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控潮土硝态氮淋失的土壤微生物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99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控潮土硝态氮淋失的土壤微生物调控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改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沼液施用与种子播种同时进行,所述种子和沼液间距为8~12c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控下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氮转化活性、激活土著微生物对硝态氮的转化活性,从而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负荷,减少硝态氮的淋失,并且对土壤安全无害,能够有效保证作物的产量。能够有效保证作物的产量。能够有效保证作物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控潮土硝态氮淋失的土壤微生物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阻控潮土硝态氮淋失的土壤微生物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氮素在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而微生物是驱动氮素形态转化的主要驱动力。土壤中氮素主要以硝态氮的形态淋失,而微生物可以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逐步转化为N2O和N2、通过同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有机氮,这两个过程都可以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对于硝态氮含量较高的农田土壤,通过微生物对硝态氮的转化来降低土壤硝态氮负荷,从而降低氮素淋失风险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明确我国农田硝态氮淋失的微生物生态机制,并掌握其中的关键限制因素,是实现通过微生物调控来降低农田硝态氮淋失的前提条件。
[0003]反硝化和硝态氮同化是降低硝态氮含量的两个主要的微生物驱动的过程。反硝化是微生物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将硝态氮(NO3‑
)最终转化为分子氮(N2)的过程,总的反应过程可以表示为:2NO3‑
+10e

+12H
+
r/>N2+6H2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控潮土硝态氮淋失的土壤微生物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沼液施用与种子播种同时进行,所述种子和沼液间距为8~12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由人畜粪便和/或作物秸秆经厌氧发酵后去除固体物质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施用深度为18~2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施用量为400~600kg/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瑞波马超叶新新罗冰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