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装置及其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11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退出装置,适用于退出电子装置的可抽换组件,其例如包括机壳、板状拉柄、接头、防水构件、推杆与弹簧。机壳具有相对应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及连通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贯孔。板状拉柄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并具有延伸部。接头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并与板状拉柄的延伸部枢接。防水构件配置于接头与第一表面之间。推杆具有推动部与连接部,而推动部配置于第二表面,且推动部通过连接部经过贯孔与接头连结。弹簧套接于连接部上,并配设于推动部与第二表面之间。上述的退出装置的防水效果可达IP54等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退出装置及其机构,且特别涉及到一种适用于更换可抽换式组件的退出装置及其机构。
技术介绍
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个人计算机或数字电子产品为了提高产品的功能,进而外接各种功能的电子装置,例如可抽取式光驱、可抽取式刻录机、可抽取式硬盘、可抽取式软盘机与充电电池等。上述的可抽取式组件也可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 PC)中,且使用者可针对本身的需求使用各种可抽取式组件。此外,可抽取式组件也应用至工业计算机(industry computer)与军用计算机(military computer)中。值得注意的是,工业计算机与军用计算机具有较为严苛的使用需求,例如防水、防沙、防腐蚀与防震等。因此,工业计算机与军用计算机所配备的可抽取式组件必须具有满足相关使用需求的设计例如防水等级与防震等级。上述的可抽换组件若使用于工业计算机或军用计算机中,其防水设计例如将可抽换组件配置于一拖盘上,且拖盘具有一拉柄,并且工业计算机或军用计算机的机壳具有拖盘的出口。防水外盖覆盖于拖盘的出口上,以达防水需求。当使用者需更换可抽换组件时,使用者可利用拉柄拖出拖盘并更换可抽换组件。换言之,电子设备具有拖盘的配置空间与拖盘移动空间,所以电子设备的厚度就无法进一步下降。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于更换可抽换组件时,使用者施力不当,而将拉柄拉断。拉柄断裂造成拖盘无法使用,以致于使用者无法更换可抽换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出一种退出装置,其具有防水效果,且使用者可更省力地更换可抽换组件。基于上述或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退出装置,适用于退出一电子装置的一可抽换组件,而退出装置例如包括一机壳、一板状拉柄、一接头、一防水构件、一推杆与一第一弹簧。其中,机壳具有以厚度相对应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及贯穿连通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一贯孔。此外,板状拉柄是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并具有一延伸部。另外,接头是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并与板状拉柄的延伸部枢接。再者,防水构件是配置于接头与第一表面之间。推杆具有一推动部与一延伸部,而推动部是配置于第二表面上,且推动部通过连接部经过贯孔与接头连结。第一弹簧是套接至连接部,并配置于推杆的推动部与第二表面之间。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退出装置,上述的推杆例如具有贯孔。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退出装置,退出装置例如更包括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推杆连结,而另一端为固定端,其中固定端例如是与机壳连接。此外,第二弹簧的材质例如包括金属。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退出装置,上述的板状拉柄例如具有开口,以适于使用者握持操作。此外,板状拉柄的延伸部通过枢轴与接头连接,而延伸部具有顶面与端面,且顶面与枢轴的长度小于端面与枢轴的长度。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退出装置,上述的板状拉柄、接头与推杆的材质例如包括塑料,以及第一弹簧的材质例如包括金属。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退出装置,上述的防水构件例如为环状橡胶。基于上述或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退出机构,其例如包括一板状拉柄、一接头与一推杆。其中,板状拉柄例如具有延伸部。此外,接头通过枢轴与板状拉柄的延伸部枢接,其中延伸部具有顶面与端面,且顶面与枢轴的长度小于端面与枢轴的长度。另外,推杆例如具有推动部与连接部,其中推动部通过连接部与接头连结。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退出机构,上述的推杆例如具有贯孔。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退出机构,上述的板状拉柄例如具有开口,以适于使用者操作,且板状拉柄、接头与推杆的材质例如包括塑料。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采用防水构件与弹簧的组合,其防水效果可达IP54等级,且可适用于工业计算机、军用计算机或其它具有防水需求的电子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退出装置较已知装置具有较小的使用空间,且更适于使用者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退出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退出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退出装置的使用中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退出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退出装置的剖面图。请参照图1与图2,退出装置例如包括机壳110、板状拉柄120、接头130、防水构件140、推杆150与第一弹簧160。其中,机壳110例如具有以厚度相对应的一第一表面112a与一第二表面112b,及贯穿连通第一表面112a与第二表面112b的一贯孔114,而机壳110例如工业计算机的机壳。此外,板状拉柄120是配置于第一表面112a上,而板状拉柄120例如具有开口122、枢轴124与延伸部126,且开口122适于使用者握持与操作。另外,接头130是配置于第一表面112a上,并与板状拉柄120的延伸部126枢接,其中接头130通过枢轴124与板状拉柄120连接。再者,防水构件140是配置于接头130与第一表面112a之间,且防水构件140为环状橡胶,而防水构件140例如为具有压缩弹性的防水橡胶密封环。如上所述,推杆150例如具有推动部156与连接部154,而推动部156是配置于第二表面112b,且推动部156通过连接部154经过贯孔114与接头130连结,其中推杆150与接头130具有相同角位移。换言之,当接头130旋转时,推杆150亦跟着同步旋转。此外,上述的推杆150与接头130的连接方式例如是锁固或套固。另外,可抽换组件200是配置于推杆150旁。再者,第一弹簧160套接于连接部154,且第一弹簧160是配置于推动部156与第二表面112b之间,使得防水构件140受到机壳110与接头130的挤压,而产生变形以达到密封效果。其次,延伸部126具有顶面126a与端面126b,其中顶面126a与枢轴124的长度小于端面126b与枢轴124的长度(如图1虚线区域所示)。简而言之,延伸部126可改变接头130与第一平面112a的距离,且延伸部126可改变防水构件的密封效果,以使接头130更适于对机壳110作相对旋转。请继续参照图1与图3,推动部156具有一贯孔152,而第二弹簧170的一端172a穿过贯孔152,并与推动部156连结。此外,第二弹簧170的另一端172b为一固定端,且第二弹簧的一端172b固定端是与机壳110连接。另外,第二弹簧170的材质例如包括金属,而板状拉柄120、接头130与推杆150的材质例如包括塑料。请参照图3,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退出装置的使用中侧视图。板状拉柄120以枢轴124为轴心旋转90度,使得延伸部126的端面126b接触机壳110的第一平面112a,因此改变接头130与机壳110的距离,除了使接头130更适于对机壳110作相对旋转外,更可减少防水构件140的磨耗。当板状拉柄120以接头130为中心旋转时,接头130经由连接部154带动推动部156旋转,以推动可抽换组件200。此外,第二弹簧170更可将板状拉柄150恢复未使用前的状态,以便于使用者进行可抽换组件200的更换。本专利技术的退出装置的第一弹簧160并不限定套设于推杆150的连接部154,亦可将第一弹簧160配置于连接部154内。此外,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第二弹簧170,在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退出装置及其机构具有下列优点一、本专利技术的退出装置使用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退出装置,适用于退出一电子装置的一可抽换组件,该退出装置包括:一机壳,具有以厚度相对应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及贯穿连通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一贯孔;一板状拉柄,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并具有一延伸部;一接头,配 置于该第一表面上,与该板状拉柄的该延伸部枢接;一防水构件,配置于该接头与该第一表面之间;一推杆,具有一推动部与一连接部,其特征在于:该推动部配置于该第二表面上,且该推动部通过该连接部经过该贯孔与该接头连结;以及一第一 弹簧,套接于该连接部上,并配置于该推杆的该推动部与该第二表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柏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