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波纹芯柔性机翼后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90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波纹芯柔性机翼后缘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翼梁、复合材料波纹板、变形板、上翼面蒙皮、下翼面蒙皮和刚性尾翼;翼梁和刚性尾翼之间通过上翼面蒙皮、下翼面蒙皮固定连接,上翼面蒙皮与下翼面蒙皮呈夹角且上下间隔布置,上翼面蒙皮与下翼面蒙皮之间通过复合材料波纹板固定连接,复合材料波纹板靠近翼梁的一端与翼梁的中部固定连接,复合材料波纹板中固定安装有多块变形板;变形板的变形驱动,使得机翼后缘变形。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变形板的变形状态通过线路实现独立控制,通过控制多组变形板的变形状态实现对柔性后缘整体的多种弯度控制,以适应多种不同的飞行工况。应多种不同的飞行工况。应多种不同的飞行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波纹芯柔性机翼后缘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柔性机翼后缘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波纹芯柔性机翼后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形状记忆合金是先进工业领域的关键金属智能材料,这种金属在低温马氏体相发生塑性变形后,经过相变温度范围加热时,马氏体晶体结构发生热弹性改变,回复到初始形状。相比于传统的机械驱动,将形状记忆合金应用于驱动时,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重量,且具有驱动电压低、功重比高等优点。
[0003]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飞行工况十分复杂,传统飞机通常需要通过被称为副翼的铰链襟翼结构来实现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倾斜,然而舵面操作也面临难以适应所有飞行工况的问题,舵面的运动不可避免的导致寄生阻力的增加,同时传统的刚性机械变形结构极大增加了机翼的整体重量。柔性智能结构在驱动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是本专利技术的出发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了形状记忆合金的柔性机翼后缘结构,可实现机翼后缘在飞行时多种弯度变形,有效提高气动效率,以适应多种飞行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波纹芯柔性机翼后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翼梁(1)、复合材料波纹板(2)、变形板(3)、上翼面蒙皮(4)、下翼面蒙皮(5)和刚性尾翼(6);翼梁(1)和刚性尾翼(6)之间通过上翼面蒙皮(4)、下翼面蒙皮(5)固定连接,上翼面蒙皮(4)与下翼面蒙皮(5)呈夹角且上下间隔布置,上翼面蒙皮(4)与下翼面蒙皮(5)之间通过复合材料波纹板(2)固定连接,复合材料波纹板(2)靠近翼梁(1)的一端与翼梁(1)的中部固定连接,复合材料波纹板(2)中固定安装有多块变形板(3);变形板(3)的变形驱动,使得机翼后缘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波纹芯柔性机翼后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波纹板(2)为由多块半周期的正弦波纹板依次相连组成的类正弦波纹板,多块正弦波纹板为等波长、并且沿刚性尾翼(6)至翼梁(1)方向波幅依次增加,复合材料波纹板(2)中,相邻两个波峰的波幅沿刚性尾翼(6)至翼梁(1)方向变大,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波谷对应的波幅在当前两个波峰对应的波幅之间,相邻两个波谷的波幅沿刚性尾翼(6)至翼梁(1)方向变大,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波峰对应的波幅在当前两个波谷对应的波幅之间;复合材料波纹板(2)中的各个波峰面均与上翼面蒙皮(4)固定连接,复合材料波纹板(2)中的各个波谷面均与下翼面蒙皮(5)固定连接,相邻两块正弦波纹板的交界处记为连接处,相邻两个连接处之间固定安装有对应的变形板(3),最靠近翼梁(1)的连接处与复合材料波纹板(2)的端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对应的变形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翔陈轲楠江浩浩王明博李吉泉景立挺姜少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