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水泥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65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水泥井盖,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树脂复合层、水泥板层和球墨铸铁层,水泥板层浇筑成型于树脂复合层的底部,所述树脂复合层、水泥板层以及球墨铸铁层通过两个以上的外框架固定于一起。该复合水泥井盖由三部分构成,其中表面的树脂复合层的售卖价值较低,不易被偷盗售卖,并且树脂复合层面对汽车碾压也不易开裂破损,而中层的水泥板层可提升树脂复合层的结构强度,提高承载力,而底层的球墨铸铁层能够保护水泥板层的底部结构,避免水泥板层受到侵蚀或外力作用损坏。避免水泥板层受到侵蚀或外力作用损坏。避免水泥板层受到侵蚀或外力作用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水泥井盖


[0001]本技术涉及井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水泥井盖。

技术介绍

[0002]水泥井盖使是应用于检查井上,用于封闭检查井进入口的盖体,避免行人或异物落入检查井中,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是水泥井盖和铸铁井盖两种,但水泥井盖随着车辆碾压容易出现破损,而铸铁井盖则存在被偷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水泥井盖,该水泥井盖由多层结构构成,具有结构坚固、不易被盗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水泥井盖,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树脂复合层、水泥板层和球墨铸铁层,水泥板层浇筑成型于树脂复合层的底部,所述树脂复合层、水泥板层以及球墨铸铁层通过两个以上的外框架固定于一起。
[0005]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的外框架周向均匀分布,外框架由一体结构的上盖板、侧板和下盖板组成,所述下盖板用于托接球墨铸铁层的底部,上盖板用于压接树脂复合层的顶部。
[000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架、树脂复合层、水泥板层和球墨铸铁层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固定。
[000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树脂复合层的底部设置有外凸的凸筋,所述凸筋内部设置有结构钢条。
[000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树脂复合层的顶部分布有多个凸起第一筋部和第二筋部,第一筋部与第二筋部相互垂直且间隔设置,多个第一筋部与多个第二筋部组成防滑结构。
[0009]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筋部和第二筋部的高度低于5mm,且第一筋部和第二筋部的两端设置有弧形结构。
[0010]本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存在的效果是:该复合水泥井盖由三部分构成,其中表面的树脂复合层的售卖价值较低,不易被偷盗售卖,并且树脂复合层面对汽车碾压也不易开裂破损,而中层的水泥板层可提升树脂复合层的结构强度,提高承载力,而底层的球墨铸铁层能够保护水泥板层的底部结构,避免水泥板层受到侵蚀或外力作用损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复合型水泥井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
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3]请参看附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水泥井盖,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树脂复合层1、水泥板层2和球墨铸铁层3,水泥板层2浇筑成型于树脂复合层1的底部,在树脂复合层的四周围起挡板,然后往挡板内浇筑水泥,成型后即可形成水泥板层,水泥板层也与树脂复合层固定于一起,所述树脂复合层1、水泥板层2以及球墨铸铁层3通过两个以上的外框架4固定于一起,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数量,一般选择4个以内。
[0014]具体地,所述两个以上的外框架4周向均匀分布,外框架4由一体结构的上盖板41、侧板42和下盖板43组成,所述下盖板43用于托接球墨铸铁层3的底部,上盖板41用于压接树脂复合层1的顶部,外框架由球墨铸铁制成,亦或者采用树脂复合材料制成,外框架与树脂复合层1、水泥板层2、球墨铸铁层3采用过盈配合。
[0015]所述外框架4、树脂复合层1、水泥板层2和球墨铸铁层3也可以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固定,在上盖板、树脂复合层、水泥板层、球墨铸铁层以及下盖板上预留螺栓孔即可。
[0016]所述树脂复合层1的底部设置有外凸的凸筋6,所述凸筋6内部设置有结构钢条7,结构钢条可以进一步加强树脂复合层的承种能力和结构强度,避免树脂复合层因受力而出现下塌。
[0017]所述树脂复合层1的顶部分布有多个凸起第一筋部8和第二筋部9,第一筋部8与第二筋部9相互垂直且间隔设置,多个第一筋部8与多个第二筋部9组成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可以避免轮胎、行人经过时出现打滑。所述第一筋部8和第二筋部9的高度低于5mm,避免过高而容易绊倒行人,且第一筋部8和第二筋部9的两端设置有弧形结构,避免采用棱角结构,以免容易扎破自行车轮胎。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水泥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树脂复合层(1)、水泥板层(2)和球墨铸铁层(3),水泥板层(2)浇筑成型于树脂复合层(1)的底部,所述树脂复合层(1)、水泥板层(2)以及球墨铸铁层(3)通过两个以上的外框架(4)固定于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水泥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外框架(4)周向均匀分布,外框架(4)由一体结构的上盖板(41)、侧板(42)和下盖板(43)组成,所述下盖板(43)用于托接球墨铸铁层(3)的底部,上盖板(41)用于压接树脂复合层(1)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水泥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4)、树脂复合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钰燊陈俭活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海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