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通讯控制电路用接口交换设备,包括MCU微处理器电路及其接口、TCP/IP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CAN总线控制器、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通讯控制电路用接口交换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接口领域,尤其涉及工业式集群控制,具体为一种工业通讯控制电路用接口交换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通讯控制电路应用中,一般会使用多个不同的设备来满足大数量集群的控制需求。为减少通讯标准的不一致性,可以使用单一种类的控制模组并增加其数量。但是,专利技术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多个同类控制设备并存,易引发接口位分配不清。为解决此问题,则需要设计可随时自定义接口且永久绑定接口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通讯控制电路用接口交换设备,解决了易引发接口位分配不清的问题。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通讯控制电路用接口交换设备,MCU微处理器电路及其接口、TCP/IP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CAN总线控制器、RS
‑
485总线控制器和NB
‑
IOT收发系统。
[0005]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MCU微控制器电路及其接口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SPI接口与以太网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UART连接RS
‑
485,通过RS
‑
485接口连接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设备之间也使用RS
‑
485进行菊花链式链接,控制协议为MODBUS,所述微处理器通过CAN连接CAN设备,通过CAN接口进行数据交互,所述NB
‑
IOT收发系统包括NB
‑
IOT模块,所述微处理器通过UART接口连接NB
‑
IOT模块,所述NB
‑
IOT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能够将数据上传至远程后台服务器。
[0006]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微处理器的型号为STM32F091RCT6。
[0007]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TCP/IP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包括Enthernet芯片,所述Enthernet芯片的型号为W550。
[0008]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RS
‑
485的型号为TD301D485H
‑
A。
[0009]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CAN的型号为TD301DCA。
[0010]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能够兼容多个同类控制设备并存,且接口位分配清晰。
[0011]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
[0012]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0013]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讯接口转换装置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通讯控制电路用接口交换设备,MCU微处理器电路及其接口、TCP/IP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CAN总线控制器、RS
‑
485总线控制器和NB
‑
IOT收发系统。所述TCP/IP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包括Enthernet芯片,所述Enthernet芯片型号为W550。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MCU微控制器电路及其接口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型号为STM32F091RCT6,所述微处理器通过SPI接口与以太网连接,以太网接口可由网线接入路由器,在路由器中自定义分配并绑定IP地址,如192.168.100.1~192.168.100.255,实现设备的控制地址可控及多规模集群化。
[0018]当需要控制多个子设备时,使用RS
‑
485接口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微处理器通过UART连接RS
‑
485,所述RS
‑
485的型号为TD301D485H
‑
A,通过RS
‑
485接口连接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设备之间也使用RS
‑
485进行菊花链式链接,控制协议为MODBUS。
[0019]当需要外接大数据量的工业控制设备时,提供CAN接口进行数据交互,如并网一体机等设备,所述微处理器通过CAN连接CAN设备,所述CAN的型号为TD301DCA,通过CAN接口进行数据交互,所述NB
‑
IOT收发系统包括NB
‑
IOT模块,所述微处理器通过UART接口连接NB
‑
IOT模块,所述NB
‑
IOT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能够将数据上传至远程后台服务器。
[0020]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常规手段,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所以本申请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0021]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通讯控制电路用接口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MCU微处理器电路及其接口、TCP/IP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CAN总线控制器、RS
‑
485总线控制器和NB
‑
IOT收发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通讯控制电路用接口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MCU微控制器电路及其接口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SPI接口与以太网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UART连接RS
‑
485,通过RS
‑
485接口连接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设备之间也使用RS
‑
485进行菊花链式链接,控制协议为MODBUS,所述微处理器通过CAN连接CAN设备,通过CAN接口进行数据交互,所述NB
‑
IOT收发系统包括NB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睿忱,蹇和达,江宏,冯逸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致能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