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雷管及其组网方法,具体说是电子雷管及快速获取总线上所有该电子雷管ID的方法。这种电子雷管支持指令1、指令2和指令3。分别是指令1,当控制设备向电子雷管发出带ID信息的控制命令时,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与该ID相等,该雷管就会响应该条指令。指令2,当控制设备向电子雷管发出带ID信息的控制命令时,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符合条件,该雷管就会响应该条指令。指令3,当控制设备向电子雷管发出带ID信息的控制命令时,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等于该ID,该雷管就不会响应之后收到的指令1和指令2。采用该电子雷管获取ID的时间较短,效率较高。效率较高。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雷管及快速获取总线上所有该电子雷管ID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雷管及其组网方法,具体说是电子雷管及快速获取总线上所有该电子雷管ID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雷管使用延时芯片取代了传统雷管中的化学延期火药,具有延时精度高、安全性好、网络可检测等优点。电子雷管在使用时需要与控制设备的总线相连。电子雷管的芯片内存储有每个电子雷管的ID,为了精确控制对应雷管,控制设备需要通过总线获取每个电子雷管ID。
[0003]目前,控制设备自动获取总线上每个电子雷管ID的方式是遍历法,即控制设备从ID最小值依次向上或从最大值依次向下发送所有ID至总线,当电子雷管的ID与控制设备发送的ID一致时,电子雷管即反馈其ID到控制设备,控制设备获得该电子雷管的ID。然而,ID的位数很长,遍历所有ID所需要的时间非常长,导致获取每个电子雷管ID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雷管及快速获取总线上所有该电子雷管ID的方法,采用该电子雷管获取ID的时间较短,效率较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雷管的特点是该电子雷管支持如下指令:
[0007]指令1,当控制设备向电子雷管发出带ID信息的控制命令时,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与该ID相等,该雷管就会响应该条指令。
[0008]指令2,当控制设备向电子雷管发出带ID信息的控制命令时,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符合条件,该雷管就会响应该条指令。
[0009]指令3,当控制设备向电子雷管发出带ID信息的控制命令时,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等于该ID,该雷管就不会响应之后收到的指令1和指令2。
[0010]其中,所述指令2中的条件为: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大于等于控制设备发出的ID。
[0011]其中,所述指令2中的条件为: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小于等于控制设备发出的ID。
[0012]快速获取总线上所有电子雷管ID的方法的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
[0013]S1,控制设备选取ID为0,向总线发送指令2,如果总线有响应,则进入S2,如果总线无响应,则结束获取ID;
[0014]S2,控制设备选取所有ID中位于中间的ID,向总线发送指令2;
[0015]S2,总线有无响应
[0016]S201,若总线有响应,进入S3,此时ID[n
‑
1]为所有ID的最大值;
[0017]S202,若总线无响应则减小ID,继续发送指令2,直到总线上有响应,进入S3;
[0018]S3,总线有响应,则表示本条指令2的ID[n]和上一次指令2的ID[n
‑
1]之间存在至少一个雷管,在ID[n]与ID[n
‑
1]间选取一个ID,继续发送指令2,如总线有响应,进入S201,如总线无响应,进入S202,直到两次指令2的ID差小于K;
[0019]S4通过指令1遍历这两个ID之间的所有ID,从而确定这个ID区间内存在的所有雷管ID;之后,对这些雷管发指令3,让它们不再响应之后的指令1和指令2;
[0020]S5,重复S1~S4,直至控制设备选取ID为0,向总线发送指令2总线无响应即获取了总线上所有电子雷管的ID。
[0021]快速获取总线上所有电子雷管ID的方法的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
[0022]S1,控制设备选取ID为最大值,向总线发送指令2,如果总线有响应,则进入S2,如果总线无响应,则结束获取ID;
[0023]S2,控制设备选取所有ID中位于中间的ID,向总线发送指令2;
[0024]S2,总线有无响应
[0025]S201,若总线有响应,进入S3,此时ID[n
‑
1]为所有ID的最小值,即ID为0;
[0026]S202,若总线无响应则增大ID,继续发送指令2,直到总线上有响应,进入S3;
[0027]S3,总线有响应,则表示本条指令2的ID[n]和上一次指令2的ID[n
‑
1]之间存在至少一个雷管,在ID[n]与ID[n
‑
1]间选取一个ID,继续发送指令2,如总线有响应,进入S201,如总线无响应,进入S202,直到两次指令2的ID差小于K;
[0028]S4通过指令1遍历这两个ID之间的所有ID,从而确定这个ID区间内存在的所有雷管ID;之后,对这些雷管发指令3,让它们不再响应之后的指令1和指令2;
[0029]S5,重复S1~S4,直至控制设备选取ID为最大值,向总线发送指令2总线无响应即获取了总线上所有电子雷管的ID。
[0030]所述K在7
‑
14之间。
[0031]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32]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雷管支持指令1、指令2和指令3。获取总线上所有该电子雷管ID的方法是:控制设备首先选取中间的一个ID,向总线发送指令2;然后总线有无响应,若无响应,则根据指令2的条件变更ID,继续发送指令2,直到总线上有响应,或者ID减小到0依然没响应,代表总线上没有挂电子雷管;如果有响应,则表示本条指令2的ID[n]和上一次指令2的ID[n
‑
1]之间存在至少一个雷管;之后,在ID[n]和ID[n
‑
1]之间选取一个ID,继续发送指令2,直到两次指令2的ID差足够小,然后可以通过指令1遍历这两个ID之间的所有ID,确定这个ID区间内存在的雷管ID,然后对这些雷管发指令3,让他们不再响应之后的指令1和指令2;最后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找出所有的雷管ID。这种方法采用逼近算法获得电子雷管的ID,与
技术介绍
中遍历所有ID相比,大大减少了获取总线上所有电子雷管ID所需的时间,提高了自动获取电子雷管ID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实施例1中采用二分的方式获取总线上所有雷管ID的方法的流程图;
[0034]图2是实施例2中采用二分的方式获取总线上所有雷管ID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6]实施例1
[0037]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雷管的特点是该电子雷管支持如下指令:
[0038]指令1,当控制设备向电子雷管发出带ID信息的控制命令时,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与该ID相等,该雷管就会响应该条指令。
[0039]指令2,当控制设备向电子雷管发出带ID信息的控制命令时,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大于等于控制设备发出的ID,该雷管就会响应该条指令。
[0040]指令3,当控制设备向电子雷管发出带ID信息的控制命令时,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等于该ID,该雷管就不会响应之后收到的指令1和指令2。
[0041]其中,ID为二进制,有N位,即一共2^N个ID,从0到2^N
‑
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该电子雷管支持如下指令:指令1,当控制设备向电子雷管发出带ID信息的控制命令时,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与该ID相等,该雷管就会响应该条指令;指令2,当控制设备向电子雷管发出带ID信息的控制命令时,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符合条件,该雷管就会响应该条指令;指令3,当控制设备向电子雷管发出带ID信息的控制命令时,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等于该ID,该雷管就不会响应之后收到的指令1和指令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2中的条件为: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大于等于控制设备发出的ID。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2中的条件为:若电子雷管本身存储的ID小于等于控制设备发出的ID。4.快速获取总线上所有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雷管I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控制设备选取ID为0,向总线发送指令2,如果总线有响应,则进入S2,如果总线无响应,则结束获取ID;S2,控制设备选取所有ID中位于中间的ID,向总线发送指令2;S2,总线有无响应S201,若总线有响应,进入S3,此时ID[n
‑
1]为所有ID的最大值;S202,若总线无响应则减小ID,继续发送指令2,直到总线上有响应,进入S3;S3,总线有响应,则表示本条指令2的ID[n]和上一次指令2的ID[n
‑
1]之间存在至少一个雷管,在ID[n]与ID[n
‑
1]间选取一个ID,继续发送指令2,如总线有响应,进入S201,如总线无响应,进入S202,直到两次指令2的ID差小于K;S4通过指令1遍历这两个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旭涛,任鹏,赵方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赛米垦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