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终端(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特别是涉及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针对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的特征是:带有一个贯通上述合叶插入孔,插入并容纳于上述合叶容纳部的合叶体;上述固定合叶部带有由上述合叶插入孔的内柱面一部分凹陷既定深度形成的槽,使插入上述固定合叶部内部并固定的上述合叶体长轴方向的一端外柱面可以露出于上述可动合叶部外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进行不必要的分解,不会因分解而使上述翻盖部或机身部进入异物,可以防止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不良,减小作业工序的烦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终端(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特别是涉及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通过提供一种只分离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翻盖部或机身部中某一侧便可脱离的合叶装置,当要使上述合叶体脱离时,只分离翻盖部或机身部中某一侧,其余另一侧不用分离,便可以使上述合叶体脱离,因此,无需进行不必要的分解,不会因分解而使上述翻盖部或机身部进入异物,可以防止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不良,减小作业工序的烦琐。
技术介绍
图1至图3显示了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其中,图1是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外观斜视图,图2是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内部构成平面图,图3是使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脱离状态的斜视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100包括翻盖部300和机身部200,翻盖部300和机身部200通过合叶结合装置500结合在一起,形成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100的外观。其中,翻盖部300带有主液晶显示屏(Main-LiquidCrystal Display;Main-LCD)模块310及副液晶显示屏(Sub-Liquid CrystalDisplay;Sub-LCD)模块(图中未标出)等图像显示部310;机身部200带有包括拨号键及各种功能键的键输入部210。其中,在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机身部200中,如图2所示,带有用于执行移动通信终端100基本计算功能的主芯片组(图中未标出)(MainChipset),上述芯片组(图中未标出)安装于上述机身部200中带有的主印刷电路板(Main Printed Circuit Board;Main PCB)240上。而且,上述芯片组(图中未标出)所在的主印刷电路板240通过螺丝(图中未标出)等固定手段,结合于构成上述机身部200的机身前盖201与后盖202之间带有的固定部(图中未标出),实现固定。而且,在上述机身部200中带有的主印刷电路板240与上述翻盖部300中带有的印刷电路板320上,利用上述各个印刷电路板240,320上带有的第1及第2连接器610,620,连接着用于传递从上述各印刷电路板240,320上安装的上述各个芯片组(图中未标出)输出的信号或输入到上述各个芯片组(图中未标出)的信号的信号连接装置-柔性电路板(F1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600。而且,上述机身部200和翻盖部300被插入上述翻盖部300的可动合叶部510与上述机身部200的固定合叶部520的合叶插入孔521a及合叶容纳部510a中的合叶体以合叶方式结合在一起。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使具有上述构成的上述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体530从上述合叶装置500脱离的过程。图3是使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脱离状态的斜视图。如图3所示,为了使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从上述合叶装置上脱离,在上述翻盖前盖301带有的合叶体脱离槽中插入锥子及螺丝刀等合叶脱离构件A,向上述固定合叶部520的里面推动上述合叶体530,使上述合叶体530从上述合叶装置500上脱离。但是,上述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100中安装的合叶体脱离槽511是位于上述翻盖前盖301上,上述合叶体530安装于上述机身前盖201上,因此,为了使上述合叶体530从上述合叶装置500上脱离,需要全部分离上述翻盖部300与上述机身部200。因此,在使上述合叶体530从上述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100的合叶装置500上脱离的过程中,分离的上述翻盖部300及机身部200可能会进入异物,发生移动通信终端100性能不良的问题。另外,在使上述合叶体530从上述合叶装置500上脱离的过程中,需要全部分离上述翻盖部300与上述机身部200,因此,上述合叶体530脱离作业所需的工序较多,存在的问题是上述合叶体530脱离工序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通过提供一种只分离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翻盖部或机身部中某一侧便可脱离的合叶装置,当要使上述合叶体脱离时,只分离翻盖部或机身部中某一侧,其余另一侧不用分离,便可以使上述合叶体脱离,因此,无需进行不必要的分解,不会因分解而使上述翻盖部或机身部进入异物,可以防止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不良,减小作业工序的烦琐。为实现上述目的,针对如下移动通信终端,即,在机身部及上述翻盖部中的某一个的一侧,带有具有合叶插入孔的固定合叶部,在上述机身部及上述翻盖部中的另一个的一侧,带有具有合叶容纳部的可动合叶部,上述机身部与上述翻盖部可以转动并相互叠合。针对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的特征是带有一个贯通上述合叶插入孔、插入并容纳于上述合叶容纳部的合叶体;上述固定合叶部带有由上述合叶插入孔的内柱面一部分凹陷既定深度形成的槽,使插入上述固定合叶部内部并固定的上述合叶体长轴方向的一端外柱面可以露出于上述可动合叶部外部。另外,针对如下移动通信终端,即,在机身部及上述翻盖部中的某一个的一侧,带有具有合叶插入孔的固定合叶部,在上述机身部及上述翻盖部中的另一个的一侧,带有具有合叶容纳部的可动合叶部,上述机身部与上述翻盖部可以转动并相互叠合。针对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的特征是带有一个贯通上述合叶插入孔、插入并容纳于上述合叶容纳部的合叶体;上述合叶插入孔具有与上述合叶体外柱面对应大小的内柱面,使上述合叶体可以插入上述合叶插入孔并固定;上述卡棱紧密固定于上述固定合叶部的外部一面,上述卡棱的厚度方向上侧面凹陷形成卡槽。利用如上构成,提供一种只分离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翻盖部或机身部中某一侧便可脱离的合叶装置,当要使上述合叶体脱离时,只分离翻盖部或机身部中某一侧,其余另一侧不用分离,便可以使上述合叶体脱离,因此,无需进行不必要的分解,不会因分解而使上述翻盖部或机身部进入异物,具有可以防止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不良、减小作业工序的烦琐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至图3显示了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其中图1是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外观斜视图;图2是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内部构成平面图;图3是使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脱离状态的斜视图;图4至图7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其中 图4及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构成的斜视图;图6是显示带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内部构成的斜视图;图7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内部构成的侧截面图;图8至图10显示了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的变形实施例,其中图8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内部构成的侧截面图;图9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内部构成的侧截面图;图10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内部构成的侧截面图。其中,附图标记100-移动通信终端200-机身部201-机身前盖202-机身后盖210-键输入部230-电池240-主印刷电路板300-翻盖部301-翻盖前盖302-翻盖后盖310-显示部 320-印刷电路板500-合叶装置510-可动合叶部510a-合叶容纳部 511-合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装置,安装于一移动通信终端,在机身部及所述翻盖部中的某一个的一侧,带有具有合叶插入孔的固定合叶部,在所述机身部及所述翻盖部中的另一个的一侧,带有具有合叶容纳部的可动合叶部,所述机身部与所述翻盖部可以转动并相互叠合,其特征是:带有一个贯通所述合叶插入孔、插入并容纳于所述合叶容纳部的合叶体;所述固定合叶部带有由所述合叶插入孔的内柱面一部分凹陷既定深度形成的槽,使插入所述固定合叶部内部并固定的所述合叶体长轴方向的一端外柱面可以露出于所述可动合叶 部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允择,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