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尺尺带的喷墨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85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卷尺尺带的喷墨打印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尺带收放模块、尺带存储模块和尺带正反面喷印模块;所述尺带收放模块包括机架,在机架上间隔设置有收料轮和放料轮,在放料轮前侧设置有多组导向轮,在其中两导向轮之间设置有可对尺带夹紧/松放的夹带机构;所述尺带正反面喷印模块包括沿着尺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两组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反面喷墨机构、第一UV固化机构、正面喷墨机构、第二UV固化机构、第二恒速牵引机构,两组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中位于前方的一组下方设置有起跳装置,所述起跳装置用于检测尺带的接头部位。所述起跳装置用于检测尺带的接头部位。所述起跳装置用于检测尺带的接头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尺尺带的喷墨打印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卷尺尺带打印设备
,更加具体的,涉及卷尺尺带的喷墨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卷尺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量具。 大家经常看到的是钢卷尺,建筑和装修常用,也是家庭必备工具之一。卷尺尺带目前通过印刷轮凸版印刷的方式将刻度印刷到尺带上,设备占地面积大,次品率较高。
[0003]对此,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1069516.8”,名称为“一种防溅射的卷尺高速喷墨打印机”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卷尺的喷墨打印机,用于对卷尺尺带进行喷墨加工,包括喷墨机架和收放卷机架;所述收放卷机架上安装有收料盘和出料盘;所述喷墨机架上安装有若干导向轮、定速导轮机构、两组喷墨机构和两组固化机构。
[0004]然而,上述结构中,实际使用时需要将喷墨机构的喷墨头与卷尺表面离得非常近。而,实际待打印的卷尺并不是完全平整的,其具有接头(接头产生在放料盘中换料时,后装入的卷尺料带与前面卷尺料带连接位置),且很多时候卷尺表面还具有疙瘩等凸点。这导致卷尺上述位置在经过喷墨头时会磕碰到喷墨头,非常容易损伤高精度的喷墨头。
[0005]基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卷尺尺带的喷墨打印设备。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卷尺尺带的喷墨打印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尺带收放模块、尺带存储模块和尺带正反面喷印模块;所述尺带收放模块包括机架,在机架上间隔设置有收料轮和放料轮,在放料轮前侧设置有多组导向轮,在其中两导向轮之间设置有可对尺带夹紧/松放的夹带机构;所述尺带存储模块包括固定轮组、相对固定轮组可活动的活动轮组和推动所述活动轮组的轮组驱动模组,所述活动轮组通过两侧设置的导柱活动支承,所述固定轮组和所述活动轮组均包括在其上转动设置的多组储料轮,在所述固定轮组的前侧设置有送带轮,在所述送带轮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尺带压紧的第一压紧轮;所述尺带正反面喷印模块包括沿着尺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两组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反面喷墨机构、第一UV固化机构、正面喷墨机构、第二UV固化机构、第二恒速牵引机构,所述正面喷墨机构和所述反面喷墨机构相同,其包括喷墨轮和在所述喷墨轮上方设置的喷墨头,在两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中间设置有第一尺带松紧调整机构,在所述第二UV固化机构和所述第二恒速牵引轮机构设置有第二尺带松紧调整机构,两组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中位于前方的一组下方设置有起跳装置,所述起跳装置用于检测尺带的接头部位。
[0008]其中,所述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第二恒速牵引轮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恒速牵引主动轮,以及在恒速牵引主动轮两侧设置的第二压紧轮。
[0009]其中,包括对第一、第二压紧轮进行调节的压紧轮调整机构,其包括转轴座,在所述转轴座中转动支承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部设置有伸出所述转轴座的偏心轴,所述转轴的后端部固定有一铰接臂,所述铰接臂通过一驱动气缸推动。
[0010]其中,所述喷墨轮两侧设置有油墨接料盒,所述油墨接料盒包括在其上端面上设置的凹陷部,在凹陷部上开设有进墨孔,所述进墨孔连通位于油墨接料盒下方的出墨孔。
[0011]其中,所述喷墨头的横向和纵向位置可调节。
[0012]其中,所述第一尺带松紧调整机构和所述第二尺带松紧调整机构结构相同,包括活动设置的调节轮座,所述调节轮座上转动设置的调节轮,还包括拉绳导轮和张紧在拉绳间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配重块,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连接调节轮座。
[0013]其中,包括一配重块放置座,所述配重块有多组,其堆叠设置在所述配重块放置座内,且各个配重块的两侧设置对位的第一穿孔,在配重块放置座两侧对应位置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一穿孔的导杆,各个配重块中部设置有对位的第二穿孔,且在配重块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该第二穿孔连通的插销孔,还包括一与所述钢绳固定的连接导柱,所述连接导柱插设于第二穿孔内,且在连接导柱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各个配重块中插销孔对位的横向穿孔。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控制喷墨头的起跳(即控制喷墨头向上移动),用线速度控制距离,防止喷墨头部位碰撞接头疙瘩等。。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示意图。
[0017]图3为第一、第二尺带松紧调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正面喷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正面喷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油墨接料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压紧轮调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压紧轮调整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前方和后方匀以尺带从的输送方向来定义,尺带输送方向定义为前方,尺带输送方向相反反向为后方。
[0024]参见图1至图8,卷尺尺带的喷墨打印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尺带收放模块1、尺带存储模块2和尺带正反面喷印模块3;所述尺带收放模块1包括机架10,在机架10上间隔设置有收料轮11和放料轮12,在放料轮12前侧设置有多组导向轮,在其中两导向轮之间设置有可对尺带夹紧/松放的夹带机构3;所述尺带存储模块2包括固定轮组20、相对固定轮组可活动的活动轮组21和推动所述活动轮组21的轮组驱动模组,所述活动轮组21通过两侧设置的导柱200活动支承,所述固定轮组和所述活动轮组均包括在其上转动设置的多组储料轮22,在所述固定轮组的前侧
设置有送带轮23,在所述送带轮23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尺带压紧的第一压紧轮101;所述尺带正反面喷印模块3包括沿着尺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两组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201、反面喷墨机构3b、第一UV固化机构401、正面喷墨机构3a、第二UV固化机构402、第二恒速牵引机构202,所述正面喷墨机构3a和所述反面喷墨机构3b相同,其包括喷墨轮30和在所述喷墨轮30上方设置的喷墨头31,在两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201中间设置有第一尺带松紧调整机构301,在所述第二UV固化机构402和所述第二恒速牵引轮机构202设置有第二尺带松紧调整机构302,两组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201中位于前方的一组下方设置有起跳装置4,所述起跳装置4用于检测尺带的接头部位。
[0025]其中,所述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201、第二恒速牵引轮机构202结构相同,均包括恒速牵引主动轮201a,以及在恒速牵引主动轮201两侧设置的第二压紧轮102。其中,包括对第一、第二压紧轮进行调节的压紧轮调整机构5,其包括转轴座50,在所述转轴座50中转动支承的转轴51,所述转轴51的前端部设置有伸出所述转轴座50的偏心轴52,所述转轴51的后端部固定有一铰接臂53,所述铰接臂53通过一驱动气缸54推动。
[0026]其中,所述喷墨轮30两侧设置有油墨接料盒31,所述油墨接料盒31包括在其上端面上设置的凹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卷尺尺带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尺带收放模块(1)、尺带存储模块(2)和尺带正反面喷印模块(3);所述尺带收放模块(1)包括机架(10),在机架(10)上间隔设置有收料轮(11)和放料轮(12),在放料轮(12)前侧设置有多组导向轮,在其中两导向轮之间设置有可对尺带夹紧/松放的夹带机构(3);所述尺带存储模块(2)包括固定轮组(20)、相对固定轮组可活动的活动轮组(21)和推动所述活动轮组(21)的轮组驱动模组,所述活动轮组(21)通过两侧设置的导柱(200)活动支承,所述固定轮组和所述活动轮组均包括在其上转动设置的多组储料轮(22),在所述固定轮组的前侧设置有送带轮(23),在所述送带轮(23)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尺带压紧的第一压紧轮(101);所述尺带正反面喷印模块(3)包括沿着尺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两组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201)、反面喷墨机构(3b)、第一UV固化机构(401)、正面喷墨机构(3a)、第二UV固化机构(402)、第二恒速牵引机构(202),所述正面喷墨机构(3a)和所述反面喷墨机构(3b)相同,其包括喷墨轮(30)和在所述喷墨轮(30)上方设置的喷墨头(31),在两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201)中间设置有第一尺带松紧调整机构(301),在所述第二UV固化机构(402)和所述第二恒速牵引轮机构(202)设置有第二尺带松紧调整机构(302),两组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201)中位于前方的一组下方设置有起跳装置(4),所述起跳装置(4)用于检测尺带的接头部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尺尺带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速牵引轮机构(201)、第二恒速牵引轮机构(202)结构相同,均包括恒速牵引主动轮(201a),以及在恒速牵引主动轮(201)两侧设置的第二压紧轮(102)。3.如权利要求2述的卷尺尺带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高明宋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宝丰工量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