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管通管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流管通管器。
技术介绍
[0002]外科手术结束时,为预防术后感染和促进早期康复,根据具体情况会放置引流管,用于引流渗液、少量渗血等,同时引流管液的性状和量也是判断病情恢复或恶化的重要参照。然而,渗出的血液或组织液未能及时引流,可能形成组织块阻塞引流管,此时,积聚的血液和组织液可能成为感染的来源,引流液的性状和量也不再具有参考价值,甚至会延误病情的随访。
[0003]临床上为减少这种情况,有几种手段。一种是利用负压球或者低位的引流袋,使得产生的液体可以主动被引出;另一种是常规对乳胶管进行推挤,人为形成一段负压,引流液体。这两种方法均可以减少组织液的积聚,减少凝块的形成,防止阻塞。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一是对于已经形成的不可避免的凝块,如何将其早期引出,避免形成更大的凝块而彻底造成堵塞。之二是对于第二种方法,较难形成连续长时间的挤压,仍然存在较高的液体积聚和凝块形成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通管器,包括有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电磁结构(2)和亲磁结构(4),所述引流管(1)上设有固定结构(5),所述固定结构(5)分别与所述电磁结构(2)、亲磁结构(4)连接,所述电磁结构(2)包括铁芯(21)与线圈(22),所述线圈(22)包绕于所述铁芯(21)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通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瓣膜(7),所述瓣膜(7)设于所述引流管(1)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通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7)的直径不小于引流管(1)内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通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5)套接于所述引流管(1)外。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通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的壁厚为1.5~2.0mm,所述引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彧,许佳祺,常文举,许剑民,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