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广藿香微体快繁玻璃苗发生率的去玻璃苗培养基和组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554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广藿香微体快繁玻璃苗发生率的去玻璃苗培养基和组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降低广藿香微体快繁玻璃苗发生率的去玻璃苗培养基,所述去玻璃苗培养基包括缓苗培养基和优化培养基,去玻璃苗培养基在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广藿香微体快繁玻璃苗发生率的去玻璃苗培养基和组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广藿香微体快繁玻璃苗发生率的去玻璃苗培养基和组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是唇形科(Lamiaceae)刺蕊草属(Pogostemon)植物,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它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病毒、抑制淀粉样蛋白的神经毒性、抗炎及杀虫等功效。由于广藿香长期采用扦插繁殖,导致其后代种质退化,无法得到优质的种苗。而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广藿香优质品种的保存、复壮,可以解决广藿香生产中的连作障碍等问题。
[0003]但是在进行植物微体快繁时,经常会发现试管苗生长异常,表现为试管苗叶、嫩梢呈水晶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浸状;整株矮小肿胀、失绿;叶片皱缩成纵向卷曲、脆弱易碎;叶表缺少角质层蜡质,没有功能性气孔,不具有栅栏组织,仅有海绵组织。这种试管苗生长异常现象就是P.Debergh(1981)首先命名的“玻璃化”(Vitrification)现象,玻璃化现象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所特有的一种生理失调或生理病变。玻璃苗中因其体内含水量高,干物质、叶绿素、蛋白质、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低、角质层、栅栏组织等发育不全,光合能力和酶活性降低,组织畸形,器官功能不全,分化能力降低,所以很难继续用作继代培养和扩大繁殖的材料;玻璃苗在组培中生根困难,移栽后也很难成活。植物微体快速繁殖时玻璃苗的出现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玻璃苗的出现概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组培中繁殖率的提高,已成为茎尖脱毒、工厂化育苗和材料保存等方面的严重障碍,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所以试管苗玻璃化现象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基成分与玻璃苗化现象相关,因此,需要加强广藿香组培培养基的研究,解决广藿香微体快繁中玻璃化现象发生率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广藿香微体快繁玻璃苗发生率的组培培养基,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培培养基进行广藿香微体快繁,可以降低广藿香微体快繁玻璃苗发生率,缩短育苗周期,快速获得健壮的广藿香植株苗。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广藿香微体快繁玻璃苗发生率的去玻璃苗培养基,所述去玻璃苗培养基包括缓苗培养基和优化培养基,所述缓苗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25g/L、植物凝胶2.3g/L和质量浓度5%椰子水;所述优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4~0.45mg/L6

BA、0.1~0.15mg/LNAA、25~26g/L蔗糖、2.3~3g/L植物凝胶和质量浓度4%~5%椰子水。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广藿香微体快繁玻璃苗发生率的组培方法,所述组培方法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去玻璃苗培养基,包括以下步骤:
[0008]将广藿香无菌外植体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进行初代培养,得到广藿香不定芽;
[0009]将所述广藿香不定芽转接于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得到广藿香壮苗和广藿香玻璃苗;
[0010]将所述广藿香玻璃苗转接于去玻璃苗培养基中进行去玻璃苗培养,得到优化后的广藿香无菌苗;
[0011]将所述广藿香壮苗和所述优化后的广藿香无菌苗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后再进行第二次优化培养,得到健壮的广藿香植株苗。
[0012]优选的,所述初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9~1.1mg/L6

BA、0.15~0.25mg/L NAA、28~32g/L蔗糖、2.3~2.5g/L植物凝胶和质量浓度4%~5%椰子水;
[0013]所述继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45~0.55mg/L 6

BA、0.05~0.18mg/L NAA、28~32g/L蔗糖、2.3~2.5g/L植物凝胶和质量浓度4%~5%椰子水;
[0014]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15~0.25mg/LNAA、24~26g/L蔗糖、0.8~1.2g/L活性炭、2.3~2.5g/L植物凝胶和质量浓度4%~5%椰子水。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次优化培养的时间为15~28d,所述第二次优化培养的温度为24~26℃。
[0016]优选的,所述外植体包括萌发3~5天的广藿香幼嫩叶片。
[0017]优选的,所述广藿香幼嫩叶片为不含叶柄且保留主叶脉的叶片;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的广藿香幼嫩叶片为1~2.5cm的块状叶片。
[0018]优选的,所述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去玻璃苗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温度分别为24~26℃。
[0019]优选的,所述初代培养为暗培养,所述继代培养、去玻璃苗培养、生根培养和第二次优化培养均在光暗交替条件下进行的,所述光暗交替的时间分别为光照培养10~12h黑暗培养10~12h,所述光照的强度分别为2000~3000lux。
[0020]优选的,所述初代培养的时间为13~15d;所述继代培养的时间为20~25d,所述去玻璃苗培养的时间为25~32d;所述生根培养的时间为20~25d。
[0021]优选的,所述无菌外植体接种前,还包括对外植体进行清洗和消毒;
[0022]所述清洗的方式包括自来水冲洗10~15min后再用清洁剂浸泡15~20min,所述清洁剂包括肥皂水;
[0023]所述消毒的方式包括:体积浓度70%~75%酒精消毒25~30s,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体积浓度0.1%~0.2%升汞溶液消毒13~15min,无菌水冲洗5~6次。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广藿香微体快繁玻璃苗发生率的去玻璃苗培养基,所述去玻璃苗培养基包括缓苗培养基和优化培养基,所述缓苗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25g/L、植物凝胶2.3g/L和质量浓度5%椰子水;所述优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4~0.45mg/L6

BA、0.1~0.15mg/LNAA、25~26g/L蔗糖、2.3~3g/L植物凝胶和质量浓度4%~5%椰子水。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培培养基中,6

BA(6

苄氨基嘌呤)刺激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促进广藿香不定芽和愈伤组织的形成;NAA(1

萘乙酸)促进广藿香发芽和生长;植物凝胶具有凝固培养基的作用,植物凝胶、椰子水提供广藿香生长的营养物质,蔗糖在适宜的浓度下为植物细胞提供碳源,以被
动形式进入细胞,影响培养物生长速度及生长量,还参与代谢水平及代谢物的合成,以及细胞形态和发生。
[0025]在6

BA、NAA、蔗糖、植物凝胶和椰子水共同作用下使玻璃苗体内含水量稳定,干物质、叶绿素、蛋白质、纤维素和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广藿香微体快繁玻璃苗发生率的去玻璃苗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玻璃苗培养基包括缓苗培养基和优化培养基,所述缓苗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25g/L、植物凝胶2.3g/L和质量浓度5%椰子水;所述优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4~0.45mg/L6

BA、0.1~0.15mg/LNAA、25~26g/L蔗糖、2.3~3g/L植物凝胶和质量浓度4%~5%椰子水。2.一种降低广藿香微体快繁玻璃苗发生率的组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玻璃苗培养基,包括以下步骤:将广藿香无菌外植体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进行初代培养,得到广藿香不定芽;将所述广藿香不定芽转接于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得到广藿香壮苗和广藿香玻璃苗;将所述广藿香玻璃苗转接于去玻璃苗培养基中进行去玻璃苗培养,得到优化后的广藿香无菌苗;将所述广藿香壮苗和所述优化后的广藿香无菌苗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后再进行第二次优化培养,得到健壮的广藿香植株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9~1.1mg/L 6

BA、0.15~0.25mg/L NAA、28~32g/L蔗糖、2.3~2.5g/L植物凝胶和质量浓度4%~5%椰子水;所述继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45~0.55mg/L 6

BA、0.05~0.18mg/L NAA、28~32g/L蔗糖、2.3~2.5g/L植物凝胶和质量浓度4%~5%椰子水;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靖林文云陈健妙吴友根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