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觉驱鸟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780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觉驱鸟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毫米波雷达、超声波发生器、减速电机及撞击轴等,其中的毫米波雷达自该触觉驱鸟装置安装调试后即处于工作状态,用于监测其感知范围内的异动;当鸟类进入感知范围内时,则启动超声波发生器以发出超声波,同时启动减速电机以带动撞击轴反复撞击横担以发出金属撞击声音,预设频谱范围内所产生的超声波和金属撞击声音使得鸟类不安和不适而飞离感知范围,鸟类飞离感知区域后,毫米波雷达则感知不到异动,则关闭超声波发生器和减速电机的启动开关,进而防止了鸟类在杆塔处停留和筑巢的现象。而防止了鸟类在杆塔处停留和筑巢的现象。而防止了鸟类在杆塔处停留和筑巢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觉驱鸟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驱鸟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觉驱鸟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鸟类数量明显增加,而配电网杆塔处也成为其筑巢的理想目标之一,但也构成了配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隐患,同时鸟类触电死亡不符合生态和谐发展的宗旨,进而有效减少并避免鸟类远离杆塔筑巢是所期望的结果,因此,无损害驱鸟方式研发具有可行性,其中CN 108376126 B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超声波驱鸟效果评价方法,计算了超声波不同频率的评价区间和用于驱鸟效果评价。而如何利用超声波原理和频率分析成果开发出具有触觉驱鸟的装置,并将其应用于配电网杆塔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提供一种触觉驱鸟装置,在鸟类进入其监测杆塔处范围后被感触,一方面产生令鸟类不安的超声波,另一方面在杆塔处产生敲击的金属声音,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最终驱逐鸟类,防止了鸟类在杆塔处停留和筑巢的现象。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觉驱鸟装置,其结构为:一种触觉驱鸟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2,所述毫米波雷达2与雷达固定支架3连接;所述雷达固定支架3为“U”型架梁结构,其顶部开设有螺孔,与外壳1顶部相应开设的螺孔通过螺丝锁紧连接;所述外壳1顶部为圆形封闭、底部为方形敞开口的壳体,其底部四边处开设有螺孔,与第二安装支架16相应开设的螺孔通过螺丝连接;所述外壳1的侧面上部开设有与超声波发生器21配合的孔,通过胶水粘接固定超声波发生器21;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6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副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开设有螺孔,与第三安装支架20底部相应开设的螺孔配合,并通过螺母、弹簧垫圈、平垫和螺丝锁紧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支架20为“L”型板,其竖直面开设有与减速电机19固定螺孔相应的螺孔和主轴孔,通过平垫、弹簧垫圈和螺丝连接有减速电机19,减速电机19的主轴贯穿通过主轴孔;所述减速电机19的主轴侧面开设有定位面,其主轴端中心位置开设有螺纹孔,减速电机19与法兰联轴器5所开设轴孔处相应的定位面配合定位,并通过法兰联轴器5轴侧开设的螺孔且使用顶丝与减速电机19的主轴侧部锁紧;所述法兰联轴器5为大圆柱和小圆柱组成的阶梯状圆柱体,其大圆柱部分近外圆位置开设有供凸轮随动器6一端通过的轴孔,所述凸轮随动器6贯穿该轴孔,并通过螺母4和弹簧垫圈锁紧;所述减速电机19的主轴孔与第一连杆7其中一侧所开设的轴孔对应,轴承8的外圆部固定于第一连杆7的轴孔内,台阶螺丝9贯穿轴承8的内圆部,并将第一连杆7与减速电机19的主轴通过螺纹配合锁紧,连接后可顺畅旋转;所述第一连杆7另一侧开设有轴孔,通过一只开口销12与第二连杆11上的轴孔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1另一侧开设有键槽通孔,另一只开口销12贯穿该键槽通孔可滑动,并与撞击轴13一侧所开设凹槽处顶侧开设的轴孔铰接,铰接的第二连杆11端可在凹槽中滑动;
所述第三安装支架20水平面中部开设有供自润滑铜套10通过的通孔,所述自润滑铜套10下部为类椭圆状的固定座,其固定座两侧开设有通过螺丝的螺孔且与第三安装支架20通过螺丝锁紧;所述撞击轴13另一侧具有直径大于自润滑铜套10内径的圆形截止块,其底部为撞击块,撞击轴13圆形截止块上部轴贯穿于自润滑铜套10内,则弹簧14安装于自润滑铜套10与撞击轴13圆形截止块之间;所述减速电机19的电极端与电源线焊接,其中正电极与电源线间设置有保险丝,焊接部位通过皮套17包覆;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6上开设有固定防水接头18的通孔,电源线贯穿防水接头18通孔内,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毫米波雷达2与开关控制器使用信号线电性连接,DC电源通过电源线分别与毫米波雷达2、超声波发生器21和减速电机19电性连接,开关K0作为总开关设置在DC电源正极电源线输出部位,开关K1作为超声波发生器21的启停开关设置在正极电源线输入部位,开关K2作为减速电机19的启停开关设置在正极电源线输入部位,开关控制器通过信号线分别与开关K1和开关K2电性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6与第一安装支架15均开设有相配合的螺孔,并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和螺丝将横担卡紧并固定,则所述触觉驱鸟装置固定于配电网杆塔的横担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毫米波雷达2为一对,固定设置于雷达固定支架3的两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21为一对,对称设置于外壳1的两侧。
[0008]进一步的,该触觉驱鸟装置与DC电源相接。
[0009]优选的,所述DC电源为光伏充电装置,且光伏充电装置安装于该触觉驱鸟装置的附近。
[0010]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觉驱鸟装置的工作方法,其工作过程为:该触觉驱鸟装置的撞击轴13在工作时,执行以下步骤:首先为空转阶段,即减速电机19启动,带动法兰联轴器5和凸轮随动器6旋转;其次为蓄力阶段,即凸轮随动器6旋转到与第一连杆7相切位置后,带动第一连杆7旋转,第二连杆11随动并旋转,此时撞击轴13向上运动,撞击轴13对弹簧14进行压缩;最后是临界状态做功阶段,第一连杆7运动到垂直后,此时凸轮随动器6继续旋转,弹簧14释放压力并做功,带动撞击轴13快速向下运动并敲击下方角钢。
[0011]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触觉驱鸟装置中的毫米波雷达2自该触觉驱鸟装置安装调试后即处于工作状态,用于监测其感知范围内的异动;当鸟类进入感知范围内时,则启动超声波发生器21以发出超声波,同时启动减速电机19以带动撞击轴13反复撞击横担以发出金属撞击声音,预设频谱范围内所产生的超声波和金属撞击声音使得鸟类不安和不适而飞离感知范围,鸟类飞离感知区域后,毫米波雷达2则感知不到异动,则关闭超声波发生器21和减速电机19的启动开关,进而防止了鸟类在杆塔处停留和筑巢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装置(不带外壳)安装示意图;图3:减速电机的主轴示意图;图4:第一连杆、法兰联轴器与减速电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凸轮随动器与法兰联轴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电气零部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图中:1、外壳;2、毫米波雷达;3、雷达固定支架;4、螺母;5、法兰联轴器;6、凸轮随动器;7、第一连杆;8、轴承;9、台阶螺丝;10、自润滑铜套;11、第二连杆;12、开口销;13、撞击轴;14、弹簧;15、第一安装支架;16、第二安装支架;17、皮套;18、防水接头;19、减速电机;20、第三安装支架;21、超声波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觉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毫米波雷达(2),所述毫米波雷达(2)与雷达固定支架(3)连接;所述雷达固定支架(3)为“U”型架梁结构,其顶部开设有螺孔,与外壳(1)顶部相应开设的螺孔通过螺丝锁紧连接;所述外壳(1)顶部为圆形封闭、底部为方形敞开口的壳体,其底部四边处开设有螺孔,与第二安装支架(16)相应开设的螺孔通过螺丝连接;所述外壳(1)的侧面上部开设有与超声波发生器(21)配合的孔,通过胶水粘接固定超声波发生器(21);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6)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副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开设有螺孔,与第三安装支架(20)底部相应开设的螺孔配合,并通过螺母、弹簧垫圈、平垫和螺丝锁紧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支架(20)为“L”型板,其竖直面开设有与减速电机(19)固定螺孔相应的螺孔和主轴孔,通过平垫、弹簧垫圈和螺丝连接有减速电机(19),减速电机(19)的主轴贯穿通过主轴孔;所述减速电机(19)的主轴侧面开设有定位面,其主轴端中心位置开设有螺纹孔,减速电机(19)与法兰联轴器(5)所开设轴孔处相应的定位面配合定位,并通过法兰联轴器(5)轴侧开设的螺孔且使用顶丝与减速电机(19)的主轴侧部锁紧;所述法兰联轴器(5)为大圆柱和小圆柱组成的阶梯状圆柱体,其大圆柱部分近外圆位置开设有供凸轮随动器(6)一端通过的轴孔,所述凸轮随动器(6)贯穿该轴孔,并通过螺母(4)和弹簧垫圈锁紧;所述减速电机(19)的主轴孔与第一连杆(7)其中一侧所开设的轴孔对应,轴承(8)的外圆部固定于第一连杆(7)的轴孔内,台阶螺丝(9)贯穿轴承(8)的内圆部,并将第一连杆(7)与减速电机(19)的主轴通过螺纹配合锁紧,连接后可顺畅旋转;所述第一连杆(7)另一侧开设有轴孔,通过一只开口销(12)与第二连杆(11)上的轴孔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1)另一侧开设有键槽通孔,另一只开口销(12)贯穿该键槽通孔可滑动,并与撞击轴(13)一侧所开设凹槽处顶侧开设的轴孔铰接,铰接的第二连杆(11)端可在凹槽中滑动;所述第三安装支架(20)水平面中部开设有供自润滑铜套(10)通过的通孔,所述自润滑铜套(10)下部为类椭圆状的固定座,其固定座两侧开设有通过螺丝的螺孔且与第三安装支架(20)通过螺丝锁紧;所述撞击轴(13)另一侧具有直径大于自润滑铜套(10)内径的圆形截止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庆郭瑛董守全潘澍卢耕儒陈斌李浩源牟泓恺宋源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