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方法、制作装置、制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368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8
提供一种能制作更高效率的热处理条件的制作方法、制作装置、制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在实施方式涉及的制作方法中,使用构件的热分析结果,制作表示反应进度与热处理条件的关系的主曲线。在所述制作方法中,进一步使用表示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的第一热处理条件和所述主曲线,制作与所述第一热处理条件有关的第一数据。在所述制作方法中,进一步使用所述主曲线和对热处理的目标条件,计算表示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的第二热处理条件。关系的第二热处理条件。关系的第二热处理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作方法、制作装置、制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制作方法、制作装置、制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中可能执行利用了热活化过程的热处理工序。热处理工序中的热处理条件优选更高效率的。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1676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制作更高效率的热处理条件的制作方法、制作装置、制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09]在实施方式涉及的制作方法中,使用构件的热分析结果,制作表示反应进度与热处理条件的关系的主曲线(master curve)。在所述制作方法中,进一步使用表示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的第一热处理条件和所述主曲线,制作与所述第一热处理条件有关的第一数据。在所述制作方法中,进一步使用所述主曲线和对热处理的目标条件,计算表示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的第二热处理条件。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11]图2是例示热分析结果的图表。
[0012]图3是例示主曲线的图表。
[0013]图4(a)是例示热处理条件的图表。图4(b)是例示图4(a)的热处理条件下的反应行为(reaction behavior)的图表。
[0014]图5(a)是例示使用目标条件和制约条件制作的反应行为的图表。图5(b)是例示与图5(a)的反应行为相对应的热处理条件的图表。
[0015]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制作系统的模式图。
[0016]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制作装置中的用户界面的模式图。
[0017]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制作装置中的用户界面的模式图。
[0018]图9是示出硬件结构的模式图。
[0019]附图标记的说明:
[0020]1:制作装置、2:分析装置、3:存储装置、4:输入装置、5:输出装置、10:制作系统、90:计算机、101:第一热处理条件、102:第一反应行为、103:第二热处理条件、104:第二反应
行为、105和106:分数、110:描绘区域、111:指针、M1:制作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和各附图中,对与已经说明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23]实施方式涉及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热处理条件。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制作方法M1包括步骤S1~S7。首先,对热处理对象执行热分析(步骤S1)。在热分析中记录对象的相对于温度变化的特性。例如,作为特性,记录热重量变化率、热收缩率、弹性模量、或者热流变化等。热重量变化率能够由热重量测量装置来测量。热收缩率能够由热收缩率测量装置或热机械分析装置来测量。弹性模量能够由动态热机械分析装置来测量。热流变化能够由差示扫描热量计来测量。在相互不同的两个以上的温度曲线中执行热分析。
[0024]温度曲线表示温度变化相对时间的条件。例如,在热分析中使用升温速度相互不同的多个温度曲线。也可以使用冷却速度相互不同的多个温度曲线。
[0025]图2是例示热分析结果的图表。
[0026]在图2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重量变化率w。在横轴和纵轴上标注有任意单位下的值。在图表中示出了在升温速度相互不同的三个加热条件下分别对构件进行了加热时的热分析结果。在图2的例子中,每个加热条件下相对于时间的重量变化率不同。此外,升温速度越高,相对于时间的重量变化率越大。
[0027]使用热分析结果制作主曲线(步骤S2)。主曲线是表示反应进度与热处理条件的关系的函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以下式1表达主曲线。在式1中,x是反应进度。t是时间。T是温度。Q是活化能。R是气体常数。Θ(t,T)是将时间t和温度T作为变量的函数。Θ(t,T)是对从开始热处理的时刻到任意的时间t和温度T为止的履历进行累计而成的,是对热处理条件进行了量化而成的。
[0028]式1:
[0029][0030]在式1中,m和n是根据加热时产生的现象设定的变量。例如,作为加热时可能产生的现象,例举有化学反应、原子扩散、烧结或者干燥。化学反应是化合、分解等。例如,原子扩散是渗碳、离子注入、在熔点以下的温度下接合构件的烧结等。作为另外一例,原子扩散是在合金或化合物的形成等中原子从固体表面向内部的扩散。作为产生从固体表面向内部的扩散的处理,例举有热氧化、硫化等。干燥是挥发、升华等。在制作有关化学反应或干燥的主曲线的情况下,m和n被设定为“0”。在制作有关原子扩散中的固体表面上的扩散的主曲线的情况下,m被设定为“0”,n被设定为“-1/2”。在制作有关烧结的主曲线的情况下,m被设定为“-1”,n被设定为“0”。
[0031]主曲线可以利用公知的主烧结曲线理论来制作。概略地说,首先取得各个加热条件下的热分析结果,并对Θ(t,T)绘出特性变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特性是重量变化率。针对温度曲线相互不同的绘图,计算出各绘图间距离为最小的Q值。由此得到表示Θ(t,T)
与特性的关系的单一曲线。该曲线为主曲线。
[0032]图3是例示主曲线的图表。
[0033]在图3中,横轴表示logΘ(t,T)。纵轴表示重量变化率w。在横轴和纵轴上标注有任意单位下的值。在图表中示出了升温速度相互不同的三个加热条件下的分析结果的一部分、以及分析结果整体的平均。从图3可知,相互不同的加热条件下的特性变化收敛为单一曲线。
[0034]在已有的热处理条件(第一热处理条件)中适用主曲线,计算第一热处理条件下的反应进度(步骤S3)。如上所述,主曲线表示反应进度与热处理条件的关系。在热处理条件中定义了温度T相对于时间t的变化。通过使用主曲线,能够将热处理条件转换为反应进度。反应进度表示反应相对于时间和温度的进行程度。此外,从转换后的反应进度得到表示反应进度相对于时间的变化的反应行为。
[0035]图4(a)是例示热处理条件的图表。图4(b)是例示图4(a)的热处理条件下的反应行为的图表。
[0036]在图4(a)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在图4(b)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反应速度v。反应速度v能够根据反应进度计算出来,表示反应进度相对于时间的变化。在横轴和纵轴上标注有任意单位下的值。
[0037]通过在图4(a)所示的热处理条件中适用主曲线,得到图4(b)所示的反应行为(第一反应行为)。在图4(b)所示的例子中出现两个反应速度v的峰值,产生了两个反应。在产生多个反应的情况下,对各个反应制作主曲线,并使用多个主曲线,将热处理条件转换为反应行为。
[0038]从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方法,其中,使用构件的热分析结果,制作表示反应进度与热处理条件的关系的主曲线,使用表示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的第一热处理条件和所述主曲线,制作与所述第一热处理条件有关的第一数据,使用所述主曲线和对热处理的目标条件,计算表示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的第二热处理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进一步使用对所述热处理的制约条件,计算所述第二热处理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使用所述主曲线,将所述第一热处理条件转换为表示反应进度相对于时间的变化的第一反应行为,作为所述第一数据,计算表示所述第一反应行为的评价的分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主曲线包括与热处理时可能发生的多个现象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对应的参数,在选择了一个所述现象的情况下,将与所选择的所述一个现象相对应的值设定为所述参数,制作所述第二热处理条件。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在热处理时发生多个反应的情况下,对所述多个反应分别制作所述主曲线,使用多个所述主曲线和所述目标条件,制作所述第二热处理条件。6.一种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塚大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