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伤设备防撞装置及其防撞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探伤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探伤设备防撞装置及其防撞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探伤设备(以下简称探伤设备)是钢铁生产线上对所需探伤钢管、钢棒、钢板逐一进行内部质量检测,依照对应不同国家用户、不同内容和性质的标准及规定对其进行在线自动探伤,以便对钢板的内部缺陷和性能进行精确判定的重要手段,探伤原理与手动是一样的,自动探伤只是通过机械辅助设备自动实现工件与探头之间的相对移动扫查,配置多通道超声波探伤仪,实现高速快速检测,自动探伤在工件端部均有一定的盲区,需要手动补充扫查(或其他专用管端探伤设备)或切除。
[0003]探伤设备是对钢管进行逐支非破坏性检验的设备,其精密程度极高,如果钢管不能正常被辊道运送至设备内,势必会造成设备其内部结构的损坏,影响其检测效。
[0004]探伤设备在多在钢管安装的位置使用,检查钢管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损坏,由于钢管安装的位置不同,从而导致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容易存在其他物体撞击探伤设备导致探伤设备损坏,探伤现有的探伤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伤设备防撞装置,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内壁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块(2),多个所述三角块(2)的相对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球形槽(3),多个所述球形槽(3)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球形块(4),多个所述球形块(4)的相对一方均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保护壳(1)的内部设置有探伤设备主体(5),所述探伤设备主体(5)表面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6),所述连接环(6)后侧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7),两个所述连接套(7)的上下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保护壳(1)内壁后侧的上下两方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后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两个所述连接杆(9)上下两侧表面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设备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后侧表面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连接杆(9)的后端均贯穿第一凹槽内壁的后侧至空腔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杆(9)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蜗轮(11),两个所述蜗轮(11)的左侧表面共同啮合连接有蜗杆(12),所述蜗杆(12)的下端与空腔内壁的下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12)的上端贯穿空腔内壁的上侧至保护壳(1)的上侧表面,所述蜗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钮(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设备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壳(14),所述缓冲壳(14)的一侧表面与球形块(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壳(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块(15),所述活塞块(15)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16),所述缓冲壳(14)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17),所述活塞块(15)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8),所述活塞杆(18)的一端贯穿缓冲壳(14)内壁的一侧至其一侧表面,所述活塞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19),所述挂钩(19)的内壁与连接环(6)的内壁相互套接,所述活塞块(15)的另一侧表面与缓冲壳(14)内壁的另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直弹簧(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探伤设备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壳(14)的表面开设有缓冲腔(21),所述缓冲壳(14)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缓冲口(20),所述缓冲壳(14)的内部设置有油和空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探伤设备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9)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壁的前后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转杆(22),所述转杆(22)的杆壁套接有扭簧(23),所述扭簧(23)的一端与第二凹槽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转杆(22)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第二凹槽内壁的前后两侧至挂钩(19)的前后两侧表面,所述转杆(22)的前后两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扣(24),所述扭簧(23)的另一端与限位扣(24)的内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设备防撞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海,桑伟,陈冬,朱光亚,陈星星,王本军,陈国丰,
申请(专利权)人:德新钢管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