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线型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503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船舶线型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船舶组装后,根据船坞的中心线,以船舶舵杆中心为基准建立船舶坐标系;步骤S2、以船舶坐标系为基准,使用全站仪分别测量船舶左舷和右舷的肋位线实际坐标和水线实际坐标;步骤S3、根据测得的实际坐标,计算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之间的偏差值,绘制船舶实际线型图;步骤S4、根据船舶实际线型图进行船舶航行模拟试验,测试船舶实际线型是否影响船舶实际航速;步骤S5、若有影响,根据偏差值修正船舶,并重新S2至S4直至船舶的实际线型不影响实际航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船舶下水前通过模拟试验并修正船舶实际线型,能避免船舶的实际线型影响其实际航速,保证船舶的实际航速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船舶的实际航速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船舶的实际航速符合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线型监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线型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舶的线型是影响船舶航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船舶建造的过程中,一般先将坞墩布置好,然后将建造好的分段通过龙门吊吊运至船坞进行焊接、组装。
[0003]在船舶建造时,由于是分段逐个进行搭载焊接,而且由于分段重量大,坞墩还可能发生沉降,如果对分段拼装过程中的结构变形不能及时监控,使得船体结构具有较大的拼装误差,导致组装后的船舶实际线型与设计线型还是可能存在偏差,如果船舶的实际线型与设计线型偏差较大,就会影响船舶的实际航速,导致船舶的实际航速不符合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线型监控方法,其操作简单,能够有效地监测并控制船舶线型偏差。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船舶线型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S1、在船舶组装后,根据船坞的中心线,以所述船舶的舵杆中心为基准建立船舶坐标系;
[0008]步骤S2、以所述船舶坐标系为基准,使用全站仪分别测量所述船舶左舷和右舷的肋位线的实际坐标和水线的实际坐标;
[0009]步骤S3、根据所述肋位线的实际坐标和所述水线的实际坐标,计算得到所述肋位线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之间、所述水线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之间的偏差值,并绘制所述船舶实际线型图;
[0010]步骤S4、根据所述船舶实际线型图进行船舶航行模拟试验,测试所述船舶的实际线型是否影响所述船舶的实际航速;
[0011]步骤S5、若有影响,则根据所述偏差值修正所述船舶,并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直至所述船舶的实际线型不影响所述船舶的实际航速。
[0012]作为船舶线型监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S5中,更换所述船舶实际线型偏差超过设计偏差的部分,以修正所述船舶的实际线型偏差。
[0013]作为船舶线型监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步骤S101、所述船舶分段组装过程中,分别测量所有所述分段的强结构位和外板端口的实际坐标,并将所述强结构位和所述外板端口的实际坐标与理论坐标进行比对,以监测所述分段的外板线型是否发生偏差。
[0014]作为船舶线型监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步骤S102、所述船舶分段组装过程中,在所述船舶艉部选取多个固定点位,以所述船舶坐标系为基准,测量所述固定点位的实际坐标,并将所述固定点位的实际坐标与理论坐标进行比对,以监测所
述船舶艉部是否发生沉降。
[0015]作为船舶线型监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S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S201、分别在所述左舷和所述右舷相背离的一侧设置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并在所述船舶沿船长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转站点和第二转站点;
[0017]步骤S202、将所述全站仪架设在所述第一测量点上,以所述第一测量点为基点形成第一坐标系,测量所述第一转站点、所述第二转站点、所述船舶坐标系基点、所述左舷上的所述肋位线和所述水线的坐标;
[0018]步骤S203、将所述全站仪架设在所述第二测量点上,以所述第二测量点为基点形成第二坐标系,测量所述第一转站点、所述第二转站点、所述右舷上的所述肋位线和所述水线的坐标;
[0019]步骤S204、根据所述第一转站点和所述第二转站点在所述第一坐标系内的坐标和在所述第二坐标系内的坐标,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二坐标系之间的第一坐标转换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坐标转换关系,将所述右舷上的所述肋位线和所述水线在所述第二坐标系内的坐标转换为在所述第一坐标系内的坐标;
[0020]步骤S205、根据所述船舶坐标系基点在所述船舶坐标系内的坐标与所述第一坐标系内的坐标,计算得到所述船舶坐标系和所述第一坐标系之间的第二坐标转换关系,根据所述第二坐标转换关系,将所述左舷和所述右舷的所述肋位线和所述水线在所述第一坐标系内的坐标转化为在所述船舶坐标系内的坐标。
[0021]作为船舶线型监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站点和所述第二转站点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船舶的长度相等。
[0022]作为船舶线型监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S21中,在所述船舶沿船长方向的相对两侧还设置有作为备用的第三转站点,当所述第一转站点或所述第二转站点无法测量时,可以使用所述第三转站点替代所述第一转站点或所述第二转站点。
[0023]作为船舶线型监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S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S211、分别在所述左舷和所述右舷相背离的一侧设置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
[0025]步骤S212、将所述全站仪架设在所述第一测量点上,以所述第一测量点为基准形成第一坐标系,测量所述船舶坐标系基点、所述左舷上的所述肋位线和所述水线的坐标;
[0026]步骤S213、根据所述船舶坐标系基点在所述第一坐标系内的坐标和在所述船舶坐标系内的坐标,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船舶坐标系之间的第一坐标转换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坐标转换关系,将所述左舷上的所述肋位线和所述水线在所述第一坐标系内的坐标转换为在所述船舶坐标系内的坐标;
[0027]步骤S214、将所述全站仪架设在所述第二测量点上,以所述第二测量点为基准形成第二坐标系,测量所述船舶坐标系基点、所述左舷上的所述肋位线和所述水线的坐标;
[0028]步骤S215、根据所述船舶坐标系基点在所述第二坐标系内的坐标和在所述船舶坐标系的坐标,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坐标系和所述船舶坐标系之间的第三坐标转换关系,根据所述第三坐标转换关系,将所述右舷上的所述肋位线和所述水线在所述第二坐标系内的坐标转换为在所述船舶坐标系内的坐标。
[0029]作为船舶线型监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使用高空车将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舵杆中
心处,所述全站仪通过所述反射片测量所述舵杆中心的坐标,得到所述船舶坐标系的基点坐标。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肋位线和水线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均以船舶坐标系为基准,能够快速计算肋位线的实际坐标与其设计坐标之间、水线的实际坐标与其设计坐标之间的偏差值;而且在船舶组装后正式使用前通过模拟试验测试船舶实际线型是否影响船舶的实际航速,当船舶实际线型导致船舶的实际航速不符合设计要求时,能够及时矫正组装后船舶的实际线型偏差,以使船舶在正式使用后其实际线型不会影响船舶的实际航速,从而保证船舶的实际航速符合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0031]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船舶线型监控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船舶在FR130肋骨处的实际线型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船舶FR140肋骨处的实际线型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船舶FR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线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船舶组装后,根据船坞的中心线,以所述船舶的舵杆中心为基准建立船舶坐标系;步骤S2、以所述船舶坐标系为基准,使用全站仪分别测量所述船舶左舷和右舷的肋位线的实际坐标和水线的实际坐标;步骤S3、根据所述肋位线的实际坐标和所述水线的实际坐标,计算得到所述肋位线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之间、所述水线的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之间的偏差值,并绘制船舶实际线型图;步骤S4、根据所述船舶实际线型图进行船舶航行模拟试验,测试所述船舶的实际线型是否影响所述船舶的实际航速;步骤S5、若有影响,则根据所述偏差值修正所述船舶,并重复所述步骤S2至所述步骤S4,直至所述船舶的实际线型不影响所述船舶的实际航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线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更换所述船舶实际线型偏差超过设计偏差的部分,以修正所述船舶的实际线型偏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线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步骤S101、所述船舶分段组装过程中,分别测量所有所述分段的强结构位和外板端口的实际坐标,并将所述强结构位和所述外板端口的实际坐标与理论坐标进行比对,以监测所述分段的外板线型是否发生偏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线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步骤S102、所述船舶分段组装过程中,在所述船舶艉部选取多个固定点位,以所述船舶坐标系为基准,测量所述固定点位的实际坐标,并将所述固定点位的实际坐标与理论坐标进行比对,以监测所述船舶艉部是否发生沉降。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船舶线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1、分别在所述左舷和所述右舷相背离的一侧设置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并在所述船舶沿船长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转站点和第二转站点;步骤S202、将所述全站仪架设在所述第一测量点上,以所述第一测量点为基点形成第一坐标系,测量所述第一转站点、所述第二转站点、所述船舶坐标系基点、所述左舷上的所述肋位线和所述水线的坐标;步骤S203、将所述全站仪架设在所述第二测量点上,以所述第二测量点为基点形成第二坐标系,测量所述第一转站点、所述第二转站点、所述右舷上的所述肋位线和所述水线的坐标;步骤S204、根据所述第一转站点和所述第二转站点在所述第一坐标系内的坐标和在所述第二坐标系内的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苟建刚张兴国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