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384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包括外壳和自发电机构;外壳:其四侧面中部对称开设的安装口内均设有超声波喇叭,外壳的四侧面上端均设有红外传感器;自发电机构:包括转动台、翻板、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控制器,所述转动台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外壳的上表面中心处,翻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转动台的内部左上端,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翻板的上表面,太阳能控制器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底面;该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可以通过超声波和高强度的频闪灯光配合对鸟类产生双重刺激来促使其离开,驱鸟效果较好,且具备高效自发电功能,以便降低能源损耗,整体结构牢固可靠,能够确保高压线路驱鸟工作的稳定性。高压线路驱鸟工作的稳定性。高压线路驱鸟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线路
,具体为一种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线通常指的是输送10kV以上电压的输电线路。中国国内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一般分为:35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等。高压输电在城市一般采用带绝缘层的电缆地下传输,在野外常采用铁塔承载的架空线方式传输。
[0003]在架空式高压线路上,常常会有鸟类将高压线路作为落脚点而停留,高压线路很容易被鸟类损坏而对电力输送工作造成影响,此时需要借助超声波驱鸟装置对鸟类进行驱赶。
[0004]现有的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常常配备有多个电器元件,在使用时需要一定的能源供给,而目前的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一部分是通过线路供电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存在一定的排线负担,另一部分则会加装太阳能发电设备进行自主供电,以便降低能源损耗,但在实际使用时难以使太阳能电池板以最佳角度接受光照,发电效率较为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可以通过超声波和高强度的频闪灯光配合对鸟类产生双重刺激来促使其离开,驱鸟效果较好,且具备高效自发电功能,以便降低能源损耗,整体结构牢固可靠,能够确保高压线路驱鸟工作的稳定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包括外壳和自发电机构;外壳:其四侧面中部对称开设的安装口内均设有超声波喇叭,外壳的四侧面上端均设有红外传感器;自发电机构:包括转动台、翻板、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控制器,所述转动台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外壳的上表面中心处,翻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转动台的内部左上端,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翻板的上表面,太阳能控制器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底面,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电连接太阳能控制器的输入端;其中: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面设有PLC控制器和蓄电池,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太阳能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超声波喇叭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可以通过超声波和高强度的频闪灯光配合对鸟类产生双重刺激来促使其离开,驱鸟效果较好,且具备高效自发电功能,以便降低能源损耗,整体结构牢固可靠,能够确保高压线路驱鸟工作的稳定性。
[0007]进一步的,所述自发电机构还包括销杆、支杆和支撑轮,所述销杆通过轴承转动连
接于转动台的内部中心处,支杆对称设置于销杆的前后两端,支杆上端的缺口内均转动连接有支撑轮,支撑轮的外弧面均与翻板的底面接触,可以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以最佳角度接受光照,提升发电工作的效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自发电机构还包括涡轮、第一电机和蜗杆,所述涡轮固定套设于销杆的外弧面中部,第一电机设置于转动台的左侧内壁中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右端设有蜗杆,蜗杆的右端通过轴承与转动台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蜗杆与涡轮啮合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可以带动销杆发生旋转。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右侧内壁上端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左端设有锥齿轮,转动台底端转轴的下端设有锥齿环,锥齿轮与锥齿环啮合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进而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角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四侧面上端均设有爆闪灯,爆闪灯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可以对鸟类产生视觉刺激来促使其离开,提升驱鸟效果。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四侧面下端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鳍口,可以促使外壳内部因各个电器工作而产生的热量散发至外部环境当中。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面设有嵌合槽,外壳的四侧面底端均开设有两个与嵌合槽相连通的安装孔,可以实现对外壳的初步安装固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弧壁上端均设有收纳槽,外壳的四侧面底端均开设有两个条形口,条形口与相邻的收纳槽相连通,收纳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销,限位销的外弧面中部均设有联动销,联动销位于相邻的条形口内部,联动销的外侧端头均与矩形环固定连接,矩形环活动套设于外壳的外部,可以实现对外壳的进一步加固限位,确保外壳的安装强度以及后续高压线路驱鸟工作的稳定性。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槽的内部顶壁均设有弹簧,弹簧的底端与竖向对应的限位销固定连接,可以促使限位销自动下移复位。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在将外壳与高压线路上的衔接构件相连时,人员先使用外部螺栓穿过安装孔将外壳与插入嵌合槽内部的衔接构件相连即可实现对外壳的初步安装固定,在外部螺栓穿过安装孔时人员手动抬起矩形环可以通过联动销带动所有的限位销上移缩入收纳槽的内部,以便外部螺栓正常穿过安装孔,之后人员松开矩形环,限位销受弹簧的弹性势能影响会自动与外部螺栓上的限位口嵌合,从而实现对外壳的进一步加固限位,确保外壳的安装强度以及后续高压线路驱鸟工作的稳定性。
[0016]2、当鸟类进入该超声波驱鸟装置的工作区域后,红外传感器可以对鸟类的位置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反馈至PLC控制器,经PLC控制器的数据整合后会发生调控指令,使得超声波喇叭运转产生超声波以便将鸟类驱离,以免鸟类停留在高压线路上对高压线路造成损坏,此过程中爆闪灯通电可以产生高强度的频闪灯光,以便对鸟类产生视觉刺激来促使其离开,提升驱鸟效果,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光照射后发生光电效应产生电流,之后太阳能电池板将产生的电流集中反馈至太阳能控制器进行数字化调节并转化为稳定电流后存储在蓄电池的内部,从而实现自发电功能来降低能源损耗。
[0017]3、通过PLC控制器的调控,第一电机运转带动蜗杆旋转时,受蜗杆与涡轮的啮合连
接关系影响,销杆会带动支杆一同发生旋转,改变支撑轮的所处高度以及支撑轮与翻板的接触点位,进而使翻板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且当第二电机运转带动锥齿轮旋转时,受锥齿轮与锥齿环的啮合连接关系影响,可以使转动台发生适度旋转,进而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角度,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以最佳角度接受光照,提升发电工作的效率,确保驱鸟工作拥有充足的能源供给,功能全面实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壳、2超声波喇叭、3红外传感器、4 PLC控制器、5蓄电池、6自发电机构、601转动台、602翻板、603太阳能电池板、604太阳能控制器、605销杆、606支杆、607支撑轮、608涡轮、609第一电机、610蜗杆、7爆闪灯、8第二电机、9锥齿轮、10锥齿环、11散热鳍口、12嵌合槽、13安装孔、14收纳槽、15条形口、16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自发电机构(6);外壳(1):其四侧面中部对称开设的安装口内均设有超声波喇叭(2),外壳(1)的四侧面上端均设有红外传感器(3);自发电机构(6):包括转动台(601)、翻板(602)、太阳能电池板(603)和太阳能控制器(604),所述转动台(60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外壳(1)的上表面中心处,翻板(602)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转动台(601)的内部左上端,太阳能电池板(603)设置于翻板(602)的上表面,太阳能控制器(604)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底面,太阳能电池板(603)的输出端电连接太阳能控制器(604)的输入端;其中: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面设有PLC控制器(4)和蓄电池(5),PLC控制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5)的输出端,太阳能控制器(604)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5)的输入端,超声波喇叭(2)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4)的输出端,红外传感器(3)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4)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机构(6)还包括销杆(605)、支杆(606)和支撑轮(607),所述销杆(60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转动台(601)的内部中心处,支杆(606)对称设置于销杆(605)的前后两端,支杆(606)上端的缺口内均转动连接有支撑轮(607),支撑轮(607)的外弧面均与翻板(602)的底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线路用超声波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机构(6)还包括涡轮(608)、第一电机(609)和蜗杆(610),所述涡轮(608)固定套设于销杆(605)的外弧面中部,第一电机(609)设置于转动台(601)的左侧内壁中部,第一电机(609)的输出轴右端设有蜗杆(610),蜗杆(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桂喜王丽晔元亮孙浩然席晟哲连勇胡建礼闫娇赵悠悠王远王琪张芳孙大江王刚郑惠瀛孟红杰白方亮赵会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