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灰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灰固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灰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之社会的发展,排放的二氧化碳也随之逐年增多,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粉煤灰是火热发电厂静电除尘器部分产生的飞灰,属于工业固废的一种,煤灰浆料是粉煤灰和水根据比例混合搅拌制备的产物,煤灰浆料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实现碳封存的目的。
[0003]由于煤灰浆料是堆叠在一起的固体粘稠物,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无法渗透进入煤灰浆料的内部,煤灰浆料内部的氧化钙和氧化镁等物质无法与二氧化碳反应,煤灰浆料的利用率不高,煤灰浆料也无法与二氧化碳反应充分,导致固碳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以解决二氧化碳无法渗透进入煤灰浆料内部、煤灰浆料的利用率不高和煤灰浆料和二氧化碳反应不充分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二氧化碳渗透进入煤灰浆料内部、提高煤灰浆料的利用率且煤灰浆料和二氧化碳反应充分的煤灰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5]技术方案为:一种煤灰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有箱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灰固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箱门板(21)、固定螺栓(22)、排气支撑框(31)、球形外壳(32)、多孔支撑座(33)、支撑筒(34)、煤灰浆料分铺部件(4)、煤灰浆料排出调整部件(5)、导气板(61)、单向阀(62)和进气框(63),所述箱门板(21)通过合页转动式安装于箱体(1)上,两个所述固定螺栓(22)通过螺纹转动式设于箱体(1)和箱门板(21)上,两个所述固定螺栓(22)呈对称设置,所述箱体(1)顶部开有大通孔,所述排气支撑框(31)设于箱体(1)顶部,所述排气支撑框(31)开有排气方孔,所述球形外壳(32)固接于排气支撑框(31)顶部,所述多孔支撑座(33)设于球形外壳(32)顶部,所述支撑筒(34)安装于球形外壳(32)顶部,所述支撑筒(34)内设有煤灰浆料分铺部件(4),所述多孔支撑座(33)顶部设有煤灰浆料排出调整部件(5),所述导气板(61)固接于多孔支撑座(33)顶部,所述导气板(61)连通有多个单向阀(62),所述单向阀(62)穿过多孔支撑座(33),所述进气框(63)设于导气板(61)顶部,所述进气框(63)与导气板(61)连通,所述进气框(63)穿过支撑筒(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灰固碳装置,其特征在于,煤灰浆料分铺部件(4)包括有旋转支撑盘(41)、条形板(42)、旋转支撑轴(43)、支撑弹簧(44)、内球形导料筒(45)、外球形导料筒(46)、伺服电机(47)和六面杆轴(48),所述旋转支撑盘(41)滑动式设于支撑筒(34)内,两个所述条形板(42)滑动式设于旋转支撑盘(41)上,两个所述条形板(42)呈对称设置,所述旋转支撑轴(43)固接于两个条形板(42)上,所述旋转支撑轴(43)与旋转支撑盘(41)滑动式连接,两个所述条形板(42)和旋转支撑盘(41)之间均连接有支撑弹簧(44),所述内球形导料筒(45)固接于旋转支撑轴(43)上,所述外球形导料筒(46)安装于内球形导料筒(45)上,所述外球形导料筒(46)位于球形外壳(32)内,所述伺服电机(47)安装于支撑筒(34)内顶部,所述六面杆轴(48)固接于伺服电机(47)的输出轴,所述六面杆轴(48)与旋转支撑轴(43)上部滑动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灰固碳装置,其特征在于,煤灰浆料排出调整部件(5)包括有凸轮(51)、进料槽框(52)、内排料管(53)、外排料管(54)和堵板架(55),所述凸轮(51)安装于旋转支撑轴(43)上部,所述内排料管(53)和外排料管(54)均安装于多孔支撑座(33)上,所述内排料管(53)和外排料管(54)均穿过多孔支撑座(33),所述内排料管(53)位于内球形导料筒(45)上方,所述外排料管(54)位于外球形导料筒(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巍,葛岩,谢增斌,
申请(专利权)人:原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