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3810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包括:主筒体,为空心结构;火针输出结构,设置于主筒体内,用以将火针推出主筒体;火针补充结构,设置于主筒体的尾端,用以储存火针并向火针输出结构内补充火针;以及火针加热结构,设置于主筒体的头端外,用以加热被火针输出结构推出的火针的头端;所述火针输出结构包括容置管、按压部件、输出组件和复位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火针治疗装置在主筒体内设置火针输出结构,通过按压部件即可输出火针,主筒体外设置有火针加热结构,火针输出后即可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火针治疗装置能够储存多根火针,按压即可输出火针进行加热治疗,简易方便,能够提升医师进行火针治疗的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火针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针疗法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或患处,快速出针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0003]现代医疗中一般在对火针进行消毒后,将针头使用酒精灯加热,再用炙热的针头破皮治疗患者。火针疗法可治疗多种病症,例如风湿痹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腹痛等痛症;关节炎、关节积液、偏瘫引起的肢体活动障碍等;对痈、乳头状瘤、鸡眼等皮肤病也有较好效果。
[0004]现代的火针疗法一般需要医师手动挑选针具,然后使用酒精灯等加热火针头端,对患者的穴位或患处进行消毒,然后捏持火针进行刺入治疗,随后立即拔出。治疗的过程需要医师手法娴熟,动作敏捷。在需要治疗多名患者或治疗多处患处时,准备针具以及加热针具往往会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为节省加热针具以及更换针具的时间,许多医师研究出了更为方便的机械代替手动更换针具的方式装置,以提升效率,但是这些装置一般只有着辅助加热火针的功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够实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较为实用,集加热火针和输出火针功能为一体的火针治疗装置。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包括:
[0008]主筒体,为空心结构;
[0009]火针输出结构,设置于主筒体内,用以将火针推出主筒体;
[0010]火针补充结构,设置于主筒体的尾端,用以储存火针并向火针输出结构内补充火针;以及
[0011]火针加热结构,设置于主筒体的头端外,用以加热被火针输出结构推出的火针的头端;
[0012]其中,火针输出结构包括:
[0013]容置管,设置于主筒体内,火针位于容置管内并被输出;容置管与火针补充结构相通,火针补充结构向容置管内补充火针;
[0014]按压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置管的尾端,并伸出主筒体外,用以按压并在主筒体内移动容置管;
[0015]输出组件,设置于容置管的前端,用以抓持并随着按压部件的按压输出火针;以及
[0016]复位部件,设置于容置管的前端,具有弹性,在按压部件使容置管移位后,复位部
件可使容置管回到初始位置。
[0017]进一步地,输出组件包括:
[0018]爪瓣,与容置管的前端连接,可随着容置管的移动而移动;爪瓣具有弹性,用以抓持输出火针;
[0019]套箍,套设于爪瓣上且不可移动,使爪瓣随着容置管向前运动时爪瓣为打开状态,回到初始位置时爪瓣为闭合状态;以及
[0020]止回部件,设置于爪瓣输出火针的方向上,火针穿过止回部件输出至容置管外,且不可相对于止回部件向容置管内移动。
[0021]进一步地,主筒体内还设置有一固定板;固定板包括:
[0022]环状侧板,与容置管同轴设置;以及
[0023]竖直板,垂直于环状侧板,并通过复位部件与容置管的前端连接;
[0024]竖直板的中心开设一开孔,供爪瓣通过。
[0025]进一步地,套箍固定于竖直板上远离复位部件的另一面。
[0026]进一步地,主筒体的前端还设置有一输出圆台;火针加热结构设置于输出圆台的头端;
[0027]输出圆台内部设置一护针管,与容置管同轴设置;止回部件为环状,设置于护针管内;火针穿过护针管,止回部件设置于火针和护针管之间的空间内。
[0028]进一步地,火针补充结构包括:
[0029]储存盒,内部设置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储存有多根火针;储存盒可拆卸地设置于主筒体上,并可与容置管连通;
[0030]弹力部件,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远离主筒体的内表面上,用以将火针从储存盒内弹出至容置管内;以及
[0031]补充板,设置于主筒体内,位于储存盒与容置管之间,可沿着主筒体轴向方向抽拉移动;补充板抽出主筒体时,储存盒与容置管连通;补充板位于主筒体内时,储存盒与容置管封闭。
[0032]进一步地,储存盒上位于主筒体外的一面上设置有一盖体;盖体与储存盒的侧壁铰接;
[0033]弹力部件设置于盖体上,盖体旋转打开后,容置空间与外界连通,可添加火针。
[0034]进一步地,火针加热机构包括:
[0035]加热外筒体,为中空结构,设置于主筒体的头端外,与主筒体同轴设置;火针被火针输出结构输出至加热外筒体内;
[0036]电阻片,设置于加热外筒体内,用以加热火针;
[0037]自动控温装置,用以控制电阻片加热火针的温度在一预设温度区间内;以及
[0038]电源,为电阻片和自动控温装置提供电源。
[0039]进一步地,自动控温装置包括:
[0040]处理部件,连接电阻片,控制电阻片的启动和关闭;和
[0041]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加热外筒体内,连接处理部件,用以检测加热外筒体内的温度信号,并发送至处理部件;
[0042]处理部件可根据温度信号发送信号控制电阻片。
[0043]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44]本技术提供的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在主筒体内设置火针输出结构,通过按压部件即可输出火针,主筒体外设置有火针加热结构,火针输出后即可进行加热,然后对患处消毒进行治疗,治疗完毕即可取下火针;主筒体上还设置有火针补充结构,通过抽拉补充板即可向主筒体内补充火针,无需每次手动向装置内放入火针,一次储存可进行多次治疗,更为提升效率。本技术提供的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能够储存多根火针,按压即可输出火针进行加热治疗,简易方便,能够提升医师进行火针治疗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的剖面图;
[004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中局部位置的剖面图;
[004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输出火针时的剖面图;
[0048]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

主筒体,11

固定板,111

环状侧板,112

竖直板,12

输出圆台,121

护针管,200

火针输出结构,210

容置管,220

按压部件,230

输出组件,231

爪瓣,232

套箍,233

止回部件,240

复位部件,30

火针补充结构,31

储存盒,311

盖体,3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筒体(10),为空心结构;火针输出结构(200),设置于所述主筒体(10)内,用以将所述火针推出主筒体(10);火针补充结构(30),设置于所述主筒体(10)的尾端,用以储存火针并向所述火针输出结构(200)内补充所述火针;以及火针加热结构(40),设置于所述主筒体(10)的头端外,用以加热被所述火针输出结构(200)推出的所述火针的头端;其中,所述火针输出结构(200)包括:容置管(210),设置于所述主筒体(10)内,所述火针位于所述容置管(210)内并被输出;所述容置管(210)与所述火针补充结构(30)相通,所述火针补充结构(30)向所述容置管(210)内补充火针;按压部件(22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置管(210)的尾端,并伸出所述主筒体(10)外,用以按压并在所述主筒体(10)内移动所述容置管(210);输出组件(230),设置于所述容置管(210)的前端,用以抓持并随着所述按压部件(220)的按压输出所述火针;以及复位部件(240),设置于所述容置管(210)的前端,具有弹性,在所述按压部件(220)使所述容置管(210)移位后,所述复位部件(240)可使所述容置管(210)回到初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230)包括:爪瓣(231),与所述容置管(210)的前端连接,可随着所述容置管(210)的移动而移动;所述爪瓣(231)具有弹性,用以抓持输出所述火针;套箍(232),套设于所述爪瓣(231)上且不可移动,使所述爪瓣(231)随着所述容置管(210)向前运动时爪瓣(231)为打开状态,回到初始位置时所述爪瓣(231)为闭合状态;以及止回部件(233),设置于所述爪瓣(231)输出所述火针的方向上;所述火针穿过所述止回部件(233)输出至所述容置管(210)外,且不可相对于所述止回部件(233)向所述容置管(210)内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10)内还设置有一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包括:环状侧板(111),与所述容置管(210)同轴设置;以及竖直板(112),垂直于所述环状侧板(111),并通过所述复位部件(240)与所述容置管(210)的前端连接;所述竖直板(112)的中心设置一开孔,供所述爪瓣(231)通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箍(232)固定于所述竖直板(112)上远离所述复位部件(240)的另一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输出火针的火针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