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循环水系统预膜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459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循环水系统预膜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组成,其中,组分A为含氮螯合剂,组分B为钼酸盐,组分C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组合物中,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重量比为1: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循环水系统预膜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循环水系统预膜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设备和管线的锈蚀速度对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时长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循环水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在循环水系统开车运行前往往需要先进行预膜等防腐处理。为了取得较好的预膜处理效果,研究人员针对循环水系统的特点开发了大量预膜剂产品。
[0003]目前广泛采用的主要是由磷酸(盐)和锌盐等成分复配而成的组合药剂。然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行业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含磷化学药剂的使用受到了严格控制。因此,改进现有预膜剂配方,开发无磷预膜剂成为预膜剂研发的新趋势。目前已有研究人员开发出既不含无机磷酸(盐),也不含有机膦的预膜剂产品,例如,CN112062294A中公开了一种无磷、生物降解的新型环保预膜剂,其采用的配方中包括聚环氧琥珀酸、烷基环氧羧酸盐、葡萄糖酸钠、三乙醇胺、一水硫酸锌和水。然而,该预膜剂虽然无磷,但是却采用了较高含量的硫酸锌作为主要组分。众所周知,锌的大量排放也会产生环境问题,甚至造成农作物减产、耕地退化等严重后果。此外,除了锌盐用量大具有潜在的环境威胁,目前的无磷预膜剂还存在着投加量大、处理时间长、预膜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大部分无磷预膜剂仍然面临锌盐用量较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且预膜效果差、处理时间长、投药量大等问题,提供一种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循环水系统预膜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采用无磷、无锌的配方,更加环保,而且少量使用即可快速成膜,提高了预膜处理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组成,其中,组分A为含氮螯合剂,组分B为钼酸盐,组分C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组合物中,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重量比为1:0.1

0.2:0.13

0.24。
[000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如上所述的组合物在循环水处理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循环水系统预膜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如前所述的组合物作为预膜剂投入循环水系统,进行循环预膜处理。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能够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000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中不含磷、不含锌,更加环保;
[0010](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具有快速成膜的特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预膜处理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循环水处理(整体)效率;
[001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用量少,成膜效果好,而且原料经济易
得,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001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使用后无需进行排污置换即可直接开始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相比传统专用预膜剂产品而言节约了循环水处理的(整体)时间成本,而且还减少了循环水处理过程中的(整体)用水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某些螯合剂(例如含氮螯合剂等)可与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吸附,从而在金属表面形成单分子层的螯合膜,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金属的防腐性能。然而,这样的螯合膜致密性较差,对金属的防腐保护效果较为有限。而将钼酸盐和某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后,能够与上述螯合剂产生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保护膜的致密性,使其防腐性能得到有效提高。经过进一步研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还发现,通过将上述螯合剂、钼酸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使用,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成膜效果,并且还能提高成膜的速度。将其作为预膜剂用于循环水处理过程中,可以获得优质、高效的预膜处理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组成,其中,组分A为含氮螯合剂,组分B为钼酸盐,组分C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组合物中,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重量比为1:0.1

0.2:0.13

0.24。
[0016]优选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重量比为1:0.11

0.19:0.14

0.23。
[0017]任意本领域现有的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螯合膜的含氮螯合剂均可作为组分A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物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组分A选自N

月桂酰肌氨酸、N

月桂酰亚氨基二乙酸、N

椰子油基

β

氨基丙酸和N

月桂基

β

亚氨基二丙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组分B选自水溶性钼酸盐。
[0019]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钼酸盐选自碱金属钼酸盐。
[0020]更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钼酸盐选自钼酸钠和/或钼酸钾以及它们的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物中,组分C可以是任意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抗腐蚀保护膜,且与上述含氮螯合剂和钼酸盐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组分C选自季铵盐。优选为碳原子数在15

25的季铵盐。
[0022]为了获得更好的预膜效果,优选地,所述季铵盐选自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物中,对于各组分的配比没有特别限制。为了进一步提高预膜剂的预膜效果,减少预膜剂投加量,同时提高预膜处理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其中,组分B和组分C的重量比为1:1.2

1.5。优选为1:1.2

1.3。更优选为1:1.22

1.25。将以上优选种类的成分按照如上优选比例配合使用能够获得更优的预膜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如上所述的组合物在循环水处理中的应用。
[0025]所述应用可以为将如上所述的组合物作为预膜剂用于循环水处理过程中的预膜处理环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物采用无磷、无锌配方,对本领域常用缓蚀阻垢剂的效果也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系统预膜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组成,其中,组分A为含氮螯合剂,组分B为钼酸盐,组分C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组合物中,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重量比为1:0.1

0.2:0.13

0.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分A选自N

月桂酰肌氨酸、N

月桂酰亚氨基二乙酸、N

椰子油基

β

氨基丙酸和N

月桂基

β

亚氨基二丙酸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分B选自水溶性钼酸盐;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钼酸盐选自碱金属钼酸盐;更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钼酸盐选自钼酸钠和/或钼酸钾以及它们的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分C选自季铵盐,优选碳原子数在15

25的季铵盐;优选地,所述季铵盐选自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州郦和生魏新楼琼慧秦会敏任志峰杨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