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紧密连接蛋白18.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01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提供了抗体药物偶联物,其包括连接至抗体或其片段的药物部分,所述抗体或其片段对野生型人紧密连接蛋白18.2(CLDN18.2)蛋白具有结合特异性。所述抗体或其片段与CLDN18.2的β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靶向紧密连接蛋白18.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2020年11月5日、申请号202080053845.0、专利技术名称为“靶向紧密连接蛋白18.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介绍

[0002]紧密连接蛋白,如紧密连接蛋白18.2(claudin 18.2),被认为是癌症免疫疗法的有希望的靶点。紧密连接蛋白形成紧密细胞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蛋白质家族。它们建立了一个细胞旁屏障,控制细胞之间的分子流动。这些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具有N末端和C末端。不同的紧密连接蛋白在不同的组织中表达,其功能的改变与相应组织的癌症形成有关。紧密连接蛋白

1在结肠癌中表达,紧密连接蛋白

18在胃癌中表达,紧密连接蛋白

10在肝细胞癌中表达。
[0003]紧密连接蛋白

18有两种亚型,亚型1和亚型2。亚型2(紧密连接蛋白18.2或CLDN18.2)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细胞谱系标志物。紧密连接蛋白18.2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严格局限于胃粘膜的分化上皮细胞,但在胃干细胞区不存在。紧密连接蛋白18.2在恶性转化时保留,并在相当一部分原发性胃癌及其转移灶中表达。在胰腺、食管、卵巢和肺肿瘤中也经常发现紧密连接蛋白18.2的异位激活。这些数据表明,CLDN18.2在正常组织中具有高度受限的表达模式,在多种人类癌症中频繁异位激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文发现抗紧密连接蛋白18.2抗体选择性地与野生型紧密连接蛋白18.2和常见突变体M149L结合,并且不与其他紧密连接蛋白18亚型结合,如紧密连接蛋白18.1。在一个令人惊讶和意外的发现中,本公开证明,这些抗体在诱导受体介导的抗体内化方面非常有效,特别是与正在进行临床开发的先导抗紧密连接蛋白18.2抗体IMAB362(克劳昔单抗(claudiximab))相比。因此,当与药物部分结合时,这些抗体能够有效地将药物递送到靶细胞中,如过表达紧密连接蛋白18.2蛋白的癌细胞。
[0005]本公开的抗体诱导受体介导的抗体内化的能力大大增强可能归因于这些抗体与紧密连接蛋白18.2蛋白结合的方式。如实施例14所证明的以及图20所说明的,紧密连接蛋白18.2蛋白上对与抗体结合重要的氨基酸残基包括那些对稳定细胞外环的构象重要的氨基酸残基(例如W30、L49、W50、C53、C63和R80)。更重要的是,考虑参与与抗体结合的残基包括N45、Y46、G48、V54、R55、E56、S58、F60和E62(位于第一细胞外环的β3链和β4链之间),以及Y169和G172(位于第二细胞外环的β5)。相比之下,据信已知的抗紧密连接蛋白18.2抗体仅结合所述细胞外环之一。
[000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包括共价连接至抗体或其片段的药物部分,所述抗体或其片段对野生型人紧密连接蛋白18.2(CLDN18.2)蛋白具有结合特异性,其中所述抗体或其片段与CLDN18.2的β3

β4环和β5链结合。所述β3

β4环由SEQ ID NO:30的第45

63位残基(NYQGLWRSCVRESSGFTEC)组成,所述β5链由SEQ ID NO:30的第169

172位残基(YTFG)组成。
[000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药物部分的数量与抗体或片段的数量的比例为1:1至20: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比例为2:1至10: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比例为2:1至6: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比例为约2:1、2.5:1、3:1、3.5:1、4:1、4.5:1或5:1。
[00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或其片段不与β1和β2结合,或以比与β3

β4环或β5链低至少10倍的亲和力与β1或β2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或其片段不与CLDN18.1蛋白结合,或以比与CLDN18.2低至少10倍的亲和力与CLDN18.1结合。
[000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或其片段以至少是对野生型CLDN18.2蛋白的亲和力的1%的亲和力结合CLDN18.2 M149L突变体。
[00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或其片段与选自由N45、Y46、G48、V54、R55、E56、S58、F60和E6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氨基酸残基、以及选自由SEQ ID NO:30的Y169和G17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氨基酸残基结合。
[0011]所述药物部分可以是细胞毒剂或细胞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放射性同位素、毒素等。所述药物部分一旦在癌细胞中释放,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导致癌细胞的凋亡。药物部分的实例选自由DM1(美登素,N2'

脱乙酰基

N2'

(3

巯基
‑1‑
氧代丙基)

或N2'

脱乙酰基

N2'

(3

巯基
‑1‑
氧代丙基)

美登素)、mc

MMAD(6

马来酰亚胺己酰基

单甲基澳瑞他汀

D或N

甲基

L

缬氨酰

N

[(1S,2R)
‑2‑
甲氧基
‑4‑
[(2S)
‑2‑
[(1R,2R)
‑1‑
甲氧基
‑2‑
甲基
‑3‑
氧代
‑3‑
[[(1S)
‑2‑
苯基
‑1‑
(2

噻唑基)乙基]氨基]丙基]‑1‑
吡咯烷基]‑1‑
[(1S)
‑1‑
甲基丙基]‑4‑
氧代丁基]‑
N

甲基

(9Cl)

L

缬氨酰胺)、mc

MMAF(马来酰亚胺己酰基

单甲基澳瑞他汀F或N

[6

(2,5

二氢

2,5

二氧代

1H

吡咯
‑1‑
基)
‑1‑
氧代己基]‑
N

甲基

L

缬氨酰

L

缬氨酰

(3R,4S,5S)
‑3‑
甲氧基
‑5‑
甲基
‑4‑
(甲氨基)庚酰

(αR,βR,2S)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包括共价连接至抗体或其片段的药物部分,所述抗体或其片段对人紧密连接蛋白18.2(CLDN18.2)蛋白具有结合特异性,其中所述抗体或其片段连接至2至10个所述药物部分,其中所述抗体或其片段包含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CDRL1、CDRL2和CDRL3,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CDRH1、CDRH2和CDRH3,并且其中:所述CDRL1具有SEQ ID NO:210、304或305的氨基酸序列;所述CDRL2具有SEQ ID NO:227的氨基酸序列;所述CDRL3具有SEQ ID NO:3、19或20的氨基酸序列;所述CDRH1具有SEQ ID NO:253的氨基酸序列;所述CDRH2具有SEQ ID NO:278或306的氨基酸序列;并且所述CDRH3具有SEQ ID NO:303或307的氨基酸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其中:所述CDRL1具有SEQ ID NO:304的氨基酸序列;所述CDRL2具有SEQ ID NO:227的氨基酸序列;所述CDRL3具有SEQ ID NO:19的氨基酸序列;所述CDRH1具有SEQ ID NO:253的氨基酸序列;所述CDRH2具有SEQ ID NO:306的氨基酸序列;并且所述CDRH3具有SEQ ID NO:307的氨基酸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其中所述抗体或其片段包含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所述轻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206或207的氨基酸序列,所述重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205的氨基酸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其中所述轻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206的氨基酸序列。5.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包括共价连接至抗体或其片段的药物部分,所述抗体或其片段对人紧密连接蛋白18.2(CLDN18.2)蛋白具有结合特异性,其中所述抗体或其片段连接至2至10个所述药物部分,其中所述抗体或其片段包含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CDRL1、CDRL2和CDRL3,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CDRH1、CDRH2和CDRH3,并且其中:所述CDRL1具有SEQ ID NO:210、304或305的氨基酸序列;所述CDRL2具有SEQ ID NO:229的氨基酸序列;所述CDRL3具有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所述CDRH1具有SEQ ID NO:242的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生
申请(专利权)人:礼新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