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593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液氮罐、控制器、以及位于电缆沟内用于火灾监测的监测组件;液氮罐上的输液端与增压泵输入端连接、第一排气口通过输气管道与储气罐连接、并且液氮罐上设有用于压力监测与调节的压力调节组件;增压泵的排液口依次与流量计、安全阀连接,并通过输液管道将液氮输入至电缆沟内;输气管道上设有受控制器控制的第一截止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制氮组件为液氮罐提供液氮、液氮管通过增加泵输入至电缆沟内,实现制氮、储氮、灭火的统一进行,并且在电缆沟内设有监测组件,控制器控制增压泵的功率,不仅适用于长短距离输送、更加节省资源,而且使得灭火更有具有针对性,避免液氮的浪费。费。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沟是用以敷设和更换电力或电讯电缆设施的地下管路,也是被敷设电缆设施的围护结构;当电缆沟内的电缆设施工作时,将产生热量使得温度升高,因此需要对电缆沟进行防火处理;
[0003]现有一些电缆沟灭火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干粉灭火系统,其释放出来微小固体粉末虽然能够有效阻隔火焰燃烧,但是其喷射后难以清理,对于电缆沟内的电缆设施存在一定干扰;而液氮由于无色无臭、不可燃、温度低等优点,在控火、灭火等领域得到广泛发展;
[0004]将液氮直接注入电缆沟保护区,在灭火过程中,通常需要灌注大量液氮,而预设系统无储氮设备和制氮设备,需要临时调配液氮槽罐车,无法保证液氮的持续供应;并且液氮长距离输送,导致液氮进入保护区时基本呈气态,冷却能力减弱;一些将液氮与其他灭火剂混合使用时,由于液氮低温及易气化膨胀的性质,可能导致其他灭火剂失效,可靠性差,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难以满足电缆沟的防灭火要求;
[0005]另外电缆沟内出现火灾时,其火灾源头往往是某一位置瞬时引起,现有灭火系统无法具有针对性,往往直接将液氮注入至电缆沟内,造成液氮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将液氮输入至电缆沟内,实现制氮、储氮、供氮灭火的统一进行,保障液氮的充足供给和持续灭火;并对多余的液氮进行储存,避免液氮的浪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包括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的液氮罐、控制器、以及位于电缆沟内用于火灾监测的监测组件;
[0008]液氮罐上的输液端与增压泵输入端连接、第一排气口通过输气管道与储气罐连接、并且液氮罐上设有用于压力监测与调节的压力调节组件;增压泵的排液口依次与流量计、安全阀连接,并通过输液管道将液氮输入至电缆沟内;输气管道上设有受控制器控制的第一截止阀;
[0009]制氮组件安装在移动小车上、并与液氮罐的输入端连接;
[0010]监测组件将火灾监测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中,控制器与增压泵、安全阀连接,用于控制其开闭。
[0011]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罐上设有压力表与泄压阀、输出端依次与液化机、输液管道连接;
[0012]储气罐与液化机之间、液化机与输液管道之间均设有受控制器控制的第二截止
阀。
[0013]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道包括主管道、与主管道连接并位于电缆沟内的副管道;
[0014]主管道沿着电缆沟长度布置、一端位于电缆沟外侧;
[0015]副管道先沿着电缆沟两侧布置、再沿着电缆沟长度并列布置,副管道上设有多个朝向电缆沟内侧的喷头。
[0016]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组件为多个,并沿电缆沟长度方向布置;每个监测组件包括感烟传感器、感温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以及位置传感器;
[0017]副管道与主管道连接位置设有受控制器控制的第三截止阀;控制器控制增压泵的功率输出。
[0018]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泵上设有第二排气口,第二排气口与储气罐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的使用方法,通过制氮组件为液氮罐提供液氮、液氮管通过增加泵输入至电缆沟内,实现制氮、储氮、供氮灭火的统一进行,并且在电缆沟内设有位置、感温、光电、感烟传感器,控制器控制增压泵的功率,不仅适用于长短距离输送、更加节省资源,而且使得灭火更有具有针对性,避免液氮的浪费;
[0020]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1]a.正常状态下,液氮罐、增压泵、以及各个管路上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电缆沟内各个位置的感烟传感器、感温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实时对电缆沟内火灾情况进行监测;
[0022]b.当电缆沟内出现火灾时,靠近火灾相邻处的位置传感器将火灾位置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火灾信号、以及位置信号后,控制增压泵启动、安全阀打开、以及临近火源的副管道上的第三截止阀打开,液氮罐内的液氮从输液端排出、先经过增压泵加压、再从其排液口经过流量计、安全阀进入主管道、临近火源的副管道、从相应的喷头喷出进行液氮灭火;
[0023]当火灾位置距离输液管道输入口较远时,控制器控制增加泵增大输出功率,此时液氮经过增压泵后流速加快,将远距离快速传送至火源位置进行灭火;当火灾位置距离输液管道输入口较近时,控制器适当控制增加泵输出功率,将液氮传送至火源位置进行灭火;
[0024]与此同时,制氮组件与液氮罐的输入端连接,制备的液氮为液氮罐进行补充;
[0025]c.当液氮罐上的压力调节组件检测到罐体内部压力高于设定区间时,输气管道上的第一截止阀打开,液氮罐内多余的液氮从其第一排气口排出、并气化成氮气在储气罐中进行储存,使得液氮罐内压力恢复至正常设定区间;
[0026]储存的氮气可通过液化机同样输送至主管道中;
[0027]d.当感烟传感器、感温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监测到电缆沟内火灾得到控制时,液氮罐、增压泵、以及各个管路上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由于制氮组件与液氮罐连接、液氮罐通过增压泵将液氮输送至电缆沟内,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将液氮输入至电缆沟内,实现制氮、储氮、供氮灭火的统一进行,保障液氮的充足供给和持续灭火;并且液氮罐上的第一排气口通过输气管道与储气罐连接,将对多余的液氮进行储存,避免液氮罐内压力过大将液氮排出造成资源浪费;
[0029]由于输液管道包括主管道、副管道,主管道沿着电缆沟长度布置,副管道先沿着电
缆沟两侧布置、再沿着电缆沟长度并列布置,因此可将液氮输送至电缆沟的不同位置,方便将液氮进行分散,避免其堆积在一处造成灭火的不及时;
[0030]由于多个监测组件沿电缆沟长度方向布置、每个监测组件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控制器控制增压泵的功率输出,因此位置传感器将监测火灾的位置,当火灾位置距离输液管道输入口较远时,控制器加泵增大输出功率,此时液氮经过增压泵后流速加快,当较近时,控制器适当控制增加泵减少输出功率,不仅实现快速针对性灭火,效率更高,避免液氮的大量浪费,而且适用于通过位置感应火源距离位置,调整增压泵的输出,使得液氮灭火更加及时、有效。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增压泵输出连接示意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电缆沟内截面示意图;
[0034]1、制氮组件,2、液氮罐,21、压力调节组件,22、输液端,23、第一排气口;
[0035]3、控制器,31、监测组件,41、主管道,42、副管道,43、喷头,5、增压泵,51、排液口,52、流量计,53、安全阀,54、第二排气口,55、压力表,56、储气罐,57、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包括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的液氮罐(2)、控制器(3)、以及位于电缆沟内用于火灾监测的监测组件(31);其特征在于,液氮罐(2)上的输液端(22)与增压泵(5)输入端连接、第一排气口(23)通过输气管道(71)与储气罐(56)连接、并且液氮罐(2)上设有用于压力监测与调节的压力调节组件(21);增压泵(5)的排液口(51)依次与流量计(52)、安全阀(53)连接,并通过输液管道将液氮输入至电缆沟内;输气管道(71)上设有受控制器(3)控制的第一截止阀(61);制氮组件(1)安装在移动小车上、并与液氮罐(2)的输入端连接;监测组件(31)将火灾监测信号传递至控制器(3)中,控制器(3)与增压泵(5)、安全阀(53)连接,用于控制其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56)上设有压力表(55)与泄压阀、输出端依次与液化机(57)、输液管道连接;储气罐(56)与液化机(57)之间、液化机(57)与输液管道之间均设有受控制器(3)控制的第二截止阀(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道包括主管道(41)、与主管道(41)连接并位于电缆沟内的副管道(42);主管道(41)沿着电缆沟长度布置、一端位于电缆沟外侧;副管道(42)先沿着电缆沟两侧布置、再沿着电缆沟长度并列布置,副管道(42)上设有多个朝向电缆沟内侧的喷头(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移动液氮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31)为多个,并沿电缆沟长度方向布置;每个监测组件(31)包括感烟传感器、感温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以及位置传感器;副管道(42)与主管道(41)连接位置设有受控制器(3)控制的第三截止阀(63);控制器(3)控制增压泵(5)的功率输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刘振国李晓光秦志敏章新涛张健李金良杨定乾周凡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