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13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为:次氯酸水96.45%~98.98%、单氟磷酸钠0.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中口腔科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用于预防龋齿,封闭牙齿窝沟点隙,阻断细菌进入,或提高牙齿釉质的耐酸蚀性;用于缓解因口腔溃疡、口腔炎症、义齿或手术造成的创面所带来的疼痛。

技术介绍

[0002]龋齿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5岁儿童龋齿率为70.9%,12岁儿童的龋齿率为34.5%。人类的口腔充满着细菌。在湿热的条件下,会有700多种细菌在口腔中茁壮成长,包括变形链球菌,这是牙斑的主要成分之一。变异链球菌是口腔主要的致龋齿菌之一,常见于牙菌斑中,可通过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导致龋齿的发生,牙釉质受到腐蚀,变软、变色,逐渐发展为牙体硬组织缺损,形成龋齿。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成人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而孩子形成龋齿只需要半年。因此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齿。
[0003]牙周病口腔含有牙龈卟啉单胞菌对健康不利,这是引发牙周病的一种主要细菌。不仅牙龈卟啉单胞菌可以引起发炎,它还能导致现在常见的抗生素抗性。事实上它们会把对牙齿有益的细菌挤兑走,并取代它们的位置。牙龈卟啉单胞菌一旦失控,它最终会导致牙龈从牙齿上脱落下来。
[0004]口腔溃疡口腔溃疡的显著特征是反复发作,溃疡数目由少到多,部位由前到后,多发于口腔粘膜、牙龈、舌体上下与侧面及咽喉部,溃烂面大如黄豆,小如米粒,表面附着白色溃烂腐膜。轻者可数月发生一次,重者间歇期逐渐缩短,逐年加重,甚至溃疡此起彼伏达数年、数十年不愈。人类巨细胞病毒潜伏在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ER病毒则潜伏在血液中的B淋巴细胞,人们一旦感冒、情绪压力大、身体疲倦或精力不足、免疫力差等,病毒就会发作。这类病毒属于原发性病毒,人类感染后即存在体内,藏在表皮下的血管中,并在细胞核中繁殖。当身体免疫系统异常时(感冒)会激活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这些病毒会特别活跃,溃疡也会明显恶化。血链球菌及幽门螺杆菌细菌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
中的“04防龋材料”的预期用途“用于预防龋齿,封闭牙齿窝沟点隙,阻断细菌进入,或提高牙齿釉质的耐酸蚀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用于预防龋齿,封闭牙齿窝沟点隙,阻断细菌进入,或提高牙齿釉质的耐酸蚀性;用于缓解因口腔溃疡、口腔炎症、义齿或手术造成的创面所带来的疼痛。
[0008]次氯酸(HCLO)是小分子化学物质,呈弱酸性,具有极强氧化性、极强穿透性,次氯酸一般存在于水溶液中,形成次氯酸水,次氯酸分子在自然界中无法单独存在。次氯酸杀灭病毒病菌机理,极强氧化性和极强穿透性。a)次氯酸极强的穿透性:能直接穿透微生物细胞的外围结构细胞壁、细胞膜,进入微生物的内核,破坏其内核DNA或RNA,从而杀灭各类病毒和细菌,杀灭率99.999%。作用之后还原为水和极微量的氯化物。人体和动物细胞属于巨型细胞,次氯酸分子不能穿过。b)次氯酸极强的氧化性:能氧化分解微生物的细胞膜表面的酶系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其失去活性,导致代谢机能障碍而死亡。由于病毒、病菌(细菌、真菌、霉菌),大多是原核细胞生物,其酶系多分布于细胞膜表面,易受到次氯酸氧化攻击而失去活性。次氯酸在杀菌过程是通过过氧化来瓦解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其生成物是水,氯化物,有机糖和微量的二氧化碳无毒物质。人和动物是真核细胞生物,其酶系多藏于细胞器内,次氯酸无法直接接触到。次氯酸水对病毒、病菌的杀灭力强,能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朊病毒、细菌孢子、细菌芽胞;分支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革兰氏阴性菌、大型无胞膜病毒;革兰氏阳性菌、亲脂质病毒。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用于预防龋齿,封闭牙齿窝沟点隙,阻断细菌进入,或提高牙齿釉质的耐酸蚀性;用于缓解因口腔溃疡、口腔炎症、义齿或手术造成的创面所带来的疼痛。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其特征在于:a)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为:次氯酸水96.45%~98.98%、单氟磷酸钠0.05%

0.10%、氯化钠0.85%

0.95%、稳定剂0.1~0.5%、凝胶剂0.02%

2.0%。所述次氯酸水为非电解弱酸性的次氯酸水,浓度25mg/L~100mg/L,PH5

7;所述单氟磷酸钠为食品级或医药级;所述氯化钠为食品级;所述稳定剂为磷酸二氢钠、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二种混合物,均为食品级;所述凝胶剂为硅酸镁锂、硅酸镁铝、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为食品级或医药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用于预防龋齿,封闭牙齿窝沟点隙,阻断细菌进入,或提高牙齿釉质的耐酸蚀性;用于缓解因口腔溃疡、口腔炎症、义齿或手术造成的创面所带来的疼痛。b)所述的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纯化水,输送到次氯酸水发生器;步骤2:盐酸溶液配制,将盐酸配制为7.5%

8.5%浓度的盐酸;步骤3:次氯酸钠溶液配制;将次氯酸钠配制为8%

9%浓度的次氯酸钠;步骤4:次氯酸水制备,将步骤2中的盐酸溶液与将步骤3中的次氯酸钠溶液同时加入步骤1中的次氯酸水发生器,制得次氯酸水;步骤5:将步骤4中的次氯酸水检验合格后,密封储存到存储罐中,遮光存储;步骤6:将单氟磷酸钠加入到步骤5中的次氯酸水中,搅拌5min

20min;步骤7:将稳定剂加入到步骤6中的次氯酸水中,搅拌5min

20min;步骤8:分别将氯化钠、凝胶剂加入到步骤7中的次氯酸水中,搅拌5min

20min,静置2

3h;步骤9:步骤8中静置后的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灌装,成品密封、避光储存,制得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用于预防龋齿,封闭牙齿窝沟点隙,阻断细菌进入,或提高牙齿釉质的耐酸蚀性;用于缓解因口腔溃疡、口腔炎症、义齿或手术造成的创面所带来的疼痛。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产品具有“无菌、无毒级、无刺激性、无皮肤变态反应、无致突变性、杀菌力强、稳定性高、弱酸性”的优点。a)无菌根据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的检测,检测结论如下:无菌检测符合GB27951

2011《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无菌”的要求。b)无毒级根据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的检测,检测结论如下: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为:次氯酸水96.45%~98.98%、单氟磷酸钠0.05%

0.10%、氯化钠0.85%

0.95%、稳定剂0.1~0.5%、凝胶剂0.02%

2.0%。所述次氯酸水为非电解弱酸性的次氯酸水,浓度25mg/L~100mg/L,PH5

7;所述单氟磷酸钠为食品级或医药级;所述氯化钠为食品级;所述稳定剂为磷酸二氢钠、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二种混合物,均为食品级;所述凝胶剂为硅酸镁锂、硅酸镁铝、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为食品级或医药级。本发明的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用于预防龋齿,封闭牙齿窝沟点隙,阻断细菌进入,或提高牙齿釉质的耐酸蚀性;用于缓解因口腔溃疡、口腔炎症、义齿或手术造成的创面所带来的疼痛。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龋齿和口腔溃疡含漱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纯化水,输送到次氯酸水发生器;步骤2:盐酸溶液配制,将盐酸配制为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绍清林美君黄剑烽
申请(专利权)人:卫盾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