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百合试管鳞茎增殖的方法,1)将“泰山A9”种球鳞茎培养成试管小鳞茎;2)将试管小鳞茎在无菌条件下分割,选取整齐一致的单体小鳞茎,剪去上部叶片,接种于含有40毫升培养基的组培瓶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相对湿度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合试管鳞茎增殖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百合试管鳞茎增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百合是继世界五大鲜切花后的又一新秀,其无论从花色品种上,还是价格上都位居鲜切花市场的前列。百合除可观赏外,其鳞茎还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研究、开发百合种业前景广阔。我国虽然是百合属的分布中心,但是90%以上种球依赖进口,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百合种球进口数量达到3.4亿粒。目前,百合种球的国产化研究却相对缓慢,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0003]利用试管内结鳞茎,不但可以促进壮苗、改善试管苗质量、缩短组培苗在大田的生长周期,减轻组培苗出瓶后的工作量,降低污染和重新感染病毒的机率,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而且有利于贮藏、运输和种质保存,对研究物质积累和器官形成与发育规律也有重要意。目前百合试管鳞茎诱导主要集中在外植体来源、消毒试剂的选择及消毒时间、激素配比、糖浓度以及温光互补等方面,而对不同光质非连续性光照时间促进百合试管鳞茎形成的研究未见报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百合试管鳞茎增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百合试管鳞茎增殖的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是促进百合试管鳞茎形成,增加百合试管鳞茎扩增倍数,节约时间,操作简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百合试管鳞茎增殖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泰山A9”种球鳞茎培养成试管小鳞茎;2)将试管小鳞茎在无菌条件下分割,选取整齐一致的单体小鳞茎,剪去上部叶片,接种于含有40毫升培养基的组培瓶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相对湿度75
‑
80%,温度22
‑
25℃,3)调节电流、占空比以及光源与植株距离,使光强保持2000 LX,照射40天。
[0006]所述电流是使功率为10CK;所述占空比是75%;所述光源与植株距离是45
‑
55cm。
[0007]所述光源是至少包括红蓝光。
[0008]所述光源是红蓝绿光。
[0009]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促进百合试管鳞茎形成,增加百合试管鳞茎扩增倍数,节约时间,操作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1]实施例1
一种百合试管鳞茎增殖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泰山A9”种球鳞茎培养成试管小鳞茎;2)将试管小鳞茎在无菌条件下分割,选取整齐一致的单体小鳞茎,剪去上部叶片,接种于含有40毫升培养基的组培瓶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相对湿度75
‑
80%,温度22
‑
25℃,3)调节电流、占空比以及光源与植株距离,使光强保持2000 LX,照射40天;所述培养基配方表如下成分分子量使用浓度(mg/L)硝酸钾101.11950硝酸铵80.4825磷酸二氢钾136.0985硫酸镁246.47185氯化钙147.02220碘化钾166.010.83硼酸61.836.2硫酸锰223.0122.3硫酸锌287.548.6钼酸钠241.950.25硫酸铜249.680.025氯化钴237.930.02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2.2537.3硫酸亚铁278.0328.7肌醇100甘氨酸2盐酸硫胺素0.1盐酸吡哆醇0.5烟酸0.5吲哚乙酸1.0蔗糖342.3130g/L琼脂7g/L所述电流是使功率为10CK;所述占空比是75%;所述光源与植株距离是50cm。
[0012]所述光源是红蓝光。
[0013]一种百合试管鳞茎增殖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泰山A9”种球鳞茎培养成试管小鳞茎;2)将试管小鳞茎在无菌条件下分割,选取整齐一致的单体小鳞茎,剪去上部叶片,接种于含有40毫升培养基的组培瓶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相对湿度75
‑
80%,温度22
‑
25℃,3)调节电流、占空比以及光源与植株距离,使光强保持2000 LX,照射40天;所述培养基配方表如下
成分分子量使用浓度(mg/L)硝酸钾101.11950硝酸铵80.4825磷酸二氢钾136.0985硫酸镁246.47185氯化钙147.02220碘化钾166.010.83硼酸61.836.2硫酸锰223.0122.3硫酸锌287.548.6钼酸钠241.950.25硫酸铜249.680.025氯化钴237.930.02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2.2537.3硫酸亚铁278.0328.7肌醇100甘氨酸2盐酸硫胺素0.1盐酸吡哆醇0.5烟酸0.5吲哚乙酸1.0蔗糖342.3130g/L琼脂7g/L所述电流是使功率为10CK;所述占空比是75%;所述光源与植株距离是50cm。
[0014]所述光源是红蓝绿光。
[0015]针对CK(白光)、实施例1(用RB表示)和实施例2(用RBG表示)本申请做了如下实验:控制不同光质控制系统,见表1表1非连续性光照处理,见表2表2光照时间(h)白天光照时段打破黑暗补光时间146:00
‑
20:000146:00
‑
19:000:00
‑
1:00
146:00
‑
17:0023:00
‑
2:00146:00
‑
15:0022:00
‑
3:00146:00
‑
13:0021:00
‑
4:00试验设计,见表3表3处理组合CK1对照1:CK+14(连续光照)CK2对照2:RB+14(连续光照)CK3对照3:RBG+14(连续光照)CK4对照4:CK+13+1(非连续光照)CK5对照5:CK+11+3(非连续光照)CK6对照6:CK+9+5(非连续光照)CK7对照7:CK+7+7(非连续光照)T1试验组1:RB+13+1(非连续光照)T2试验组2:RB+11+3(非连续光照)T3试验组3:RB+9+5(非连续光照)T4试验组4:RB+7+7(非连续光照)T5试验组5:RBG+13+1(非连续光照)T6试验组6:RBG+11+3(非连续光照)T7试验组7:RBG+9+5(非连续光照)T8试验组8:RBG+7+7(非连续光照)观测指标培养40天时,每个处理随机抽取10瓶,测定鳞茎平均鲜重,鳞茎平均直径,新增鳞茎个数,增大倍数,结鳞茎率。
[0016]试验结果,见表4表4
结果分析:红光+蓝光+绿光,打破黑暗补光3
‑
5小时均有利于试管鳞茎的形成。
[0017]补充试验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用红光+蓝光+绿光照射,再进行打破黑暗补光时间选择试验(其他试验条件同上),见表5表5
处理光处理光照时间(h)白天光照时段打破黑暗补光时间段CKRBG146:00
‑
17:0023:00
‑
2:00ST1RBG146:00
‑
17:0020:00
‑
23:00ST2R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合试管鳞茎增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泰山A9”种球鳞茎培养成试管小鳞茎;2)将试管小鳞茎在无菌条件下分割,选取整齐一致的单体小鳞茎,剪去上部叶片,接种于含有40毫升培养基的组培瓶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相对湿度75
‑
80%,温度22
‑
25℃,3)调节电流、占空比以及光源与植株距离,使光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爱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