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壁轴承加工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超薄壁轴承加工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壁轴承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0002]超薄壁轴承是特种轴承的一种,超薄壁轴承在工作状态下,不仅要承受与薄壁轴承内圈精密配合圆轴的挤胀下的弹性变形,而且还要承受因自身运转产生的交变应力,并且在工况不理想的情况下,还要承受来自外界不同的静载或动载力,目前超薄壁轴承在进行轴承外圈的铣削加工时,需要使用到夹具来对超薄壁轴承的轴承外圈进行固定,但是目前的用以固定轴承的夹具,其通常采用多爪卡盘,通过若干个卡爪向外移动的方式来将轴承外圈内撑固定,这就造成了,无论采用三爪卡盘还是六爪卡盘,其卡爪由于与轴承外圈的内壁接触面积有效,因此难以对超薄壁轴承的轴承外圈进行均匀施力内撑,容易造成超薄壁轴承的轴承外圈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变形,会直接导致铣削加工得到的轴承外圈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超薄壁轴承加工夹具,固定内撑板和活动内撑板均为外弧面轮廓直径与待加工薄壁轴承外圈内壁直径适配的弧形板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壁轴承加工夹具,包括底座(1)和置物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水平设置,所述底座(1)的顶面中部水平固定有所述置物台(2),且所述置物台(2)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内撑板(5);所述底座(1)顶面远离所述固定内撑板(5)的侧部设置有能够横向往复横移并锁止的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内撑板(6),所述固定内撑板(5)和所述活动内撑板(6)均为外弧面轮廓直径与待加工薄壁轴承外圈内壁直径适配的弧形板结构,且所述活动内撑板(6)和所述固定内撑板(5)关于沿纵向的竖直面对称分布;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滑槽(301)和移动座(307),所述底座(1)顶面远离所述固定内撑板(5)的侧部沿横向开设有所述滑槽(301),所述滑槽(301)的顶部敞开设计,且所述滑槽(301)沿横向滑动配合有所述移动座(307),且所述移动座(307)的顶面通过竖向设置的安装座(308)与所述活动内撑板(6)底面固定相连,所述置物台(2)在所述滑槽(301)上方的位置沿横向开设有导槽(306),且所述安装座(308)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所述导槽(306),所述滑槽(301)沿横向的内侧端固定有轴承座(309),所述轴承座(309)内置的轴承内圈同轴固定有沿横向设置的螺柱(305),且所述螺柱(305)以螺纹啮合的方式穿过所述移动座(307),所述滑槽(301)沿横向的外侧端封闭固定有封板(302),所述螺柱(305)的外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所述封板(302)且外端部分同轴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辉,周盼伟,姜欢欢,王梦洁,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奥巨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