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旱砂地改高标水田的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97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旱砂地改高标水田的技术,土层结构采用生土层+防渗层+耕作层,其中防渗层采用生态防渗技术,可有效阻断水分流失,保水维持时间长久,对水田中水分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鱼塘堰塘淤泥综合利用可提高土壤肥力,使得老百姓种地愿望进一步增强,田块边坡采用生态挡墙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极大节约了施工成本。连片综合整治农田,通过小田变大田,旱地变水田,堰塘变水田及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更快推进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化发展。更快推进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化发展。更快推进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化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旱砂地改高标水田的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标农田提质改造建设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旱砂地改高标水田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2017年以来,国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要求,湖北当阳市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项目区人均耕地2.93亩,保护好耕地是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所在。根据实施项目现场调查当阳玉泉村,官道河两个村约70%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的人员均为老、弱、病、残、幼,农村优质劳动力不多。同时玉泉村和官道河村土地种植多为小田块,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无法开展,种植水稻和玉米等农作物收益率低下,其普遍存在转让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有利于农业生产规模化,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收益,促进农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将两个村原有的小块农地连接成片,打消之前的界限,形成大块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田;将部分旱田和沙田改为高标水田和部分宅基地和堰塘改为高标水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旱砂地改高标水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 所述技术包括采用红砂岩土作用于水田的抗渗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旱砂地改高标水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渗层的制作方法为采用红砂岩土一次性整体摊铺成型,摊铺完毕后碾压密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旱砂地改高标水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砂岩土的含水率8.6

9.0%,成型厚度为450

550 mm,压实度0.88

0.9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旱砂地改高标水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砂岩土的湿密度1.91

1.98 g/cm3,干密度1.76

1.81 g/cm3,黏土含量8

9%,不均匀系数5.5

6.5%,曲率系数2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旱砂地改高标水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红砂岩土的粒径为:小于孔径40 mm的质量百分数100.0%,小于孔径20 mm的质量百分数88

92%,小于孔径10 mm的质量百分数81

83%,小于孔径5 mm的质量百分数74

77%,小于孔径2.0 mm的质量百分数70

72%,小于孔径1.0 mm的质量百分数59

63%,小于孔径0.5 mm的质量百分数38

42%,小于孔径0.25 mm的质量百分数29

32%,小于孔径0.075 mm的质量百分数7.5

8.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旱砂地改高标水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红砂岩土的粒径为:小于孔径40 mm的质量百分数100.0%,小于孔径20 mm的质量百分数90.85%,小于孔径10 mm的质量百分数81.7%,小于孔径5 mm的质量百分数75.7%,小于孔径2.0 mm的质量百分数71.1%,小于孔径1.0 mm的质量百分数61.5%,小于孔径0.5 mm的质量百分数40.4%,小于孔径0.25 mm的质量百分数30.9%,小于孔径0.075 mm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李承志蔡虎邵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