钨的氧化物的总质量百分比为0.05
‑
0.15%。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钨钾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K2SiO3、KCl和Al(NO3)3以溶液的形式与钨的氧化物进行混合;和/或,所述钨的氧化物选自黄钨或蓝钨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钨钾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干燥温度为80
‑
90℃;干燥时间为8
‑
10h;和/或,所述还原步骤在氢气环境中进行;和/或,所述还原包括一次还原和二次还原;和/或,所述一次还原温度为500
‑
650℃,还原时间为1
‑
2h;和/或,所述二次还原温度为700
‑
850℃,还原时间为6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新,马晓磊,宋照堃,邵鸣宇,燕青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