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系统及温感激活模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4358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风扇系统接收一外部的输入电压,该风扇系统包括一第一风扇模块、一第二风扇模块、一第一激活模块、一第二激活模块、一温感组件以及一第一控制模块。其中,该第一激活模块系接收该输入电压以激活该第一风扇模块;该第二激活模块系接收该输入电压且电连接该第二风扇模块;该温感组件系依据一感测温度,以产生一感测信号;该第一控制模块系依据该感测信号,以控制该第二激活模块激活该第二风扇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风扇系统及温感激活模块,特别关于一种通过温度差分别激活多个风扇模块的风扇系统及温感激活模块。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大型的电子系统都装设有一风扇系统,以确保该电子系统维持于正常的工作温度,以使该电子系统可正常运转。请参阅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风扇系统1的示意图。该风扇系统1系接收一外部的输入电压Vin,作为工作电压。该风扇系统1主要具有多个风扇模块11a至11c及多个激活模块12a至12c。其中,当该等激活模块12a至12c接收该输入电压Vin后,则同时激活该等风扇模块11a至11c,以进行散热。但是当该等风扇模块11a至11c同时激活时,激活瞬间会产生极大激活电流(start-up current)与突波电流(inrushcurrent),可能会造成该电子系统或该风扇系统1当机或是其它不可预期的误动作,更甚者可能会造成该电子系统或该风扇系统1损坏。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采用一模拟式控制芯片13,使该等风扇模块11a至11c顺序激活,或是利用软件控制该等风扇模块11a至11c顺序激活,通过不同时间分别激活该等风扇模块11a至11c作为保护机制,以避免该等风扇模块11a至11c同时激活而造成误动作。但是模拟式控制芯片13价格昂贵,而软件模块的设计架构复杂,故现有的风扇系统1整体生产成本过高。此外,模拟式控制芯片13仅能延迟该等风扇模块11a至11c的激活时间,并无法达到软激活(soft-start)的功效。因此,本专利技术乃提供一种风扇系统及温感激活模块,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风扇系统及温感激活模块,系通过温度差分别激活多个风扇模块,以避免该等风扇模块同时激活而造成误动作,且可节能省电。缘是,为达上述目的,依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扇系统系接收一外部的输入电压,该风扇系统包括一第一风扇模块、一第二风扇模块、一第一激活模块、一第二激活模块、一温感组件以及一第一控制模块。其中,该第一激活模块系接收该输入电压以激活该第一风扇模块;该第二激活模块系接收该输入电压且电连接该第二风扇模块;该温感组件系依据一感测温度,以产生一感测信号;该第一控制模块系依据该感测信号,以控制该第二激活模块激活该第二风扇模块。为达上述目的,依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温感激活模块系接收一外部的输入电压,且与一风扇模块相配合。该温感激活模块系包括一激活单元、一温感组件以及一控制单元。其中,该激活单元系接收该输入电压且电连接该风扇模块;该温感组件系依据一感测温度以产生一感测信号;该控制单元系依据该感测信号以控制该激活单元激活该风扇模块。承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扇系统及温感激活模块系通过该温感组件产生该感测信号,以使该控制模块依据该感测信号在不同温度时分别激活该等风扇模块,用以防止该等风扇模块同时激活而产生极大激活电流与突波电流,而导致误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系统及温感激活模块是利用该温感组件感测操作温度,再对应激活足够数量的风扇模块,将该等风扇模块分别激活以确保电子系统与风扇系统运作正常,节能省电,达到环境保护的绿色产品,并可取代模拟式激活控制芯片以降低整体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现有风扇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系统的电路图;以及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温感激活模块的示意图。组件符号说明1-风扇系统12a~12c-激活模块 11a~11c-风扇模块Vin-输入电压13-模拟式控制芯片2-风扇系统 91-输入电压21a~21c-风扇模块22a~22c-激活模块23a、23b-控制模块24-温感组件D1、D2-二极管R1、R2、R-电阻器Q1、Q2-开关组件 C-电容器S-源极 G-栅极D-漏级 Vt-感测信号Vref1-第一参考信号 Vref2-第二参考信号U1、U2-比较器3-温感激活模块 31-风扇模块32-激活单元 33-控制单元34-温感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系统及温感激活模块。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系统的示意图。该风扇系统2系接收一外部的输入电压91以作为工作电压,且该风扇系统2应用于一电子系统(图未显示)内部,以作为散热之用。此外,该输入电压91可由该电子系统提供。该风扇系统2系包括多个风扇模块21a至21c、多个激活模块22a至22c、多个控制模块23a、23b以及一温感组件24。该等风扇模块21a至21c分别具有一风扇,亦可依据散热需求分别于该等风扇模块21a~21c中配置多个风扇,用以加强散热效果。该等激活模块22a至22c系接收该输入电压91,并且分别电连接其相对应的该等风扇模块21a至21c。该温感组件24系依据一感测温度,以产生一感测信号Vt,该温感组件24可为一热敏电阻,于本实施例中,该温感组件24系为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该感测温度系可为该电子系统的内部温度,该温感组件24依据该内部温度以产生相对应的该感测信号Vt(系可为一电压值)。依据本实施例中该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本身的特性,因此例如当该电子系统内部温度提高时,该温感组件24的阻值将变小,该感测信号Vt的电压值也随之下降;反之该电子系统内部温度下降时,该感测信号Vt的电压值则将随之提高。该等控制模块23a、23b系分别与该等激活模块22b、22c电性连接。于本实施例中,该激活模块22a接收该输入电压91以激活该风扇模块21a,而该等控制模块23a、23b系依据该感测信号Vt分别控制该等激活模块22b、22c以激活该等风扇模块21b、21c。如图3所示,该等激活模块22a至22c分别包括多个二极管D1、D2、多电阻器R1、R2、二开关组件Q1、Q2及一电容器C。其中,该第一开关组件Q1及第二开关组件Q2可为一晶体管或其它具有开关功效的电子组件,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开关组件Q1系为一PMOS晶体管,该第二开关组件Q2系为一NMOS晶体管。该等二极管D1、D2为并联连接,且其一第一端接收该输入电压91,本实施例的该等二极管D1、D2可为萧特基二极管(Schottky Diodes),用以防止逆向电流。该电阻器R1的一第一端与于该等二极管D1、D2的一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第一开关组件Q1的一源极S与该等二极管D1、D2的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第一开关组件Q1的一漏级D与相对应的该风扇模块21a、21b或21c电性连接,该第一开关组件Q1的一栅极G与该第二开关组件Q2的一漏级D电性连接。该第二开关组件Q2的该漏级D与该电阻器R1的一第二端电性连接,与该第二开关组件Q2的一源极S接地,该电容器C的一第一端与该第一开关组件Q1的该源极S及该第二开关组件Q2的该漏级D电性连接,该电阻器R2的一第一端与该电容器C的一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电阻器R2的一第二端接地。该等控制模块23a、23b分别具有一比较器U1、U2,其系具有一第一输入端input1、一第二输入端input2与一输出端output。其中,该第二输入端input2与该输出端output系通过一电阻器R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输入端input1系为一正相输入端,该第二输入端input2系为一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系统,其接收一外部的输入电压,包括:一第一风扇模块;一第二风扇模块;一第一激活模块,其接收该输入电压以激活该第一风扇模块;一第二激活模块,其接收该输入电压且电连接该第二风扇模块;一温感组件,其依据一感测温度,以产生一感测信号;以及一第一控制模块,其依据该感测信号,以控制该第二激活模块激活该第二风扇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桦魏佳宾黄文喜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