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辐射PVC涂层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40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辐射PVC涂层面料,包括纯棉层、防辐射层、抑菌层和防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防辐射层的设置,防辐射层包括抗辐射层和抗辐射涂层,通过抗辐射层和抗辐射涂层进行抗辐射作用,采用两层复合式抗辐射方式进行抗辐射作用,保证面料的抗辐射性能,提高面料的使用效果;防护层的设置,防水层提高面料的防水性能,阻燃层提高面料的阻燃性能,保证面料的综合性能满足使用需求,耐磨层位于阻燃层的外侧,避免使用时将阻燃层和防水层磨损,防止阻燃层和防水层失效,保证防护层正常运行;抑菌层的设置,抗菌层和抗菌填充纤维提高面料的抑菌性能,避免面料内部滋生细菌,使面料使用过程中处于无菌环境,提高面料的实用性。提高面料的实用性。提高面料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辐射PVC涂层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防辐射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辐射PVC涂层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电器设备的大量使用,存在于地球上的电磁波大幅度增加;电磁波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一定强度的电磁波辐射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各个领域中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使之控制失灵,而且还影响到日常生活,影响电视机与收音机的视听效果;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能不良影响:使人记忆力衰退,失眠,多梦,乏力头晕等症状;电磁波辐射污染与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污染显著不同,这种污染是一种高科技污染,它无色,无味,无形,是一种用感官无法感知的污染现象,被喻为隐形杀手;
[0003]但现有防辐射面料抗辐射手段单一,抗辐射性能差,降低面料的使用效果;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防辐射PVC涂层面料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辐射PVC涂层面料,包括纯棉层、防辐射层、抑菌层和防护层,所述防辐射层缝接在纯棉层的外侧;所述抑菌层缝接在防辐射层的外侧;所述防护层缝接在抑菌层的外侧;
[0005]所述防辐射层包括抗辐射层和抗辐射涂层,所述抗辐射层缝接在纯棉层的外侧;所述抗辐射涂层设置在抗辐射层的外侧。
[0006]优选的,所述抑菌层包括抗菌层和抗菌填充纤维,所述抗菌层缝接在抗辐射层的外侧,且抗菌层位于抗辐射涂层的外侧;所述抗菌填充纤维嵌装在抗菌层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水层、阻燃层和耐磨层,所述防水层缝接在抗菌层的外侧;所述阻燃层缝接在防水层的外侧;所述耐磨层缝接在阻燃层的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抗辐射层的尺寸与纯棉层的尺寸匹配,且抗辐射层为聚酰亚胺纤维的纺织层;所述抗辐射涂层采用金属纤维的涂层。
[0009]优选的,所述抗菌层的尺寸与抗辐射层的尺寸匹配;所述抗菌填充纤维在抗菌层的内部等间距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尺寸与抗菌层的尺寸匹配;所述阻燃层的尺寸与防水层的尺寸匹配;所述耐磨层的尺寸与阻燃层的尺寸匹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的防辐射层的设置,防辐射层包括抗辐射层和抗辐射涂层,通过抗辐射层和抗辐射涂层进行抗辐射作用,采用两层复合式抗辐射方式进行抗辐射作用,保证面料的抗辐射性能,提高面料的使用效果。
[0013]2.本技术的防护层的设置,防水层提高面料的防水性能,阻燃层提高面料的阻燃性能,保证面料的综合性能满足使用需求,耐磨层位于阻燃层的外侧,避免使用时将阻燃层和防水层磨损,防止阻燃层和防水层失效,保证防护层正常运行。
[0014]3.本技术的抑菌层的设置,抗菌层和抗菌填充纤维提高面料的抑菌性能,避免面料内部滋生细菌,使面料使用过程中处于无菌环境,提高面料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防辐射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抑菌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
纯棉层,2

防辐射层,21

抗辐射层,22

抗辐射涂层,3

抑菌层,31

抗菌层,32

抗菌填充纤维,4

防护层,41

防水层,42

阻燃层,43

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2]实施例:
[0023]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辐射PVC涂层面料,包括纯棉层1、防辐射层2、抑菌层3和防护层4,防辐射层2缝接在纯棉层1的外侧;抑菌层3缝接在防辐射层2的外侧;防护层4缝接在抑菌层3的外侧;
[0025]本实施例中,防辐射层2包括抗辐射层21和抗辐射涂层22,抗辐射层21缝接在纯棉层1的外侧;抗辐射涂层22设置在抗辐射层21的外侧;抗辐射层21的尺寸与纯棉层1的尺寸匹配,且抗辐射层21为聚酰亚胺纤维的纺织层;抗辐射涂层22采用金属纤维的涂层;防辐射层2包括抗辐射层21和抗辐射涂层22,通过抗辐射层21和抗辐射涂层22进行抗辐射作用,采用两层复合式抗辐射方式进行抗辐射作用,保证面料的抗辐射性能,提高面料的使用效果。
[0026]优选的,抑菌层3包括抗菌层31和抗菌填充纤维32,抗菌层31缝接在抗辐射层21的外侧,且抗菌层31位于抗辐射涂层22的外侧;抗菌填充纤维32嵌装在抗菌层31的内部;抗菌层31的尺寸与抗辐射层21的尺寸匹配;抗菌填充纤维32在抗菌层3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抗菌层31和抗菌填充纤维32提高面料的抑菌性能,避免面料内部滋生细菌,使面料使用过程中处于无菌环境,提高面料的实用性。
[0027]优选的,防护层4包括防水层41、阻燃层42和耐磨层43,防水层41缝接在抗菌层31的外侧;阻燃层42缝接在防水层41的外侧;耐磨层43缝接在阻燃层42的外侧;防水层41的尺寸与抗菌层31的尺寸匹配;阻燃层42的尺寸与防水层41的尺寸匹配;耐磨层43的尺寸与阻燃层42的尺寸匹配;防水层41提高面料的防水性能,阻燃层42提高面料的阻燃性能,保证面料的综合性能满足使用需求,耐磨层43位于阻燃层的外侧,避免使用时将阻燃层42和防水层41磨损,防止阻燃层42和防水层41失效,保证防护层4正常运行。
[0028]工作原理
[0029]本技术中,使用时,采用两层复合式抗辐射方式进行抗辐射作用,保证面料的抗辐射性能,提高面料的使用效果;抗菌层31和抗菌填充纤维32提高面料的抑菌性能,避免面料内部滋生细菌,使面料使用过程中处于无菌环境,提高面料的实用性;防水层41提高面
料的防水性能,阻燃层42提高面料的阻燃性能,保证面料的综合性能满足使用需求,耐磨层43位于阻燃层的外侧,避免使用时将阻燃层42和防水层41磨损,防止阻燃层42和防水层41失效,保证防护层4正常运行。
[0030]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辐射PVC涂层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纯棉层(1)、防辐射层(2)、抑菌层(3)和防护层(4),所述防辐射层(2)缝接在纯棉层(1)的外侧;所述抑菌层(3)缝接在防辐射层(2)的外侧;所述防护层(4)缝接在抑菌层(3)的外侧;所述防辐射层(2)包括抗辐射层(21)和抗辐射涂层(22),所述抗辐射层(21)缝接在纯棉层(1)的外侧;所述抗辐射涂层(22)设置在抗辐射层(21)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PVC涂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3)包括抗菌层(31)和抗菌填充纤维(32),所述抗菌层(31)缝接在抗辐射层(21)的外侧,且抗菌层(31)位于抗辐射涂层(22)的外侧;所述抗菌填充纤维(32)嵌装在抗菌层(31)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PVC涂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4)包括防水层(41)、阻燃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同兵左中亮徐成阳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凯旭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