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结构、双离合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40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合结构、双离合装置及车辆。离合结构中第一活塞盘与第一外壳体接触,第一活塞盘和第一外壳体之间形成第一执行腔,第一活塞盘远离第一执行腔的一侧设置平衡组件;平衡组件包括导向件、弹性组件和限位板,导向件与第一活塞盘的侧壁连接,弹性组件内端靠近离合结构的轴线设置,在轴线方向上,弹性组件外端的一侧与导向件抵接,弹性组件外端的另一侧与限位板抵接,限位板用于限制弹性组件外端在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在离合结构转动时,离合结构转动时第一执行腔内液压油在离心力作用下对第一活塞盘产生的轴向推力与弹性组件作用在第一活塞盘上的轴向分力相平衡,避免产生换挡冲击或飞车等问题。或飞车等问题。或飞车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合结构、双离合装置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离合器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离合结构、双离合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变速中多采用湿式离合器,且湿式离合器离合器的执行机构多为采用液压阀体进行换挡,参照图1所示,即通过控制执行腔01的压力来推动执行活塞02朝向摩擦片组03移动,设置不同的执行腔01压力会对摩擦片组03产生不同的压力,从而实现不同工况的扭矩传递。
[0003]湿式离合器在使用时,执行腔01中的液压油会跟随离合器高速旋转,液压油会产生离心力,当转速达到一定值时该离心力作用在执行活塞02上的推力会克服回位弹簧04的回位力,导致执行活塞02始终压在摩擦片组03上,从而导致换挡过程中离合器过压,产生换挡冲击或飞车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离合结构,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离合器的执行腔中液压油转动时离心力作用在执行活塞上的推力克服回位弹簧的回位力,导致执行活塞压在摩擦片组上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壳体(11)、第一外壳体(12)、第一摩擦片组(13)、第一活塞盘(14)和平衡组件(15),所述第一摩擦片组(13)的内圈端部与所述第一内壳体(11)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片组(13)的外圈端部与所述第一外壳体(12)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盘(14)与所述第一外壳体(12)接触并设于所述第一内壳体(11)、所述第一外壳体(12)和所述第一摩擦片组(13)围成的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活塞盘(14)和所述第一外壳体(12)之间形成第一执行腔(16),所述第一活塞盘(14)远离所述第一执行腔(16)的一侧设置所述平衡组件(15);所述平衡组件(15)包括导向件(151)、弹性组件和限位板,所述导向件(151)与所述第一活塞盘(14)的侧壁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内端靠近离合结构的轴线设置,在轴线方向上,所述弹性组件外端的一侧与所述导向件(151)抵接,所述弹性组件外端的另一侧与所述限位板抵接,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弹性组件外端在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在所述离合结构转动时,所述第一执行腔(16)内液压油在离心力作用下对所述第一活塞盘(14)产生的轴向推力与所述弹性组件作用在第一活塞盘(14)上的轴向分力相平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51)与所述弹性组件抵接的抵接面(152)为坡面,所述抵接面(152)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盘(14)连接,所述抵接面(152)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离合结构的轴线方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51)为圆台状结构,在轴线方向上,所述导向件(151)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盘(14)连接,所述导向件(151)另一端为自由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径向方向上,所述导向件(151)与所述第一活塞盘(14)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执行腔(16)的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153)和离心球(154),所述弹性件(153)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盘(14)的内圈端部连接,所述弹性件(153)另一端与所述离心球(154)连接,所述离心球(154)与所述导向件(151)和所述限位板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立桃路优白景峰纪晓辉唐广清刘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