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33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包括基板、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及压头、可前后移动的承载台、弹性单元,承载台设置在支撑板抵紧部的前侧和/或后侧,抵紧部上放置有源触控笔,承载台上放置待包裹的排线,承载台朝向抵紧部的上边角嵌设有圆柱状包裹杆,通过使弹性单元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基板上,在弹性单元和承载台之间设置与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在压头下移带动有源触控笔经过包裹杆时,既能够利用弹性单元推动包裹杆将排线沿圆周方向包裹在有源触控笔的外壁,又能够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驱动单元的配合,利用弹性单元的前后移动使施加在承载台上弹性力保持在设定范围,实现恒压包裹,省时省力效率高,包裹效果好。包裹效果好。包裹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触控笔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触控笔是触屏类设备常用的输入部件,用于代替手指在触摸屏上进行精准点击、画线标识等作业,现有的触控笔大致分为无源触控笔和有源触控笔两类,无源触控笔无法和触屏类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只能单纯模拟手指的点击动作,功能较少,有源触控笔可实现与触屏类设备的信息交互,使用时的功能更加强大,目前市场上主流触屏类设备(如平板电脑、ipad等)大多配备有源触控笔。
[0003]为实现与触屏类设备的信息交互,有源触控笔需要在笔杆上包裹排线,现有的排线包裹方式大多为人工作业,包裹力度全凭经验掌控,一致性较差,容易出现因包裹力不足导致包裹不到位的现象,或者因包裹力过大导致排线损坏的现象,包裹效果不佳,加之这类产品长度长、直径小,包裹时要求作业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度,极易疲劳,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包裹效果好、省时省力效率高的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基板;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基板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于所述基板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板具有向上延伸并在厚度方向内缩的抵紧部,所述抵紧部的厚度为有源触控笔直径的10%~30%,所述抵紧部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有源触控笔的上弧形槽;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抵紧部的正上方的长片状压头;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抵紧部的前侧和/或后侧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待包裹的排线,所述承载台朝向所述抵紧部的上边角嵌设有圆柱状的包裹杆,所述包裹杆的轴心线位于所述承载台的侧上方,所述包裹杆的外壁与所述抵紧部的侧壁相贴合;用于驱动所述承载台向靠近所述抵紧部的方向移动的弹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弹性单元前后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单元和所述承载台之间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在所述压头向下移动,带动所述有源触控笔向下经过所述包裹杆的过程中,所述承载台先向远离所述抵紧部的方向移动再复位,使所述包裹杆将所述排线沿圆周方向包裹在所述有源触控笔的外壁,同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弹性单元施加在所述承载台上的弹性力大小,若所述弹性力超出设定范围,则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带动所述弹性单元向前或向后移动,对所述弹性力进行修正,使所述弹性力保持在设定范围,实现所述排线的恒压包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弹簧筒、弹簧、顶杆,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筒内,所述顶杆可轴向滑动地贯穿所述弹簧筒并穿设在所述弹簧内,所述弹簧的两端部分别抵紧所述弹簧筒的底壁和所述顶杆上的环状凸缘,使所述顶杆靠近所述承载台的端部能够抵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弹簧筒的支座,所述支座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相连接,所述支座可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基板前后移动,所述支座的两端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连接耳,所述连接耳通过调节螺栓与所述承载台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贯穿所述连接耳后与所述承载台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上套设有调平弹簧,所述调平弹簧的两端部分别抵紧所述调节螺栓的头部和所述连接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座连接在所述承载台的下端部,所述安装座的两端部沿左右方向延伸,以连接所述调节螺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丝杆、第一丝母、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丝杆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丝母套设在所述第一丝杆上并与所述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用于防止所述有源触控笔滚落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抵紧部的两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有源触控笔的外壁相匹配的容纳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可左右移动地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源触控笔恒压裹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座的所述容纳槽为盲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秋明付思普伍禄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方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