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除磷的海泡石基多孔陶瓷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除磷的海泡石基多孔陶瓷制备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黑臭水体是一类呈现出令人不悦颜色、散发出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危害居民身心健康。随着我国黑臭水体综合整治行动的实施,黑臭水体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由于控源截污尚不到位,一些区域的水质状况仍不稳定,部分已经治理的黑臭水体依然存在返黑返臭现象。
[0003]磷是水体富营养化主要的限制因子,地表水
Ⅴ
类水质标准(GB 3838
‑
2002)对总磷的限定值为0.4mg/L,水环境磷过量容易引发藻类爆发性繁殖等次生问题,引起水质恶化,并导致水体发生黑臭现象,通常黑臭水体当中的总磷浓度为0.5~3.0mg/L。研究表明,当磷浓度高于一定阈值时(>0.1mg/L),水体更容易形成黑臭现象。因此,采用绿色经济高效的技术方法去除水环境中的磷,是控制黑臭水体形成的重要手段。吸附法因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适应性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黑臭水体除磷的海泡石基多孔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海泡石、镧盐、镁盐、硅酸钠、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助熔剂、水和聚氨酯海绵;所述多孔陶瓷,其配方组分包括:30~35%的海泡石、0.5~2%的镧盐、5~10%的镁盐、4~8%的硅酸钠、0.5~2%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45~50%的水和2~5%的助熔剂;所述海泡石,其特征在于,由天然海泡石原矿直接粉碎所得,无需任何提纯处理,颗粒细度为100~400目,主要成分为SiO2、MgO、CaO、Fe2O3和Al2O3,其质量含量分别为37.5%、40.5%、7.33%、10.4%和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镧盐、镁盐和助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镧盐为硝酸镧或氯化镧中的一种,所述镁盐为硝酸镁或氯化镁中的一种,所述助熔剂为氯化钠、硝酸钠或碳酸钠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海绵密度为40~60D。4.所述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陶瓷粉料的制备:将粉碎至100~400目的天然海泡石与含镧盐和镁盐的改性液充分混合,固液分离后得到镧镁联合改性的海泡石,50~80℃干燥后,研磨备用;(b)陶瓷浆料的制备:在室温环境下,将步骤(a)所得镧镁联合改性海泡石粉与硅酸钠、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和助熔剂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飞,徐卓锐,陈超荣,田高峰,杨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