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于开启盖体时一并弹出卡片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557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一弹性元件与一盖体,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该电子装置上。该本体包括一空腔,用以容纳一卡片。该弹性元件固定于该空腔之一端。该盖体包括一面板,其上设有一开孔,以及一推动件,其包括一凸块,用来于该推动件的一端被按压时推动该卡片,以使该卡片压缩该弹性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于开启盖体时一并弹出存储卡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诸如手机(mobile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ata Assistant)、掌上型计算机(hand-held computer)、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 computer)等等可携式电器,其方便携带的特性,让使用者随时随地就能交流信息以及存取数据。举例来说,市面上的手机,除了无线通讯功能外,还具备录像、拍照、MP3音乐拨放等功能。因此,这类型手机的内存容量势必增加,以利于手机提供更多功能。一般来说,除了内置存储卡的方式外,也可利用外接存储卡的方式来达成内存扩充。外接存储卡的方式为手机上增设存储卡插槽,而存储卡插槽的设计可分为两种方式,一为存储卡外接于手机,即存储卡是外露于手机机体之外;二为自外部将存储卡插入于手机机体内的存储卡插槽中,即存储卡是内藏于手机机体内部。前者的缺点在于,存储卡与手机的整体造型不一致。另外,存储卡以此方式连接于手机,很容易误触而导致存储卡自手机插槽松落。而存储卡内藏于手机机体内部的方式,在存储卡插入插槽后,手机外壳是以一种橡胶材质(rubber)做成的外盖来组配,以避免外力冲击或误触等的问题。然而,受限于手机机壳的开槽宽度,使用者要取出存储卡时相当不方便。存储卡插槽的开槽宽度一般略小于存储卡的厚度,而通常存储卡很薄,因此使用者的手指不易伸入机壳中去按压存储卡,以使存储卡弹出。再者,橡胶材质的外盖也容易因长时间的使用而变形,而造成手机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于开启盖体时一并弹出存储卡的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以及一盖体,其第一端是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该本体上。该本体包括一空腔,用以容纳一卡片,以及一第一弹性元件,固定于该空腔内的一端,用来推动一卡片。该盖体包括一面板,其上设有一开孔,以及一推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开孔中。附图内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电子装置的盖体的面板的示意图;图3为图1电子装置的盖体的推动件的示意图;图4为图1的面板与推动件结合的示意图;图5至图7为图1的空腔收纳卡片的示意图;图8为图1电子装置的本体设置第二弹性元件与卡槽的示意图;图9与图10为打开图1电子装置的盖体的示意图;图11与图12为取出图1电子装置中的存储卡的示意图;图13为图1的面板与另一实施例推动件结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10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0包括一本体12与一盖体20,其第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本体12上。本体12包括一空腔18,用以容纳一存储卡,空腔内的丨端更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用来推动存储卡。本体12上设有另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14与一卡槽16。盖体20包括一面板22与一推动件30,推动件30上设有一卡勾36、一凸块34以及一阻挡板32。首先说明盖体20的细部结构,请参阅图2,图2为面板22的示意图。面板22上设有一开孔(opening)24,用以容纳推动件30。面板22的第一端具有一旋转轴心孔21,将一旋转轴置入旋转轴心孔21内,利用此旋转轴将面板22可旋转地连接于本体12上。开孔24也设有一旋转轴心孔23,用以将推动件30设置于开孔24中,并可旋转地与面板22连接。请参阅图3;图3为推动件30的示意图。推动件30具有一旋转轴心孔33,其相对于开孔24的旋转轴心孔23,将一旋转轴的两端分别置入旋转轴心孔23以及旋转轴心孔33,将推动件30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开孔24中。请参阅图4;图4为面板22与推动件30结合的示意图。将图2的面板22与图3的推动件30组装完成后,即为图4的图示。推动件30的阻挡板32是超出开孔24的范围之外,此设计在于当按压推动件30的第一端(卡勾36端)时,在卡勾36卡合于卡槽16后,利用阻挡板32卡合于面板22上,以避免推动件30进一步转动。一般存储卡插槽的设计,如Secure Digital(SD)存储卡、Compact Flash(CF)存储卡、MCC存储卡或其它种类插卡,在空腔18的内侧设有一第一弹性元件以使存储卡15可退出空腔18。请参阅图5;图5为空腔18中容纳一存储卡15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包括弹片11与13。图5中的存储卡15通过两边的弹片13固定于空腔18中,而存储卡15未压缩(或未完全压缩)弹片11。当要取出存储卡15时,在存储卡15的外侧端施于一外力,以使存储卡15去压缩弹片11。此时弹片11完全被压缩,而弹片13脱离存储卡15的凹槽,如图6所示。最后利用弹片11的弹力将存储卡15向外推出,如图7所示,弹片11完全松弛,存储卡15也弹出空腔18。第一弹性元件的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使用其它具有相同功效的方式来完成,如利用弹簧与卡锁来设计第一弹性元件。因此,通过第一弹性元件的设计,本专利技术在推动件30的第二端(阻挡板32端)被按压时,利用凸块34去推动存储卡15,存储卡15接收一外力作用而压缩弹片11,即可自动弹出空腔18。按压推动件30的第二端的同时,推动件30会往空腔18旋转而使得卡勾36自卡槽16分离,因此盖体20与本体12呈现松脱状态。而且,存储卡15往外弹出的作用力将施加在盖体20上,使已解锁的盖体20被往外推出。盖体20推出后,存储卡15也自然弹出空腔18,使用者只需一次的按压动作便可轻易地取出存储卡15。请参阅图8;图8为本体12设置第二弹性元件14与卡槽16的示意图。第二弹性元件14设置的位置靠近于盖体20的第一端设置于本体12的位置。如前所述,盖体20经由存储卡15向外弹出的作用力松脱状态下会被推出。但是为了避免作用力过小无法将盖体20的第二端完全推离本体12,本专利技术可另外加设此第二弹性元件14,通过第二弹性元件14的弹力施于盖体20上,以将盖体20顺利弹开。此可确保盖体20于解锁状态下立即被弹开来。接者说明整体机械结构的运作,请参阅图9与图10。图9与图10为打开盖体20的示意图。此时空腔18内并无存储卡15,当使用者按压推动件30的第二端时,推动件30会旋转,以使卡勾36脱离卡槽16,如图9所示。卡勾36脱离卡槽16后,此时为解锁状态,第二弹性元件14即可提供一弹力于盖体20,以将盖体20弹开,如图10所示。请继续参阅图11与图12。图11与图12为取出存储卡15的示意图。当要取出空腔18内的存储卡15时,使用者按压推动件30的第二端,凸块34会推动存储卡15,以使存储卡15压缩弹片11后向外弹出。各作用力的方向如图11所示,使用者施一外力于推动件30的第二端,以使卡勾36脱离卡槽16。第二弹性元件14提供一弹力于盖体20,盖体20受到第二弹性元件14的弹力后,以旋转轴心21为转轴向外弹开,即可取出存储卡15,如图12所示。以上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之完整说明,然而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在于利用推动件30的结构于开启盖体20时,去推动存储卡15,以使得第一弹性元件施于一作用力于存储卡15,以便取出存储卡15。然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推动件30可不包括凸块34,也可达成相同的功效。举例来说,在无凸块34的状态下,利用抵挡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于开启盖体时一并弹出卡片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其包括一空腔,用以容纳一卡片;一第一弹性元件,固定于该空腔内的一端,用来推动该卡片;以及一盖体,其第一端是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该本体上,该盖体包括:一 面板,其上设有一开孔;以及一推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开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龙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