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2GPa级低成本低碳非均质片层超高强双相钢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相钢的生产及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2.2GPa级低碳低成本片层相间的马氏体
‑
铁素体超高强度非均质双相钢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各种结构材料轻量化是实现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2.0GPa及以上级别超高强度钢是轻量化结构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0003]就目前超高强度钢的发展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低合金超高强度钢,这种超高强度钢主要表现在,将碳控制在0.3%~0.5%,再通过添加Mo、Ni、Cr和V等价格较高的合金元素进行强化,可保证屈服强度到1300MPa以上;第二个方向是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这种钢一般添加Cr、Ni、Mo、和Co的昂贵元素,通过淬火加高温回火进行二次硬化,亦可实现超高强度;第三个方向是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向铁镍马氏体合金中添加 Mo、Ti和Co等金属,通过时效析出纳米尺度金属间化合物,对强度大幅度提升。虽然以上成分设计及处理手段均能得到超高强度钢,但是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2GPa级低成本低碳非均质片层超高强双相钢,其特征在于,双相钢的化学成分为C:0.10~0.15、Mn:1.10~1.80、Si:1.10~1.35、Al:0.30~0.45、(Ti+V+Zr)<0.1、S≤0.008、P≤0.01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2.一种2.2GPa级低成本低碳非均质片层超高强双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给定范围对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和轧制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均能生产出该2.2GPa级片层相间的马氏体
‑
铁素体超高强双相钢;制备步骤如下:(1)冶炼和锻造:真空感应炉冶炼,过程中精确控制合金成分并严格控制P、S元素的含量,获得铸锭后,在实验室将铸锭锻造成方坯,终锻温度大于965℃;(2)加热:采用KSL
‑
1200X电阻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130
‑
1180℃,加热时间95
‑
118min,出炉后去除氧化铁皮;(3)轧制:将加热后的坯料进行轧制,开轧温度为1030~1090℃,经过多道次轧制,终轧温度为950~970℃;(4)冷却:对步骤(3)获得的轧后钢板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刚,丁超,武会宾,张鹏程,袁睿,李雷雷,刘金旭,王恩茂,金东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