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包括食物(1)和外密封袋(2);该食物(1)位于所述外密封袋(2)内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食物(1)表面上从内向外依次包覆有灭活益生菌层(3)和阻隔层(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组合并同时解决益生菌生存受食物不利影响和食物防腐性差问题。性差问题。性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
[0001]本技术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
技术介绍
[0002]参见图1
‑
2,其为常见的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其包括食物(1
‑
1,1
‑
2)和外密封袋(2)。目前预包装食品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痛点分析如下:
[0003]第一,由于食品的纯食物保质期短,尤其是熟食,存在防腐效果差的问题,而需要采用添加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来提高保质期,很难做到少添加或无添加绿色食物的更高食品安全和标准的要求;
[0004]第二,现有食品在食材(1
‑
1)中也有增加益生菌(1
‑
2),但是是以混合状态存在。在益生菌(无论是灭活益生菌还是活性益生菌)与食物均匀混合的形式存在,并不会改善食品的保质期;且该食材(1
‑
1)酸碱性等影响因素会对益生菌(1
‑
2)产生不利生存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可组合解决益生菌生存受食物不利影响和食物防腐性差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为: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包括食物和外密封袋;该食物位于所述外密封袋内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食物表面上从内向外依次包覆有灭活益生菌层和阻隔层。
[0007]而本方案中所述的灭活益生菌层是采用灭活益生菌制成的薄膜。而灭活益生菌(或者称后生元)是一种通过特殊的灭活技术,保留有益菌原有结构及特性,但不再具备生长繁殖能力的有益菌。而灭活益生菌层含有灭活菌体、代谢产物和/或菌体裂解成分(灭活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该灭活益生菌层含有益生菌菌体和其代谢产物,本身能抗菌活性物质,达到抑菌或杀菌作用,可避免细菌滋生;同时采用包覆在食物表面的方式,可形成一层生物护膜,进一步可抗菌防腐并提高保质期。本预包装食品能实现少添加防腐剂食品(食品保质期为长期时)或无添加防腐剂食品(食品保质期为短期时),满足食品更健康、高标准和安全性要求。
[0008]而本方案中所述的阻隔层是采用致密可密封阻隔材料制成的薄膜,用以阻隔细菌、空气或水等进入,可致密密封并隔离地保护其内部的灭活益生菌层和食物。
[0009]因此本技术方案可组合同时解决益生菌生存受食物不利影响和食物防腐性差的问题。
[0010]进一步地,所述灭活益生菌层与所述阻隔层之间隔设有可食性膜层。
[0011]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在食物表面上包覆有灭活益生菌层、可食性膜层及阻隔层,该灭活益生菌层、可食性膜层及阻隔层三层依次包覆所述食物,具有不同效果且彼此互补作用。
[0012]该灭活益生菌层可相当于生物保护膜且本身也可抑制细有害菌;而该食性膜层由
于将可食用层(灭活益生菌层)与不可食用层(阻隔层)安全隔开;而阻隔层用于将食性膜层与外密封袋之间密封隔开。因此食用时可将食性膜层先剥除掉,而只留下所述灭活益生菌层和食物食用;由于该可食性膜层内壁是不会被隔离层所污染,即便可食性膜层内壁分子或微粒残留在灭活益生菌层上,也可一起食用(该可食性膜层是采用可食性材料制成的膜,即可食用),并不影响食用安全。而该阻隔层和外密封袋上的微小塑料颗粒是不会进入可食用的灭活益生菌层和食物上(由于可食性膜层安全阻隔,且可食性膜层在食用前是被撕掉),保证食品内部食用部分无污染而极度安全。
[0013]本技术方案可组合并同时解决食物(灭活益生菌层)易被污染、益生菌生存受食物影响及防腐效果差等综合性问题。
[0014]优选地,所述灭活益生菌层厚度20
‑
200um。
[0015]优选地,所述可食性膜层厚度0.1
‑
0.5mm。
[0016]优选地,所述阻隔层厚度0.1
‑
0.5mm。
[0017]优选地,所述可食性膜层为蛋白可食性包装膜、多糖可食性包装膜、微生物共聚聚酯可食性包装膜或复合型可食用性膜中的任一种。
[0018]优选地,所述食物为糖果类、谷薯类、蔬果类、豆类或、坚果类或肉类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9]优选地,所述外密封袋采用聚乙烯(PE)或聚丙烯(PVC)、聚丙烯(PP)、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材料。
[0020]优选地,所述阻隔层采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材料。
[0021]本技术有益效果:
[0022]第一,本技术不同于现有的预包装食品,由于在食物表面上包覆有灭活益生菌层、可食性膜层及阻隔层,该灭活益生菌层、可食性膜层及阻隔层三层依次包覆所述食物,具有不同效果并彼此作用,可组合并同时解决食物易被污染、益生菌生存受食物影响及防腐效果差等综合性问题;
[0023]第二,本技术由于通过该灭活益生菌层可相当于生物膜且可抑制细有害菌;而该食性膜层由于可食用与不可食用之间隔开且阻止细菌进入食物表面;而该阻隔层致密地密封阻隔,可完全阻止细菌、空气或水等进入其内部;该外密封袋的袋外和袋内的细菌均无法进入食物内,能实现少添加防腐剂食品(食品保质期为长期时)或无添加防腐剂食品(食品保质期为短期时),满足食品更健康的食用标准和要求;
[0024]第三,本技术由于具有灭活益生菌层,可改善肠道功能、改善腹泻消化不良症状;而由于灭活益生菌层与食物分层存在,可减少该食物的酸碱性等特点会对所述灭活益生菌层产生的不利生存影响;同时该灭活益生菌层附着在食物外表面并周向包覆外保护,可避免细菌滋生;
[0025]第四,本技术由于灭活益生菌层与外密封袋之间是被阻隔层内密封隔开;同时该食物和灭活益生菌层均不会与外密封袋内壁面接触,可避免外密封袋内壁(具有细菌、灰尘、塑料颗粒等)污染到食物和灭活益生菌层的灭活菌体的问题;而在食用时可将食性膜层先剥除掉,而只留下所述灭活益生菌层和食物食用;即便该可食性膜层内壁与灭活益生菌层有接触,但由于该可食性膜层内壁不会被污染,就算少量(即可食性膜层内壁)残留在灭活益生菌层表面上,也可一起食用(该可食性膜层是采用可食性材料制成的膜,即可食
用),并不影响食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现有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的结构示意图(剖开状态)。
[0027]图2是图1中C处放大图。
[0028]图3是本技术中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的结构示意图(剖开状态)。
[0029]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图。
[0030]图5是本技术中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的结构示意图(剖开状态)。
[0031]图6是图5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3]实施例一:可参见图3
‑
4,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包括食物1和外密封袋2;该食物1位于所述外密封袋2内部。
[0034]具体地,所述外密封袋2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包括食物(1)和外密封袋(2);该食物(1)位于所述外密封袋(2)内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食物(1)表面上从内向外依次包覆有灭活益生菌层(3)和阻隔层(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益生菌层(3)与所述阻隔层(5)之间隔设有可食性膜层(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益生菌层(3)厚度20
‑
200u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食性膜层(4)厚度0.1
‑
0.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灭活益生菌的预包装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九,
申请(专利权)人:豆豆乐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