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排线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线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排线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成品网络线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来自网线卷中的网线裁切成等长的长度,接着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将位于裁切后的每根网线两端的线皮剥离,然后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对裁切并剥离线皮后的网线进行卷绕,随后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卷绕后的网线捆扎扎带;然而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对于网线的等长裁切以及网线端部上的线皮的剥离都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从而每根网线的长短会存在很大的误差,且存在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的缺点,此外,由于对于网线的卷绕和捆扎扎带也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同样存在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和成品网络线生产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排线机,其能够提高成品网络线的生产效率,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排线机,包括机架、进线机构、绕线机构和扎带捆扎机构,进线机构、绕线机构和扎带捆扎机构由左向右依次连接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排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进线机构(2)、绕线机构(3)和扎带捆扎机构(4),所述进线机构(2)、绕线机构(3)和扎带捆扎机构(4)由左向右依次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进线机构(2)用于将等长的且两端均剥离线皮后的网线输送到绕线机构(3)中,所述绕线机构(3)用于对来自进线机构(2)的网线进行卷绕,所述扎带捆扎机构(4)用于获取由绕线机构(3)卷绕后的网线并通过扎带对卷绕后的网线进行捆扎;所述绕线机构(3)包括网线卷绕单元(5)和网线抬升单元(6),所述网线卷绕单元(5)和网线抬升单元(6)均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网线卷绕单元(5)用于对网线进行卷绕,所述网线卷绕单元(5)在对网线进行卷绕时,所述网线抬升单元(6)用于逐渐抬升待卷绕的网线以使网线卷绕单元(5)将网线卷绕成螺旋状;所述扎带捆扎机构(4)包括支撑单元(7)、扎带供料单元(8)和扎带捆扎单元(9),所述支撑单元(7)、扎带供料单元(8)和扎带捆扎单元(9)均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支撑单元(7)用于支撑扎带和卷绕后的网线,所述扎带供料单元(8)用于将扎带供给到支撑单元(7)上,所述扎带捆扎单元(9)用于将卷绕后的网线放置到支撑单元(7)上并将位于支撑单元(7)上的扎带捆扎到卷绕后的网线上,所述扎带捆扎单元(9)还用于将捆扎扎带后的网线从支撑单元(7)上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机构(2)包括剥线裁切单元(21)和牵引单元(22),所述剥线裁切单元(21)和牵引单元(22)均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剥线裁切单元(21)用于剥离网线端部上的线皮且用于切断网线,所述牵引单元(22)用于夹紧网线的端部并对网线进行牵引;所述牵引单元(22)包括第一伺服电缸(221)、第二伺服电缸(222)和夹爪组件(223),所述第一伺服电缸(221)水平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第二伺服电缸(222)左右移动,所述第二伺服电缸(222)竖向固定在第一伺服电缸(221)的驱动端上并用于驱动夹爪组件(223)竖向移动,所述夹爪组件(223)固定在第二伺服电缸(222)的驱动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线卷绕单元(5)包括第一伺服电机(51)、转盘(52)、两个夹块(53)和四个支撑块(5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1)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带动转盘(52)转动,所述转盘(52)与第一伺服电机(51)的驱动轴固定,四个所述支撑块(54)均设置在转盘(52)的上方且沿转盘(5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其中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块(54)固定在转盘(52)的上端,另外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块(54)滑动连接在转盘(52)的上端,所述转盘(52)的上端还固定有两个第一气缸(55),两个所述第一气缸(55)分别用于驱动与转盘(52)滑动连接的其中一个支撑块(54)沿转盘(52)的径向方向滑动,与所述转盘(52)滑动连接的两个支撑块(54)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板(56)与所在侧的第一气缸(55)的驱动端固定;两个所述夹块(53)分别固定在位于转盘(52)其中一侧的第一气缸(55)和连接板(56)上,每个所述支撑块(54)的上端均竖向固定有绕线板(57);当两个所述第一气缸(55)驱动与转盘(52)滑动连接的两个支撑块(54)向外滑动时,两个所述夹块(53)用于夹紧网线的端部;当第一伺服电机(51)带动转盘(52)转动时,四个所述绕线板(57)用于对网线进行卷绕;所述网线抬升单元(6)包括第三伺服电缸(61)、支撑座(62)、滑动座(63)和第二气缸(64);所述支撑座(62)竖向滑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第三伺服电缸(61)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支撑座(62)相对机架(1)竖向滑动,所述支撑座(62)与第三伺服电缸(61)的驱动端固定;所述滑动座(63)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支撑座(62)上,所述第二气缸(64)固定在支撑座(62)的前端并用于驱动滑动座(63)相对支撑座
(62)前后滑动,所述滑动座(63)与第二气缸(64)的驱动端固定;所述支撑座(6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滚筒(65),所述滑动座(63)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滚轮(66),若干个所述第一滚筒(65)与若干个所述第一滚轮(66)由左向右等间距间隔分布,当第二气缸(64)驱动滑动座(63)向后滑动时,若干个所述第一滚筒(65)和若干个所述第一滚轮(66)用于夹紧待卷绕的网线;所述支撑座(6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待卷绕的网线的支撑轮(67),当第三伺服电缸(61)驱动支撑座(62)向上滑动时,所述支撑轮(67)用于抬升待卷绕的网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62)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四根呈周向分布的第一导柱(621),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与每根所述第一导柱(621)一一竖向对应的导套(622),每根所述第一导柱(621)均竖向活动穿设在对应位置上的导套(622)中;所述网线抬升单元(6)还包括延伸板(681)、第二滚轮(682)、第二滚筒(683)和限位板(684),所述延伸板(681)的左端与支撑座(62)固定,所述延伸板(681)的右端延伸至网线卷绕单元(5)所在位置处,所述第二滚轮(682)和第二滚筒(683)呈前后方向分布且均与延伸板(681)右端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682)和第二滚筒(683)之间形成用于供待卷绕的网线穿过的间隙,所述限位板(684)固定在位于第二滚轮(682)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卓新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