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流态下煤粉运移沉降位置和速度实时测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96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矿裂隙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种流态下煤粉运移沉降位置和速度实时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混合注入系统、裂隙控制系统、煤粉运移监测系统和回收系统,裂隙控制系统包括一个腔体,腔体内中心设有裂隙管路,腔体由竖直设置的隔板分隔成多个舱室,每个舱室由裂隙管路分为上舱室和下舱室,每个舱室内均设有活塞泵、活塞和截止阀,上舱室内的活塞端部与下舱室内的活塞端部位于裂隙管路外壁,且裂隙管路长度大于腔体长度,裂隙管路通过围压输送管路与围压泵联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不同流速、不同倾角、气/液等流态下煤粉沉降位置、沉降速度、沉降量进行实时监测,查明其沉降规律,为不同条件下合理排煤粉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指导。指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种流态下煤粉运移沉降位置和速度实时测试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裂隙模拟
,尤其涉及一种多种流态下煤粉运移沉降位置和速度实时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煤层气对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煤层气地面开采的主要方式是钻井、压裂和排水降压实现气体的解吸产出。煤层是一种性脆、质软的多孔裂隙储层,煤层气井排采时,常伴随有煤粉的产出。产出的煤粉会在裂隙系统中沉降,使产出通道变窄甚至完全堵塞,最终影响了煤层气井的产气量。
[0003]为了得出煤粉在煤层裂隙系统内的沉降位置及运移规律,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煤粉浓度检测仪器对产出液中的煤粉含量进行测试,以此来指导现场排采工作制度。检测井口产出的煤粉量更多是一种发生后的状态检测,无法进行预判并及时调整排采工作制度。科研工作者通过自制仪器,将煤样或相似材料放入三轴加载仪中,在一定压差下注入不同粒径的煤粉,通过测试产出的气、液情况来判断煤粉运移特征,但由于是黑箱,无法较真实的了解煤粉运移特征。同时在取样过程中由于受到扰动、机械破碎等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种流态下煤粉运移沉降位置和速度实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注入系统、裂隙控制系统、煤粉运移监测系统和回收系统,所述裂隙控制系统包括一个腔体,腔体内中心设有裂隙管路,所述裂隙管路为柔性透明弹性管,腔体由竖直设置的隔板分隔成多个舱室,每个舱室由裂隙管路分为上舱室和下舱室,每个舱室内均设有一个活塞泵、一个活塞和一个截止阀,截止阀位于活塞泵出口管路上,每个上舱室的活塞由一个活塞泵控制,每个下舱室的活塞由一个活塞泵控制,上舱室内的活塞端部与下舱室内的活塞端部分别位于裂隙管路外壁,且裂隙管路长度大于腔体长度,所述裂隙管路通过围压输送管路与围压泵联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流态下煤粉运移沉降位置和速度实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注入系统包括高压气瓶,高压气瓶出口通过气体输送管道与恒速恒压泵联通,恒速恒压泵出口通过气体输送管道与气液分离器A联通,气液分离器A通过气体输送管道与裂隙管路联通,还包括一个煤粉混合箱,煤粉混合箱通过煤粉输送管路与液体容器联通,液体容器底部通过恒速恒压泵与外界水箱联通,液体容器顶部通过混合输送管道汇入裂隙管路,液体容器内还设有一个活塞,所述煤粉混合箱通过活塞泵提供动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流态下煤粉运移沉降位置和速度实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运移监测系统包括CCD 工业相机,CCD 工业相机将信号传输入计算机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种流态下煤粉运移沉降位置和速度实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系统包括与裂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小明赵彦伟张新红王保玉苏二磊闫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