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52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卡合构件、第二卡合构件、第一弹力构件、插塞构件以及第二弹力构件。第一卡合构件突出于第一壳体上。第二壳体具有第一贯穿口用来提供第一卡合构件进出第二壳体。第二卡合构件且有一启闭按钮穿设于第二壳体的第二贯穿口内。通过启闭按钮与第一弹力构件来带动该卡合部位移,以控制第一卡合构件与第二卡合构件的卡合与分离。插塞构件位于第二壳体的内部,通过第二弹力构件来推顶使该插塞构件的一部分填满该第一贯穿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特别是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光学科技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已成为可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可携式电视、行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式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以及投影电视等消费性电子或计算机产品的基本要求。请参照图1。图1为已知技术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般而言,基于功能与造型的考虑,已知的可携式电子组件,例如笔记型计算机,在结构设计上大致具有由主机本体与键盘所构成的底座(BottomCase)102,以及组合有显示器屏幕101的上盖104两大部分。其中上盖104与底座102通过枢转结构103相互连结。上盖104不使用的状态为与底座102相互盖合,欲使用时再以枢转结构103为转轴掀开上盖104到适当角度以进行操作。目前大部分可携式电子组件利用一种卡勾结构来起闭上盖104与底座102之间的盖合状态。其中卡勾结构包括位于底座104之中的按钮构件108,位于底座上的卡接开口110,以及固定于上盖104的卡勾106。当上盖104与底座102呈盖合状态时,卡勾106会穿过卡接开口110勾住按钮构件108使上盖无法往上掀开。当欲掀起上盖104进行操作时,推动按钮构件108,解开卡勾106与按钮构件108之间的勾住状态,上盖104则通过安装于枢转结构103内的弹性构件(未标明),通过弹性应力往底座102的反方向弹开,使卡勾106弹出卡接开口110,并与底座102相距少许的距离,再由使用者将上盖104掀开到适当角度以进行操作。然而,由于枢转结构103与上盖104的连接部位必须承受弹性构件的形变应力,因此有结构强度与使用寿命的限制。加上穿设于底座102上的卡接开口110,为根据功能需求而加以设计的缺口,不仅破坏底座102外观的一致性,在操作时也容易因杂物阻塞而造成卡合功能失效。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兼顾美观,没有额外应力强度与寿命限制,而且不会因杂物阻塞而失效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美观,没有额外应力强度与寿命限制,而且不会因杂物阻塞而失效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一卡合构件,突出于该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贯穿口以及一第二贯穿口位于该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该第一贯穿口为垂直该第二贯穿口,其中第一贯穿口为容纳该第一卡合构件进出该第二壳体;一第二卡合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具有一卡合部以及一启闭按钮,其中该卡合部为用来与该第一卡合构件相互卡合,该启闭按钮为以活动方式穿设于该第二贯穿口的中,用来带动该卡合部使该卡合部产生一位移,其中该位移的方向为垂直于该第一贯穿口的轴心;一第一弹力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内部,一端抵设于该第二卡合构件的上,另一端抵设于该第二壳体内部,用来推顶该第二卡合构件,使该卡合部沿着该位移的反方向回复原位;一插塞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内部,具有一插塞部对准该第一贯穿口,并与该第一贯穿口共形;以及一第二弹力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内部,一端抵设于该第二壳体内部的侧壁,另一端抵设于该插塞构件的上;当第一卡合构件与该第二卡合构件相互卡合时,该第一卡合构件穿过该第一贯穿口,并将该插塞构件推离该第一贯穿口,与该第二卡合构件相互卡合; 当施力于第二卡合构件的启闭按钮时,该启闭按钮推动该卡合部位移,使该第一卡合构件与该第二卡合构件分离,同时该第二弹力构件推顶该插塞构件,将该第一卡合构件推离该第一贯穿口,并使该插塞部填满该第一贯穿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其中该第一卡合构件,突出于该第一壳体的该长度为实质为6毫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其中该第一壳体内组合有一显示器屏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其中该第二壳体内组合有一主机本体以及一键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其中该第一卡合构件为一卡勾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其中该卡合部为一凸缘结构,以提供该第一卡合构件卡接扣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其中该启闭按钮的可动方向为垂直于该第二贯穿口的轴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其中该第二壳体内部更包括多个凸缘,以用来抵设该第一弹力构件以及该第二弹力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其中该第二弹力构件为一圆柱螺旋弹簧,且具有一轴心对准于该第二贯穿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此一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卡合构件、第二卡合构件、第一弹力构件、插塞构件以及第二弹力构件。第一卡合构件突出于第一壳体至少一长度。第二壳体的侧壁具有第一贯穿口以及第二贯穿口;其中第一贯穿口与第二贯穿口相互垂直;第一贯穿口用来提供一个可以容纳第一卡合构件进出第二壳体的通道。第二卡合构件,位于第二壳体内部,具有卡合部与启闭按钮,其中卡合部用来与第一卡合构件相互卡合,启闭按钮以活动方式穿设于第二贯穿口之中,用来带动卡合部位移,借以控制第一卡合构件与第二卡合构件的卡合与分离,其中卡合部的位移方向垂直于第一贯穿口的轴心。第一弹力构件,位于第二壳体内部,一端抵设于第二卡合构件的上,另一端底设于第二壳体的内,用来推顶第二卡合构件,使卡合部沿着位移反方向回复原位。插塞构件,位于第二壳体的内部,具有对准第一贯穿口并与第一贯穿口共形的插塞部。第二弹力构件,位于第二壳体内部,一端底设于第二壳体的内部侧壁,另一端底设于插塞构件之上,用来推顶插塞构件使插塞部填满该第一贯穿口。当第一卡合构件与第二卡合构件相互卡合时,第一卡合构件穿过第一贯穿口,并将插塞构件推离第一贯穿口,与第二卡合构件相互卡合。当施力于第二卡合构件的启闭按钮时,启闭按钮推动卡合部位移,使第一卡合构件与第二卡合构件分离,同时第二弹力构件推顶插塞构件,将第一卡合构件推离第一贯穿口,使插塞部填满第一贯穿口。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通过第二弹力构件撑抵插塞构件,来填满掀开显示器屏幕时,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外壳所暴露出来的上盖卡接开口(例如,第一贯穿口),以防止异物掉落,并且通过第二弹力构件与插塞构件,将具有显示器屏幕的上盖自动往上掀开一段距离,以方便操作。而且可避免已知技术中对显示器屏幕产生的弹性应力所衍生的问题,确实达到了以上所述的专利技术目的。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根据已知技术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依照图2加以局部放大的可携式电子设备机壳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为依据图3的相关结构所制作的可携式电子设备机壳结构的卡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1显示器屏幕 102底座103枢转结构104上盖106卡勾108按钮构件110卡接开口200机壳结构220显示器 222主机本体224键盘201、202壳体 203、204卡合构件 204a卡合部204b启闭按钮 205、207弹力构件209、210贯穿口 211凸缘206插塞构件214插塞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已知技术中对显示器屏幕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一卡合构件,突出于该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贯穿口以及一第二贯穿口位于该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该第一贯穿口垂直该第二贯穿口,该第一贯穿口容纳该第一卡合构件进出该 第二壳体;一第二卡合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具有一卡合部以及一启闭按钮,其中该卡合部用来与该第一卡合构件相互卡合,该启闭按钮以活动方式穿设于该第二贯穿口之中,用来带动该卡合部使该卡合部产生一位移,其中该位移的方向垂直于该第一贯穿口的轴 心;一第一弹力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内部,一端抵设于该第二卡合构件之上,另一端抵设于该第二壳体内部,用来推顶该第二卡合构件,使该卡合部沿着该位移的反方向回复原位;一插塞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内部,具有一插塞部对准该第一贯穿口,并 与该第一贯穿口共形;以及一第二弹力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内部,一端抵设于该第二壳体内部的侧壁,另一端抵设于该插塞构件之上;当第一卡合构件与该第二卡合构件相互卡合时,该第一卡合构件穿过该第一贯穿口,并将该插塞构件推离该第一贯穿口 ,与该第二卡合构件相互卡合;当施力于第二卡合构件的启闭按钮时,该启闭按钮推动该卡合部位移,使该第一卡合构件与该第二卡合构件分离,同时该第二弹力构件推顶该插塞构件,将该第一卡合构件推离该第一贯穿口,并使该插塞部填满该第一贯穿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宏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